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黄石市第十四中学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质量综合检测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16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6分。)(共16小题)

1、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是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目标。制定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会议是(   )

A . 中共七大 B .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C .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 .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2、中国迄今为止举办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多边外交活动是(   )

A . 第十一届亚洲运动会 B . 上海APEC会议 C . 昆明世博会 D . 上海合作组织会议
3、20世纪90年代以来,党和国家实行“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明确提出要放在“优先发展战略”的领域是(   )

A . 教育 B . 海洋高科技 C . 高等教育 D . 电子产业
4、“圆明园,我为你哭泣!”同学们学习了“火烧圆明园”这段历史后,内心充满了悲愤和痛惜。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抢劫、烧毁了这座世界著名皇家园林的殖民强盗是(    )

A . 英德联军 B . 德法联军 C . 英法联军 D . 美俄联军
5、《辛丑条约》签订后,居住在北京东交民巷的刘家被迫举家搬迁。其主要原因是帝国主义国家要在此(    )
A . 开商埠 B . 建教堂 C . 办工厂 D . 设使馆
6、作为洋务派的代表,受命于危难之际,收复新疆,清政府在他的建议下于1884年设新疆行省。他是(   )
A . 左宗棠 B . 李鸿章 C . 林则徐 D . 张之洞
7、十堰市某中学举行“重走长征路”活动课竞赛,张强同学准备在演讲活动中再现下列历史场景。其中取材不当的是(   )
A . 四渡赤水河 B . 飞夺泸定桥 C . 翻越大雪山 D . 会师井冈山
8、在看完电影《西安事变》后,你马上会联想到的人物是(   )
A . 张学良 杨虎城 B . 张学良 叶挺 C . 叶挺 贺龙 D . 陈独秀 蒋介石
9、“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这首诗是毛泽东在下列哪次战役后抒写的(   )
A . 辽沈战役 B . 淮海战役 C . 平津战役 D . 渡江战役
10、下列内容都是你熟悉的,但有一项是错误的。请你把它辨别出来(   )
A . 1931年,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全国性抗日战争从此爆发 B . 日军占领南京后,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 C .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在平型关取得了抗战以来第一次大捷 D . 1945年,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11、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是(   )
A . 开展土地革命 B . 发展社会生产力 C . 镇压反革命 D . 领导“文化大革命”
12、如图是世界名画《蒙娜丽莎》,画面人物的神态恬静端庄,她“神秘的微笑”给人以无限的遐想。该作品体现的时代精神是(   )

A . 妇女解放 B . 改革创新  C . 禁欲绝望 D . 人文主义
13、1919年1月,中国代表前往法国参加巴黎和会,他们的身份应该是(   )
A . 殖民地代表 B . 战败国代表 C . 战胜国代表 D . 中立国代表
14、东欧巨变后,欧洲政治版图发生了重大变化,下面哪一个国家被一分为五(   )
A . 匈牙利 B . 罗马尼亚 C . 捷克斯洛伐克 D . 南斯拉夫
15、二战后至今,中东地区长期动荡不安。中东问题的关键是哪两方之间的冲突(   )
A . 美国与巴基斯坦 B . 印度与巴基斯坦  C . 以色列和美国 D . 以色列与巴勒斯坦
16、科技进步不断地改变着我们的生产和生活,其中第三次科技革命带来的成果是(   )
A . 乘飞机旅游不再是梦想 B . 铁路运输日益繁忙 C . 电脑在社会生活中广泛应用 D . 电灯照亮千家万户

二、材料解析题(共1小题)

1、材料一:

         图A             图B

材料二: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湾,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乡愁》余光中(台湾) 1972年作。

材料三:1993年10月,台湾艺术家在北京演出舞剧《薪传》。1995——2000年间,海峡两岸间接贸易额达1300多亿元,台湾同胞到大陆达1200多万人次。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分别说出材料一中两幅图(A、B)是哪两个特别行政区的区旗?
(2)材料一反映出我国为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利益提出的科学构想是什么?简述这一科学构想的基本含义。
(3)联系材料二、三说明海峡两岸交往发生了什么变化?谈一谈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

三、简答题.(18小题7分,19小题9分,共计16分)(共2小题)

1、写出下列对应的重大历史事件及其年代、重要人物及其成就。
(1)设计京张铁路——
(2)1912年元旦——
(3)《天演论》——
(4)《海国图志》——
(5)袁隆平——
(6)两弹元勋——
(7)改革开放总设计师——
2、19世纪中期,美、俄、日各国面临的主要社会问题是什么?分别是如何解决的?

四、探究与创新题(共1小题)

1、材料一: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毛泽东

 材料二: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邓小平

(1)世界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是指哪一次革命?距今已有多少年?
(2)为了扩大宣传马克思主义,李大钊等在北京创办了什么刊物?
(3)中苏(俄)两国取得革命胜利所走的革命道路分别是什么?
(4)材料二中“苏联的模式僵化了”这种僵化模式的特征是什么?
(5)想一想:中苏(俄)两国对社会主义的探索最终的结果是怎么样?它给了我们哪些启示?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湖北省黄石市第十四中学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质量综合检测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