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简阳市阳安中学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共48分)(共24小题)

1、如果要在年代尺中标注“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正确的标注方法是 ( )

A . B . C . D .
2、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对土地政策进行了四次重大调整.其中,以提高公有化程度、扩大公有化规模为显著特征的是(  )

A . 土地改革运动 B . 农业合作化运动 C . 人民公社化运动 D . 家庭联产承包
3、1955年万隆会议上,周恩来代表中国政府提出了“求同存异”的原则,得到国际社会普遍认同,这一原则体现了中国政府(  )

A . 不以社会制度异同处理国际纠纷 B . 主张国家不分大小一律平等 C . 倡导世界各国避免战争和平共处 D . 大力支持弱小国家共同发展
4、“脚踏黄河水倒流,搬来泰山做枕头.决心苦战十五年,(钢产量)赶上英国不发愁.”与这首歌谣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 . 三大改造的完成 B . 国有企业改革 C . “大跃进”运动 D . “一五”计划的完成
5、2010年3月14日,温家宝在记者见面会上说:“我们国家的发展不仅要搞好经济建设,而且要推进社会的公平正义……”新中国成立初期起到临时宪法作用的是(     )

A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 . 《刑法》 C . 《共同纲领》 D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6、非洲兄弟们跳起了桑巴舞,阿尔巴尼亚代表高喊:“美国人的巨大失败”;美国承认:“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反西方战线第一次击败了美国”。上述场景反映的是(    )

A . 抗美援朝的胜利 B . 1955年的万隆会议 C . 中国重返联合国 D . 1972年《中美联合公报》签署
7、1979年底,包产到户、包干到户还只是在个别地方尝试,比重仅占全国总农户的9%.到1984年底,比重已增至95%以上。包产到户、包干到户迅速发展是由于它(  )

A . 是农民自己的发明创造 B . 使农民获得土地所有权 C . 使农民收入得到平均分配 D . 适应了农民的生产需求
8、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

A . 邓小平提出改革开放时 B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颁布 C .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D . 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9、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对“新纪元”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 中国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B . 中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C . 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D . 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以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历史
10、每一个历史时期都有鲜明的历史印记,1956年~1966年是我国“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时期,下列哪一选项全面反映了这一历史阶段的特征(  )
A . 遭到建国来最严重的挫折和失误 B . 社会主义经济高速发展 C .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D . 正确与失误、成就和挫折错综交织
11、1953年,周恩来在谈到大规模经济建设问题时说:“所谓集中主要力量,不是集中一切力量,不是要冒进,不是搞重工业,其他问题都不搞了。”周恩来讲话的主旨是(    )
A . 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 B . 剖析社会主义改造的得失 C . 强调国民经济稳步协调发展 D . 反思“大跃进”出现的问题
12、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公布前,曾有1.5亿人民参加讨论,提出118万条修改和补充意见,这充分说明(   )
A . 它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订的 B . 它体现了人民的意志 C . 它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D . 它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保证
13、有学者认为,中国经济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对外开放,让世界进入中 国;第二个阶段还是对外开放,但中国开始走向世界;第三个阶段依然是对外开放,中国已经开始改变世界了。 “让世界进入中国”开始于( )
A . 中美建立外交关系 B .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C . 香港顺利回归祖国 D . 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14、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的土地政策经历了多次大变化。其中,土地改革、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人民公社化运动和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共同之处是(   )
A . 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B . 不同程度影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C . 确立了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D . 推动了现代中国工业化的进程
15、中国大陆实现统一的标志是(   )
A . 新中国的成立 B . 西藏和平解放 C . 香港回归 D . 澳门回归
16、最早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会议是党的(   )
A . 十一届三中全会 B . 十二大 C . 十三大 D . 十四大
17、下面是一把年代尺。①到⑥正确的填法是(   )

