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驻马店市确山县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共20小题)
1、历史上把唐朝的全盛时期称为( )
A . 文景之治
B . 贞观之治
C . 开元盛世
D . 康乾盛世
2、
某历史博物馆举办中国古代历史图片展,在某展厅出现了这样一组图片(如图),那么该展厅的名字最合适的为( )
A . 宋代商业繁荣
B . 民族政权并立
C . 宋代国家统一
D . 宋代民族融合
3、苏州的“苏”,过去往往写成“稣”,这是因为苏州自古就有“鱼米之乡”的美誉。我国水稻跃居粮食产量首位,太湖流域的苏州、湖州开始成为全国粮仓,并且民间流传“苏湖熟、天下足”谚语的朝代是( )
A . 唐朝
B . 宋朝
C . 明朝
D . 清朝
4、我国著名史学家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一书中讲到:“汉宰相是采用领袖制的,而唐代宰相则采用委员制。”这里的委员制是指( )
A . 三分九卿制
B . 科举制
C . 三省六部制
D . 内阁制
5、唐太宗曾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唐朝统治者的这种“抚九族以仁”的做法。说明当时( )
A . 统治者放弃了对边疆用兵
B . 统治者实行了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
C . 各族之间关系自古一直非常和睦
D . “和亲”是当时最有效的策略
6、唐朝时期社会风气的特点是( )
A . 开放、兼容并包
B . 封闭、保守
C . 完全模仿北方少数民族
D . 完全模仿周边国家
7、唐玄宗统治后期,一身兼任三地节度使,担负东北地区防御重任的边将是( )
A . 李林甫
B . 杨国忠
C . 安禄山
D . 史思明
8、“公元6世纪80年代,在结束了200多年的分裂局面后,中国又一次走向统一,同时也迎来了一个繁荣与开放的时代。”“中国又一次走向统一”的时间是( )
A . 581年
B . 589年
C . 618年
D . 689年
9、唐太宗听说某人物去世后,沉痛地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该人物是( )
A . 房玄龄
B . 魏征
C . 杜如晦
D . 常何
10、电视连续剧《贞观长歌》艺术地再现了唐朝二十多年的历史。你认为不可能在剧中出现的画面是( )
A . 唐太宗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
B . 唐太宗轻徭薄赋,精简机构
C . 唐太宗严格考察各级官吏的政绩
D . 唐太宗鼓励大臣直言皇帝的过错
11、“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是韩愈赞美唐朝时期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两位诗人的一句诗。这两位诗人是( )
A . 李白 杜甫
B . 李白 杜牧
C . 李贺 杜甫
D . 李贺 杜牧
12、《大国海图人物志:惊涛骇浪里的六道轮回》记载了一位中国高僧为了东渡日本,历尽千辛万苦,历时十二载,才完成夙愿。下列哪一项不是这本书介绍的内容( )
A . 讲授佛经
B . 介绍中国的医药、建筑、雕塑等科技知识
C . 传播中国的绘画等文化知识
D . 写了一部《大唐西域记》
13、下面是小丽同学归纳的遣唐使的特点,其中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 次数较多
B . 规模较大
C . 影响深远
D . 只学习唐朝的政治制度
14、如图中的人物率领起义军,转战南北,并攻入长安,建立政权,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他是( )
A . 安禄山
B . 史思明
C . 黄巢
D . 朱温
15、与北宋并立,由契丹族建立的政权是( )
A . 吐蕃
B . 辽
C . 西夏
D . 金
16、完成了对女真各部的统一,建立金政权,并仿照中原王朝制度,改革女真部落的军政体制的人物是( )
A . 元昊
B . 安禄山
C . 阿保机
D . 阿骨打
17、两宋时期,中原王朝与契丹、党项、女真族实现和平相处的主要途径是( )
A . 战争
B . 和议
C . 和亲
D . 册封
18、宋代的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中国商船的踪迹最远可到达( )
A . 朝鲜
B . 日本
C . 南海诸国
D . 非洲东海岸
19、12世纪时,我国北方蒙古草原上的各部落间混战不已,同时又受到金的奴役,草原人民不得安宁。使得蒙古草原结束这一局面的人物是( )
A . 秦始皇
B . 汉武帝
C . 忽必烈
D . 成吉思汗
20、元世祖忽必烈接受了汉族儒臣的建议,逐渐学会了更多地依赖汉人及其制度来治理国家,主要表现不包括( )
A . 行汉法
B . 行仁政
C . 依据中原王朝的统治方式设立各种机构
D . 建立蒙古政权
二、非选择题(共30分)(共4小题)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
材料2:“南对占城,西望真腊,东则千里长沙、万里石塘(指海南诸岛),渺茫无际,天水一色,舟舶往来,惟以指南针为则。昼夜守视唯谨,毫厘之差,生死系矣。”
请回答:
(1)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以上材料最早应写于什么时候?根据是什么?
(2)从以上两则材料中分别能获得什么信息?两则材料都说明了一个什么样的问题?
(3)你知道指南针是在什么时候传到欧洲的?试谈谈指南针的传播对世界的影响。
2、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隋炀帝于605年开始开凿沟通南北的大运河。请完成下列有关隋朝大运河的问题。
(1)请写出隋朝大运河最北端与最南端的地名。
(2)隋朝大运河连接、、、、五大水系。
(3)隋朝大运河全长多千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它的开通,大大加强了我国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
(4)隋唐时期,某商人把一批货物从洛阳沿运河运到余杭,依次经过的河段有 ①通济渠②邗沟③江南河④永济渠 (4)
A . ①②③④
B . ④①②
C . ①②③
D . ①②
3、识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1)图1《西游记》中唐僧的原型是哪位历史人物?我们可以从这位历史人物身上学习到哪些优秀品质?
(2)鉴真(图2)是哪个朝代的历史人物?他对日本有何贡献?
(3)图1、图2反映的历史事件对我们今天仍有重要影响,对此,你有何感想?
4、元朝的统一结束了五代以来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基本上奠定了中国的版图,也为中国此后六百多年的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元朝以前,尽管也有边疆少数民族进入中原并建立自己的政权,却从来没有哪个少数民族能够统治整个中国。蒙古人崛起以后,经过了70多年的军事征伐,终于统一了中国,形成了疆域空前辽阔的元帝国。
材料二:
(1)“疆域空前辽阔的元帝国”的第一位皇帝是谁?你从材料一中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2)材料二中的示意图反映的是元朝实行的什么政治制度?这一政治制度对我国有什么影响?
(3)举例说明元朝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写出2例)
(4)综合以上探究,你觉得元朝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