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远古的传说》同步练习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炎帝和黄帝(共8小题)

1、中华民族被称为炎黄子孙的主要原因是(    )
A . 因为炎帝和黄帝是传说中的英雄 B . 因为炎、黄两个部落走向了联合,形成后来华夏族的主体 C . 因为炎帝和黄帝都有很多发明 D . 因为炎黄二帝带领人民治理了水患,发展了农业生产
2、为纪念历史上的一位杰出人物,孙中山曾写道:“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毛泽东也写“聪明睿智,光被遐荒,建此伟业,雄立东方”以此纪念。两位伟人共同纪念的人物是(    )
A . 炎帝 B . 黄帝 C . 秦始皇 D . 大禹
3、中华民族是世界上优秀的民族之一,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明文,我们的人文始祖是(    )
A . 盘古、女蜗 B . 尧、舜 C . 炎帝、黄帝 D . 参颉、嫘祖
4、研究中国古代史多有“传说时代”的概念,传说是人们世代口耳相传保留下来的历史叙述,下列关于远古传说正确的是(  )
A . “阪泉”之战,黄帝战败,归顺炎帝 B . 黄帝时期建立了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 C . 炎黄部落在涿鹿之战中打败蚩尤部落 D . 黄帝就是传说中的神农氏
5、“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在华夏族的形成过程中,被后人尊崇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的是(  )
A . 尧和舜 B . 舜和禹 C . 黄帝和炎帝 D . 周文王和周武王
6、习近平主席在《告合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提出:“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种,中华文化是两岸同胞心灵的根脉和归属。”下列被尊奉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的是(    )
A . 尧和舜 B . 舜和禹 C . 炎帝和黄帝 D . 周文王和周武王
7、如图所示的神物是中华民族祖先华夏族的图腾崇拜。神物反映的是传说中的黄帝、炎帝时代,各部落互相征战、互相融合,进而走向统一、形成华夏族的历程。从神物的结构和它的诞生的过程看,下列哪项不属于“龙”文化的精神?(   )

A . 墨守成规 B . 追求卓越 C . 开拓进取 D . 开放包容
8、《山海经》中写道:“蚩尤作兵伐黃帝……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黄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杀蚩尤。”以上《山海经》中所描述的内容(   )
A . 属于历史的真实记录 B . 属于神话传说 C . 反映了我国人类起源 D . 反映了华夏族形成过程

二、饶舜禹的禅让(共7小题)

1、古书中,“通大川,决壅塞,凿龙门……疏三江五湖,注之东海,”说的是(    )
A . 开山辟石,打通障碍 B . 疏导江湖,引水入海 C . 鲧治理洪水,九年而不利 D . 禹治理洪水,终于获得成功
2、《史记》中“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肯入。”反映的是(    )

A . 女娲造人 B . 大禹治水 C . 牧野之战 D . 阪泉之战
3、下列人物与禅让有关的是(    )

①炎帝    ②黄帝    ③尧    ④舜    ⑤禹

A . ①② B . ①②③ C . ③④⑤ D . ②③④⑤
4、相传“他”依靠艰苦奋斗、因势利导、科学治水、以人为本的理念,克服重重困难,终于取得了治水的成功。材料中的“他”是(    )
A . B . C . D . 李冰
5、大型动漫《唐尧》中有这样的场景:尧是我国古代部落联盟首领,他年老的时候征求各部落首领的意见,把位置传给了舜。历史上把这种民主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称为(    )
A . 世袭制 B . 推举制 C . 禅让制 D . 科举制
6、“禅让制”是一种部落联盟首领更替的制度,继承者需要具备的条件是(    )
A . 与部落联盟首领是父子关系 B . 与部落联盟首领是母女关系 C . 德才兼备 D . 与部落联盟首领是叔侄关系
7、《礼记》中所说的“天下为公,选贤任能”的社会局面最早出现于什么时期?(  )
A . 黄帝、炎帝、蚩尤时期 B . 尧舜禹时期 C . 北京人时期 D . 半坡氏族时期

三、材料探究(共3小题)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聪明睿智,光被遐荒,建此伟业雄立东方。

——毛泽东

材料二:“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

——孙中山

(1)文中赞美的主要人物是谁?
(2)文中赞美的人物有哪些贡献对后世影响深远?
(3)文中赞美的人物和炎帝被后世尊称为什么?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礼记·礼运》

材料二:据传说,舜在协助尧时,就把曾向尧推荐共工为后继人的人连同共工一起,加上“凶族”的罪名流放了,并起用“尧未能举”的“八元”“八恺”,以调整人事。

材料三:又传说,舜把尧囚禁起来,(尧之子)丹朱也被排挤在外,父子不能相见。

(1)材料一讲的是什么时期的社会情况?
(2)“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什么意思?这种办法历史上叫作什么?
(3)“贤”与“能”具体指什么样的品质?
(4)材料二和材料三说明了什么问题?
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考查古代传说,帝尧的名字叫放勋。他严肃恭谨,明察是非,善于治理天下,宽厚仁和,诚实尽职,能够让贤,光辉普照四方,以至于天上地下。他能够明察有才有德的人,使同族人亲密团结。族人亲密和睦了,又明察和表彰有善行的百官,协调诸侯各国的关系,民众也随着变得友善和睦起来了。

——摘译自《尚书》

材料二:《大禹治水》是大禹率领民众,与自然灾害中的洪水斗争,最终获得了胜利。面对滔滔洪水,大禹从鲧治水的失败中汲取教训,改变了“堵”的办法,对洪水进行疏导。常年在外与民众一起奋战,置家庭于不顾,三过家门而不入。

(1)材料一中记载尧主要生活在哪一地区?他“让贤”的方式历史上称为什么?
(2)尧、舜、禹的这种推选继承人的方式反映了当时人们的什么精神?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远古的传说》同步练习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