A . ①开天辟地    ②1931    ③洗雪耻辱    ④中美建交    ⑤1978    ⑥世贸成员 B . ①开天辟地    ②1935    ③洗雪耻辱    ④扬眉吐气    ⑤1978    ⑥世贸成员 C . ①开天辟地    ②1935    ③冰释前嫌    ④扬眉吐气    ⑤1979    ⑥世贸成员 D . ①开天辟地    ②1937    ③洗雪耻辱    ④中日建交    ⑤1979    ⑥世贸成员
18、下列内容不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的是(   )
A .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B .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 . 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了国家的主人 D . 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19、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形成了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重庆市属于这一格局中的(   )
A . 经济特区 B . 沿海开放城市 C . 长江沿岸开放城市 D . 内陆省会城市
20、下列关于我国开放格局形成的过程,正确的是(   )
A .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开放区——内地 B . 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内地——经济开放区 C . 经济特区——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 D . 经济开放区——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
21、毛泽东曾兴奋地说:“我为新中国数万万农民获得翻身的机会和国家获得工业化的基本条件而表示高兴,表示庆贺。”其中,“国家获得工业化的基本条件”指的是(   )
A . 新中国的成立 B . 土地改革的完成 C . “一五”计划的完成 D . “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22、我国的基本民族政策是(   )
A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 . 依法治国 C . 民族区域自治 D . 人民代表大会
23、“焦裕禄精神”被习近平概括为“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焦裕禄的事迹是

(   )

A . 努力钻研技术,发明“万能工具胎” B . 用自己身体搅拌水泥,制服井喷 C . “甘当螺丝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D . 在兰考治理“三害”,忘我工作
24、“诗人外交家”周南回忆了他当年亲历与英国就香港回归谈判过程中的点点滴滴,他深情地说:“抚今追昔,更加感觉到香港顺利回归,首先要归功于小平同志的领导。小平同志总是在关键时刻、在关键的问题上,做出了关键的指示。”材料表明香港回归的主要原因是(   )
A . 有利的外部环境 B . 友好国家的帮助 C . 综合国力提高 D . 决策者的作用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2分)(共3小题)

1、某历史兴趣小组准备举办一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果展览。请你协助小明同学完成以下有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

材料一:“……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 ……”

﹣﹣《走进新时代》

材料二:“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崛起座座城……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

﹣﹣《春天的故事》

(1)歌词中“领导人民当家作主站起来”、“领导人民改革开放富起来”、指的分别是哪两位领导人?
(2)“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这里的“春天”和什么会议事件有关联?这次会议事件提出的总方针是什么?
(3)“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是指什么吗?
(4)根据材料2中的“老人”的贡献,当今我国形成了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
(5)今天,中国的发展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我们应怎样继续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
2、中国现代史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根据所学知识,请回答:

材料一: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

﹣﹣《走进新时代》

材料二: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

材料三:1956年,中共八大明确指出,我国的国内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材料四: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重要会议,它从根本上冲破了长期“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端正了党的指导思想,重新树立了党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它在拨乱反正,提出改革任务,推动农村改革方面起了伟大的历史作用。

──《中共党史的80件大事》

(1)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的开始事件各是什么?
(2)请举出第一个五年计划在工业方面所取得的两项建设成就?
(3)为解决材料三中的矛盾,八大提出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的任务,那么八大的召开有什么历史意义?
(4)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什么建设上来?党的发展阶段进入到什么历史时期?
3、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人的夙愿。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国家独立篇

材料一:

伟大复兴篇

凝聚力量篇

材料二: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华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打败美帝野心狼!

工业振兴篇

材料三:

中国(1952年产量)

印度(1950年产量)

美国(1950年产量)

钢产量(人均)

2.37公斤

4公斤

538.3公斤

发电量(人均)

2.76千瓦时

10.9千瓦时

2949千瓦时

制度建设篇

(1)图一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这一事件有何历史意义?
(2)图二所示中国农民的梦想最后得以实现的法律依据是什么?颁布时间?
(3)中国参加这场战争的目的是什么?意义?
(4)为了改变上表中的状况,在经济建设上我国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说说这一措施实施后的意义。
(5)20世纪50年代,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在法治和社会制度建设方面取得了什么成就?
(6)中国梦就是中华民族的梦,中国人民的梦。为了早日实现中国梦,我们中学生应该怎样做?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四川省成都市简阳市阳安中学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