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3课《东汉的兴衰》同步练习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光武中兴(共5小题)
1、千古帝乡,智慧襄阳。东汉开国皇帝刘秀在位期间社会安定,经济状况明显好转,史称这个时期的统治为( )
A . 文景之治
B . 光武中兴
C . 贞观之治
D . 开元盛世
2、25年刘秀称帝,史称东汉,刘秀就是光武帝,他在位时采取一系列措施,使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社会安定,史称( )
A . 贞观之治
B . 开元盛世
C . 康乾盛世
D . 光武中兴
3、东汉光武帝创造了汉朝有一个治世“光武中兴”,以下不属于光武帝施政措施的是( )
A . 下令释放奴婢
B . 恢复“三十税一”制度
C . 鼓励流亡百姓垦荒
D . 改革机构,设置郡县
4、“公元26年,即汉光武帝称帝的第二年,下诏书,令民间释放奴婢”,材料中的“汉光武帝”建立的朝代是( )
A . 西周
B . 东周
C . 西汉
D . 东汉
5、刘秀是东汉的建立者,他统治后期的局面史称( )
A . 文景之治
B . 光武中兴
C . 开元盛世
D . 安史之乱
二、外戚宦官交替专权(共5小题)
1、“宗室权落,外戚兴起:外戚势衰,而宦官又盛。”材料描述的是东汉的( )
A . 统治阶级内部的派系斗争
B . 中央和地方矛盾的加强
C . 皇帝管庸感味,不理朝政
D . 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
2、“东汉王朝就是在外戚与宦官的打来斗去,皇帝像走马灯似的换来换去的过程中走向灭亡的。”材料反映了东汉中期以后政治统治的突出特点是( )
A . 外戚专权
B . 宦官专权
C . 封建君主专制
D . 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
3、有人说:“东汉王朝就是在外戚与宦官的打来斗去、皇帝走马灯似的换来换去中走向灭亡的。”与这句话描述的历史现象有关的是( )
A . 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
B . 东汉存在时间短
C . 皇帝昏庸残暴
D . 国内叛乱
4、下表列出了东汉后期几位黄帝的年龄和寿命,这种现象带来的影响是( )
皇 帝 | 和帝 | 殇帝 | 安帝 | 顺帝 | 冲帝 | 质帝 | 桓帝 | 灵帝 | 少帝 | 献帝 |
即位年龄 | 10岁 | 1岁 | 13岁 | 11岁 | 2岁 | 8岁 | 15岁 | 11岁 | 14岁 | 9岁 |
A . 诸侯之间争霸激烈
B . 中央集权逐渐强化
C . 统治者实行暴政
D . 外戚宦官交替执政
5、对如图所反映历史现象的准确理解是( )
A . 诸侯强大威胁中央
B . 社会局面比较安定
C . 母后主政皇帝无权
D .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三、黄巾起义(共5小题)
1、创立太平道的张角,经过10多年在社会底层传教,信徒已有数十万人。184年,经过精心策划,张角等领导的一场有组织、有准备的农民大起义终于爆发了。……历时九个月的黄巾起义最后被镇压下去,但余部坚持斗争20多年,沉重打击了东汉的统治。这段材料反映了东汉末年农民起义的( )
A . 原因及影响
B . 原因及经过
C . 原因及特点
D . 特点及影响
2、下列关于黄巾起义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B . 是一次以宗教为外衣的农民起义
C . 是一次有准备、有组织的农民起义
D . 是一次沉重打击封建政权的农民起义
3、东汉末年农民大起义的领导者是( )
A . 吴广
B . 张角
C . 黄巢
D . 陈胜
4、东汉末年爆发的一场有组织、有准备的农民大起义是( )
A . 国人暴动
B . 大泽乡起义
C . 赤眉起义
D . 黄巾起义
5、东汉末年,张角创立了太平道,后来他领导农民起义,史称( )
A . 太平天国运动
B . 大泽乡起义
C . 白莲教起义
D . 黄巾起义
四、材料探究(共3小题)
1、阅读材料:
材料一:刘秀洛阳建东汉,释奴减租并郡县;精兵简政废苛法,任用廉吏惩贪官。
材料二:光武中兴太短暂,宦官和外戚争专权;黄巾起义平息后,东汉瓦解割据现。
请回答:
(1)你能简要的概括材料一反映的光武帝调整统治措施吗?
(2)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社会有哪些变化?原因有哪些?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上面材料之现象出现在哪一朝代?
(2)根据以上材料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论述其危害。
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刘秀在绿林军的协助下,以武力击败了篡位的王莽,夺得帝位。刘秀身为西汉皇族,故仍定国号为汉。
材料二:(公元前184年)某次起义爆发后,起义军“燔烧官府,劫略聚邑,州郡失据,长更多逃亡旬日之间,天下向(响)应,京师震动”。——《后汉书》
(1)刘秀统治后期,社会出现了比较安定的局面,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什么?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刘秀为了巩固统治,采取的一系列稳定社会局面的措施是什么?
(3)材料二反映的这次起义是通过哪一宗教发动的?这次起义最终胜利了还是失败了?这次起义历时多长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