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第一五七中学等五校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素质教育交流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0小题)
1、如图所示电路中,甲、乙两处分别接入电流表或电压表,当S闭合后,为使两灯均能发光,则( )
A . 甲接电压表,乙接电流表
B . 甲、乙均接电压表
C . 甲、乙均接电流表
D . 甲接电流表,乙接电压表
2、下列日用品中,一般情况下属于导体的是( )
A . 钢勺
B . 玻璃杯
C . 塑料桶
D . 瓷碗
3、用同种材料制成两段长度相等,横截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导体,A比B的横截面积大,如图所示,将它们串联在电路中,通过的电流关系是( )
A . IA>IB
B . IA<IB
C . IA=IB
D . 无法确定
4、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的是( )
A . 海绵很容易被压缩
B . 湿衣服在阳光下逐渐晒干
C . 春天,校园里花香扑鼻
D . 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变小
5、在干燥的天气里,用塑料梳子梳头,发现一些头发随着梳子飘起来,而且越梳头发越蓬松这种现象是由下列哪种力引起的( )
A . 磁极间的作用力
B . 电荷间的作用力
C . 分子间的作用力
D . 大气压力
6、晓泉实验时连接了如图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S1和S2后,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 小灯泡亮、电铃响
B . 小灯泡亮、电铃不响
C . 小灯泡不亮、电铃响
D . 小灯泡不亮、电铃不响
7、如图,若开关闭合后,灯L1、L2均不亮,小华同学用电流表检查电路故障,当她将电流表接在L1两端时,两灯都不亮,将导线连接在灯L2两端时,L1亮而L2不亮.由此可以判断( )
A . L1短路
B . 灯L2短路
C . 灯L1断路
D . 灯L2断路
8、关于内能、热量和温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会升高
B . 物体的温度越高,放出的热量越多
C . 物体的温度越高,物体内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D . 物体的内能增加,一定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
9、对于欧姆定律公式 I = U / R 的理解,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及其两端的电压有关
B . 对某一导体来说,导体中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成正比
C . 在电压相同的条件下,不同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D . 由 I=U/R可推出R = U / I ,说明R与U成正比,与I成反比
10、如下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后,将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P向右移动,在此过程中 ( )
A . 电压表V1示数不变,电压表V2示数变大
B . 电流表A示数变大,电压表V1示数变小
C . 电压表V1示数变小,电压表V2示数变大
D . 电流表A示数变大,电压表V2示数变小
二、填空题(共6小题)
1、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当闭合开关后,两个电流表指针偏转如图乙所示,则通过电阻R1和R2的电流分别为 、 。
2、在烹饪肉片时,直接爆炒,会将肉片炒焦,失去鲜味,在肉片外附着上淀粉糊,炒出的肉片既鲜嫩又美味,在炒肉的过程中,肉片内能增加主要是通过 方式实现的,附近能闻到肉香是 现象。
3、打扫房间时,小刚用干丝绸布擦穿衣镜,发现擦过的镜面很容易粘上细小绒毛,这是因为他擦过的镜面因 而带电,带电体有 的性质,所以绒毛被吸在镜面上。
4、电扇中有一个自动断电的安全装置,如下图所示,当电扇倒立时,它是 路;当电扇正立时,它是 路。
5、如图所示,闭合开关S,电灯L1与L2的连接方式是 联;断开开关S,会发生的现象是
6、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已知电压表V1的读数是1.2V,电压表V的读数是3V,则灯泡L1两端的电压是 ,灯泡L2两端的电压是 .
三、计算题(共2小题)
1、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阻R1的阻值为10Ω.闭合开关S,电流表A1的示数为0.3A,电流表A的示数为0.5A.求:
(1)电源电压;
(2)电阻R2的阻值.
2、 当一个导体的两端加10伏的电压时,通过它的电流为0.2A,则导体的电阻是多少欧?当导体两端的电压增加到15V时,流过导体的电流是多少?
四、实验探究题(共5小题)
1、为了验证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小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实验.
(1)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 状态.
(2)小华先将电流表接在L1所在的支路上,闭合开关后,发现电流表指针反向偏转,说明 .
(3)排除故障后,她测出了L1、L2支路和干路上的电流分别为I1、I2和I,电流表示数如图中甲、乙、丙所示,可读出:I1=0.5A,I2= A,I= A.根据测量结果,在误差允许范围内你认为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和各路电流的关系是: .(写出关系式即可)
(4)为了验证结论的普遍性,可采用的方法是:
2、为了探究串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小明设计的电路如图所示.根据电路图把电压表分别接入到电路中的AB、BC、AC之间,分别测出它们的电压值。
(1)测灯L2两端电压时,小明只将电压表接A的一端改接C,这种接法 (正确/不正确),理由是 .
(2)闭合开关,发现电压表示数为零,则小灯泡的故障可能是 或 .
3、为了探究电阻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老师给同学们准备了如下表所示的各种规格的导线.
导线代号 | A | B | C | D | E | F | G |
长度/m | 1.0 | 0.5 | 1.5 | 1.0 | 1.2 | 1.5 | 0.5 |
横截面积/mm2 | 32 | 0.8 | 1.2 | 0.8 | 1.2 | 1.2 | 1.2 |
材料 | 锰铜 | 钨 | 镍铬 | 锰铜 | 钨 | 锰铜 | 镍铬 |
(1)小明提出的探究问题是:电阻的大小可能与导体的长度有关.为了验证他的猜想,应该选用导线 和 来进行实验.
(2)晓红同学选用导线C和F来进行实验.她是为了探究
4、为了探究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小明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
(1)请根据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乙中的元件连成电路。
(2)连接完最后一条导线后就发现电压表和电流表出现了示数,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处于 状态.闭合开关前,应将变阻器滑片滑到最 端(选填“左”或“右”).
(3)下表是小明同学实验的数据记录表,回答下面问题。
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结论: ;
表:电阻R=10Ω
电压U/V | 1 | 2 | 3 |
电流I/A | 0.1 | 0.2 | 0.3 |
(4)在研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电阻的关系时,实验中如果改变了R的阻值,接下来的操作是 ,实验完成后得到了I与R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此次实验中,电压表的示数始终保持 V不变。
5、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待测电阻约10Ω,电源电压为6V,变阻器电阻最大值为20Ω.
(1)用笔画线做导线,将题中实物图连接起来,并把相应的电路图画在右侧的虚线框内.
(2)小明同学闭合开关,调节变阻器的滑片到某位置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的指示如图所示,被测电阻Rx的阻值是 Ω.
(3)某次实验过程中发现:闭合开关前电流表的示数为0,电压表的示数为6V,闭合开关后发现电流表指针偏转角度过小,电压表的示数仍为6V,检查中发现是电路连接错误,错误的原因是: 和 .
(4)若将待测电阻换成小灯泡,实验中测量电流、电压值后,通过计算得出三次小灯泡的电阻不相等,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