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模拟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25小题)

1、“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孔子周游列国”,与“诸侯”“列国”的产生相关的制度是 (  )

A . 禅让制 B . 世袭制 C . 分封制 D . 郡县制
2、某历史老师在介绍我国一处早期文化遗址时,提到“长江流域”、“水稻”、“干栏式房屋”。此文化遗址最有可能是(    )

A . 元谋人遗址 B . 北京人遗址  C . 河姆渡遗址 D . 半坡遗址
3、中国是人类发源地之一,是世界上发现早期人类化石和遗物最多的国家。某学习小组准备暑假实地参观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遗址,他们应该去(    )

A . 陕西蓝田 B . 北京周口店 C . 云南元谋 D . 浙江河姆渡
4、近年来,黄帝陵祭祀活动越来越受到海内外华夏儿女的关注。请结合所学的历史知识判断,与黄帝一起被尊奉为华夏族始祖的人物是 (    )

A . 炎帝 B . C . D .
5、李明班上来了一位新同学,他说:“我的姓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大家猜猜我姓啥(     )                                       

A . B . C . D .
6、近年在汉堡发现了一本1691年出版的《论语》英译本,该书的前言说:“这位哲学家的道德是无限辉煌的。”请问这位哲学家的道德核心是(   )

A . “仁”    B . “无为而治”    C . “兼爱”“非攻”    D . “法治”
7、我国境内已经发现的距今约170万年的原始人类是(   )

A . 元谋人 B . 山顶洞人 C . 北京人 D . 河姆渡人
8、“明君兴国,昏君误国。”下列有关夏、商、周君王的叙述对应正确的是(  )

A . 周文王涿鹿之战,灭商建周 B . 商纣——任用贤臣,建立商朝 C . 周幽王——专断横行,国人暴动 D . 夏桀——荒淫无度,暴政亡夏
9、在下列图片中,反映出我国长江流域河姆渡原始居民文化特征的是(  )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10、考古学家在北京人遗址发现四层面积较大且较厚的灰烬层。这一发现,说明当时北京人的生产生活状况是(  )

A . 种植水稻 B . 会使用火 C . 烧制彩陶 D . 铸造青铜器
11、西汉统治者在充分认识到“先富民,再强国”的道理后,在王朝建立之初采取的富民政策是(    )

A . 力倡节俭 B . 大兴文治 C . 休养生息 D . 平抑物价
12、以粟为主要粮食作物,过着原始农耕生活的居民是(    )

A . 元谋人 B . 北京人 C . 河姆渡人 D . 半坡人
13、秦始皇采纳李斯“无尺土之封,不立子弟为王”的建议,在地方上推行(    )

A . 分封制 B . 郡县制 C . 科举制 D . 厂卫制
14、《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手中的如意金箍棒,据说是上古时期的一位大仙治水时所用的定海神针。这位大仙就是传说中治水有功的部落联盟首领(  )

A . B . C . D . 炎帝
15、北京人使用的劳动工具主要是(  )

A . 打制石器 B . 石器和铁器 C . 磨制石器 D . 石器和骨器
16、西汉初年,统治者面临的首要问题是(    )

A . 消灭项羽的残余势力 B . 加强中央集权制度 C . 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 D . 解除朝中大将兵权
17、象棋是由两人轮流走子,以“将死”或“困毙”对方将(帅)为胜的一种棋类运动。根据下面的棋盘,请你判断一下这种游戏的产生与下列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有关(  )

A . 牧野大战 B . 晋楚争霸 C . 吴越争霸 D . 楚汉之争
18、改变常常便随着利益格局的调整,按照商鞅变法的规定,应该获得奖励的人有(    )

①勤于耕织的人  ②经商的人  ③战场立功的人  ④固守传统的贵族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19、关于甲骨文,错误的解释是(  )
A . 我国古代的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 B . 甲骨文对研究商朝的历史有重要价值 C . 商朝时期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 D . 是了解和研究历史的唯一资料
20、下面是清心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政权更迭时制作的年代标尺,其中③处应该(  )

A . 夏朝建立 B . 春秋开始 C . 西周建立 D . 商朝建立
21、春秋时期,各诸侯国不断进行战争,强大的诸侯,迫使各国承认他的首领地位,成为“霸主”。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是(  )
A . 晋文公 B . 齐桓公 C . 楚庄王 D . 秦穆公
22、商朝时我国青铜器的灿烂时期,生产规模大,品种多,工艺精美,迄今为止发现最重的青铜器是(    )
A . 四羊方尊 B . 司母戊鼎 C . 毛公鼎 D . 利簋
23、《礼记》中所谓“天下为公,选贤与能”的社会局面,主要反映的是(    )
A . 山顶洞人时期 B . 北京人时期 C . 尧舜时期 D . 西周建立初期
24、西汉初年,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历史上称这一统治时期为(    )
A . 汉武帝的大一统 B . 光武中兴 C . 文景之治 D . 贞观之治
25、后人写诗“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赞扬战国时期李冰的功劳。李冰的主要贡献是主持(    )
A . 开凿灵渠 B . 修筑郑国渠 C . 修建都江堰 D . 修筑长城

二、材料分析题(共3小题)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巡礼者不足多。——商鞅

材料二  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城,而弱者丧社稷。——《汉书.食货志》

材料三  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史记·李斯列传》

请回答:

(1)商鞅变法的理论基础是什么?据材料一、二说明变法法令推行的原因是什么?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逐条列出,不得摘抄原文)

(3)材料二、三的作者对商鞅变法各持什么态度?材料二中的“务本”、“王制遂灭”各指什么?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他生活在春秋晚期,30岁左右便收徒讲学,前后从事教育40多年。相传他有弟子3000人,其中出名的有72人。他有关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的许多言论,成为后世传颂的格言。他提倡“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主张以“为政以德”。

材料二:他生活在战国末期,是荀子的学生,他强调“法治”并提出“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的理论。

(1)材料一,二中的“他”分别指的是谁?他们各属于“诸子百家”中哪一学派?
(2)请用最简练的语言指出材料一中“他”的历史地位,并列出三条与“他”有关的教育方面的成就或主张。
(3)材料一,二中的“他”在治理国家的问题上,主张有何不同?试联系现实,谈谈你对治国问题的认识。
3、材料一“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

——《韩非子》

材料二“古之人民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

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

——《白虎通》

材料三“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惟

有我先.”

——孙中山

(1)由材料一可知,上古时期社会环境恶劣,面对这种环境,北京人是怎么生活的?
(2)阅读材料二,你能说出会“农作”的远古居民吗?他们在“农作”的基础上,还掌握了哪些技能?
(3)材料三中的“轩辕”指的是谁?传说中他对中华文明作出了什么贡献?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统编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模拟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