重庆市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模拟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4小题)

1、被誉为“世界奇观之书”,对后来新航路的开辟曾有所启示的是(   )

A . 《古兰经》 B . 《旧约全书》 C . 《圣经》 D . 《马可•波罗行记》
2、西子湖畔的岳王庙里有一副对联“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他表达了人们对精忠报国的哪位人物的崇敬( )

A . 李纲 B . 岳飞 C . 宗泽 D . 寇准
3、下列搭配中,错误的一项是 (  )

A . 医圣──张仲景 B . 诗圣──杜甫 C . 书圣──王羲之 D . 画圣──阎立本
4、“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诗歌中的“开元全盛日”指的是(    )

A . 唐高宗统治初期 B . 唐太宗统治时期 C . 武则天统治时期 D . 唐玄宗统治前期
5、哪项不是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    )
A . 唐玄宗统治后期,宠爱 杨贵妃,不理政事 B . 天灾人祸,战火连绵 C . 唐玄宗任用好臣,朝政腐败 D . 唐朝内地兵力空虚
6、唐朝时期既是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会城市是(    )
A . 洛阳 B . 北京 C . 南京 D . 长安
7、明朝人文征明在《满江红》词中感慨岳飞的遭遇:“千载休谈南渡错,当时自怕中原复。笑区区一桧亦何能,逢其欲。”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岳飞抗金取得了完全胜利        ②宋高宗害怕自身统治受到威胁

③秦桧以谋反罪杀害了岳飞        ④岳飞的遭遇受到后世广泛同情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
8、英国经济史学家麦迪森写道:“早在公元10世纪时,中国人均收入就已经是世界经济中的领先国家,而且这个地位一直持续到15世纪。”这期间,被金灭亡的汉族政权是(  )
A . 辽朝 B . 北宋 C . 西夏 D . 南宋
9、唐朝商业繁荣,出现一些繁华的大都市,其中既是当时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的中心,又是国际性大都市的城市是(    )
A . 洛阳 B . 长安 C . 江都 D . 成都
10、有一部电视剧的简介说道:“本剧讲述了‘他’历经磨难、矢志不渝、东渡扶桑的故事。六次东渡,五次失败,历尽坎坷,终于第六次东渡成功……”剧中的“他”指的是(    )
A . 张骞 B . 玄奘 C . 鉴真 D . 班超
11、唐朝灭亡的时间是(    )
A . 755年 B . 763年 C . 907年 D . 916年
12、下列与宋太祖无关的是(    )
A . 陈桥兵变 B . 黄袍加身 C . 重文轻武 D . 澶渊之盟
13、两宋时期民族政权并立,宋、辽、西夏、金有战有和。下列示意图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14、从下表中课读出的信息包括(    )

政权名称

存亡时间

开国国君

国君身份

后梁

907-923年

朱温

宣武节度使

后唐

923-936年

李存勖

河东节度使

后晋

936-946年

石敬瑭

河东节度使

后汉

947-950年

刘知远

河东节度使

后周

951-960年

郭威

邺都留守

①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合称五代

②五个政权的开国国君都是手握重兵的武将

③这些政权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

④表中五个政权先后出现,政局相对较稳定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共6小题)

1、“外甥是先皇帝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乐。”

(1)上述材料反映了唐朝与哪个民族的友好关系?

(2)文中的“外甥”最后娶了哪位公主?

(3)“画圣”是谁?其代表作是什么?

2、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是一个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以下问题。

(1)【探究一:制度篇】统治阶级为加强统治,不断调整政策,开创新的政治制度。秦朝在地方上实行了什么行政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材料: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

﹣﹣孙中山

指出上述所说的古代中国的考试制度是什么。

(3)【探究二:经济篇】生产工具的创新和改进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列举我国古代唐朝历史上哪些生产工具的创新和改进推动了经济发展。

(4)

【探究三:文化篇】“中国在许多个世纪以来,一直是人类文明的主要中心之一”。让我们与历史进行亲密接触,寻找其中蕴藏的民族智慧,感悟民族精神。

根据如图和所学知识,说出我国唐朝文学的主要表现形式。并举一例这一时期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

(5)【探究四:感悟篇】综合以上内容,在如何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方面你获得了哪些启示?

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大运河图(如图)

材料二:“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皮日休:《汴河怀古》

材料三:炀帝巡幸,乘龙舟而往江都。自扬、益、湘南至交、广、闽中等州,公家运漕,私行商旅,舳舻相继。隋氏作之虽劳,后代实受其利。

——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

(1)图中的大运河开凿于隋朝哪个皇帝统治时期?
(2)除大运河外,请你写出你知道的两个中国古代著名工程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对隋朝修大运河这一事件进行评价?
4、请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唐太宗说:“目占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材料二

图一                                  图二

一般来说,中原王朝和边疆民族关系的发展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种是中原政权覆灭,各边疆地区少数民族进入中原。第二种是边疆民族的强大导致与中原王朝势均力敌,形成割据分裂局面。第三种是统一的中原王朝非常强大,各边疆民族以中原民族和地区以中心相互交往,直至融入中原民族。

——《历史创新能力培养》

材料三: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阁下:共尊诚信,虔奉欢盟,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只令三司搬差人送至雄州交割。

请回答:

(1)材料一体现了唐太宗采取了什么样的民族政策?他的统治历史上称为什么局面?
(2)根据材料二,指出图一与图二分别属于“中原王朝和边疆民族关系发展模式”的哪一种模式?
(3)材料三中的“誓书”历史上称为什么?说说此“誓书”签订后对宋辽关系的影响?
(4)结合材料,说说我国古代民族关系对现在处理民族关系有何启示?
5、正确认识和评价历史人物是历史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岳飞和秦桧是中国历史上同一时期的两个重要人物。下面是某中学的同学找到的关于两人的资料,请你根据资料完成相关问题的探究。

资料一:左图为岳飞墓前秦桧跪像。

资料二:右图为秦桧站像。雕塑的作者说:“为秦桧夫妇塑站像不是为他平反,而是为了呼吁现代社会要重视人权和女权,因为秦桧夫妇的跪像是过去人权和女权被侵犯的表现。人触犯法律,自然有司法机关追究责任,但谁也无法逼人下跪,或者死后塑个跪像什么的。”

(1)为什么几百年来人们一直怀念岳飞、痛恨秦桧?
(2)就“让秦桧站起来”这一观点,你支持还是反对?简述你的理由。
6、材料:唐太宗:“自古皆贵(认为……尊贵)中华,贱(轻视)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资治通鉴》

材料二:如图是某老师所绘的《唐蕃关系示意图》。

材料三: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为)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乐。

——《旧唐书·吐蕃传》

回答:

(1)材料一中的“中华”“夷狄”分别指的是什么?它表明了唐太宗实行的是怎样的民族政策?
(2)材料二表明,唐朝和吐蕃之间友好交往的主要形式有哪些?
(3)材料三中,唐与吐蕃“和同(为)一家”有何重要意义?由此对于那些蓄意破坏民族团结的“藏独”分子你最想说的是什么?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重庆市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模拟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