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复习专练六:光现象
年级: 学科: 类型:复习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9小题)
1、检查视力的时候,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被测者识别对面墙上镜 子里的像。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 )
A . 4.6m
B . 2.5 m
C . 2.1m
D . 5m
2、如图,画中人出现了错误判断,以下四幅图中,能正确说明产生这一现象原因的光路图是( )
A .
B .
C .
D .




3、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镜面反射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B .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折射光线偏向法线方向,且比入射光线弱
C . 红黄蓝三种色光等比例混合,可以得到白光
D . 红外线可使荧光物质发光
4、如图所示,一束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照到墙上的E点。要使反射光线照射到F点,可采用的方法是( )
A . 入射光不动,将平面镜竖直向下移动一定距离
B . 入射光不动,将平面镜逆时针转动适当角度
C . 平面镜不动,入射点不动,适当减小入射角
D . 平面镜不动,入射点不动,适当增大入射角
5、夜晚,某人从路灯下向着远离路灯的方向走去,他在地面上的影子( )
A . 在人的后面且渐渐变长
B . 在人的后面且渐渐变短
C . 在人的前面且渐渐变长
D . 在人的前面且渐渐变短
6、如图1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A .
海市蜃楼
B .
水面“折”枝
C .
水中倒影
D .
手影




7、小明发现自己在一面大平面镜中成了一个完整的像,但一不小心将镜子打缺了一个角,那么此时小明( )
A . 不能在镜中成像
B . 能成像,但不完整
C . 能成一个完整的像,但是比较小
D . 成像没有影响
8、下列各图描述的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A .
海市蜃楼
B .
京剧演员对着镜子在脸上画油彩
C .
手影游戏
D .
雨后彩虹




9、下列物体中不属于光源的是( )
A . 月亮
B . 烛焰
C . 工作的电灯
D . 太阳
二、填空题(共7小题)
1、如图所示的“日晷”是一种计时工具,它是根据 的道理制成的。如果阴影是由短到长,则表示时间为 (填“上午”或“下午”)。“一寸光阴一寸金”就是由此而来的。
2、蓝蓝的天上飘着白云,平静清澈的湖水中鱼儿自由游动。人向湖面看去, 好像鱼在白云中游动。看到平静湖水中的“鱼”和“云”,实际上看见的 “鱼”是光的 形成的虚像,“云”是光的 形成的虚像。(选填“折射”或“反射”)。
3、雨后彩虹是光的 现象,说明白光由七种色光组成,其中 被 称为光的三基色。
4、如图所示,一束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的界面上发生了反射和折射,请判断: 是入射光线,玻璃在 (AB面的左方/AB面的右方/CD面的上方/CD面的下方).
5、 在内蒙古草原上呈现出“白云悠悠,绿草茵茵,牛羊成群”的美景,草原呈现绿色是因为草 了绿光(选填“吸收”或“反射”);我们能够从不同方向看到同一片白云,是因为白云对光产生了 反射。
6、如图,这是一个电子手表在平面镜中成的像,则实际的时间是 .
7、除夕夜里,小明在家里的窗台上看到远处广场上在不停燃放烟花,奇怪的是他总是先 (选填“听到响声”或“看到满天的烟花”),这是因为声的传播速度比光的传播速度 ;若二者时间相差2s,那么燃放烟花的位置距离小明 m(光的传播时间忽略不计)。
三、作图题(共2小题)
1、如图所示,护林员利用一块平面镜使此时的太阳光水平射向山洞中P点,请你通过作图标出平面镜的位置,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
2、
(1)光与平面镜成30°角射在平面镜上,如图1所示,请根据光的反射定律画出它的反射光线,并标明反射角的大小.
(2)画出图2物体AB在平面镜M中所成的像.
四、实验探究题(共4小题)
1、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如图所示,平面镜M放在平板上,E、F是两块粘接起来的硬纸板,可绕垂直镜面的接缝ON转动。
(1)如图,当E、F在同一平面上时,让入射光线AO沿纸板E射向镜面,在F上可看到反射光线OB,测出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都是45°,于是实验小组的同学得出结论:入射角的大小等于反射角的大小,你认为他们的结论有什么问题吗?
① ;② 。
(2)实验中,为了研究“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应该多次改变 的大小。
(3)若将AO向ON靠近,则OB (靠近/远离)ON。
(4)以法线ON为轴线,把纸板F向后缓慢旋转,在F上 (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OB,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 。
(5)若将一束光贴着纸板F沿BO射到O点,光将沿图中的 方向射出,因为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 的。
(6)白色硬纸板的主要作用是显示
2、为了研究影子长度与哪些因素有关,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做了如图的实验:在水平地面上竖直固定一根长杆,长杆上装有一个可以上下移动的点光源A,再在地面上竖立一根短木条(短木条始终低于点光源A)。
(1)保持短木条的长度和位置不变,该同学将点光源A从图示位置逐渐向上移动,测得数据如下表:
该科学兴趣小组同学做此实验想要验证的假设是 ;
(2)分析上述实验数据还可发现:在点光源逐渐上移过程中,若点光源高度的增加量相同,则影子长度L的变化量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图中S可表示点光源到短木条的距离,如果要研究影子长度L与点光源到短木条的距离S的关系,应如何操作 。
3、小明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研究光的反射规律,其中有一个可折转的光屏。
(1)光屏在实验中的作用是:① ;② ;
(2)实验时,光屏应如何放置? 。
4、如图是小明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在平面镜上放置一块硬纸板,纸板由可以绕ON直线转折的两部分组成。
(1)采用可转折的两部分纸板是为了研究 与入射光和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
(2)实验中,从纸板前不同的方向都能看到纸板上光的径迹,这是因为光在纸板上发生了 反射(选填“镜面”或“漫”);
(3)小明让一束光沿AO贴着纸板射到平面镜上,在纸板上会看到反射光OB的径迹。改变入射角的大小,实验所测得数据如上表所示,他根据表中数据得出的结论和其他同学的结论并不一致。请你分析小明测量实验数据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可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