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桐城市黄岗初中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考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6分。)(共18小题)

1、这是一次肩负重大历史使命,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大会。它明确提出,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这次大会是(  )

A .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 . 中共十二大 C . 中共十三大 D . 中共十四大
2、1979年6月,北京前门大栅栏街道办事处干部尹盛喜,在政策支持下辞职,创办了北京大碗茶青年茶社。这一史实最有助于研究我国的(    )
A . 社会生活变迁 B . 家庭联产承包 C . 现代企业制度 D . 经济体制改革
3、邓小平指出:“过去的成功是我们的财富,过去的错误也是我们的财富。我们根本否定‘文化大革命’,但应该说‘文化大革命’也有一‘功’,它提供了反面教训。”这个“反面教训”是(   )
A . 坚持“两个凡是”的方针 B . 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C . 过度依赖苏联政府 D . 以阶级斗争为纲和严重的个人崇拜
4、周恩来曾经说过:“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就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你认为这两个“天安门”分别与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有关(   )
A . 五四运动戊戌变法 B . 五四运动新中国成立 C . 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 D . 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5、祖国大陆获得统一,中国各族人民实现大团结的标志是:(   )
A .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B . 开国大典 C . 抗日战争的胜利 D . 西藏和平解放
6、词语出现频率的高低可以反映国家政治经济等主题的变化。你认为在1953年各种媒体中出现频率高的词语是:(   )
A . 土地   农民   新解放区 B . 志愿军   最可爱的人   美帝国主义 C . 政治协商会议   开国大典   国歌 D . 西藏   和平解放    人民解放军
7、黄继光、邱少云等最可爱的人所创造的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包括:(   )

①爱国主义精神;②革命英雄主义精神;③为人民服务精神;④铁人精神;⑤国际主义精神

A . ①②③ B . ③④⑤ C . ①③⑤ D . ①②⑤
8、1950—1952年进行的土地改革运动所依据的法律文献是:(   )
A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 .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9、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的是:(   )
A . 解放战争的胜利 B . 新中国的成立 C . 土地改革的完成 D . 抗美援朝的胜利
10、对联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种。下列对联反映我国“一五”计划成就的是:(   )
A . 抗美援朝万民一心,保家卫国众志成城 B . 改革开放同添异彩,经济建设共展蓝图 C . 一桥架长江南北畅通,三路通雪域汉藏同乐 D . 万里河山归人民,五亿群众众新生
11、历史解释是对史实的分析或评判。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A . 1953年初,我国开始实话第一个五年计划 B . “一五”计划期间,北京电子管厂建成投产 C . “一五”计划期间先后施工1万多个工业项目 D . “一五”计划的完成为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12、“文章合为时而著”,高考作文题也能彰显时代精神。1956年全国高考作文题是《我生活在幸福的年代里》,这里“幸福的年代”的含义是:(   )
A . 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 B . 土地改革使人民有了自己的土地 C . 人民公社化运动改善了人民生活 D . 改革开放使人民走上致富之路
13、1953—1956年,我国出现如图所示农业经济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

A . 土地改革运动 B . 农业合作化运动 C . “大跃进”运动 D . 人民公社化运动
14、如图是新中国成立后国民经济的发展状况,其中出现C到D点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 . “一五”计划的实施 B . 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C . 国民经济的调整 D . “大跃进”运动的展开
15、“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一体化建设从这里拉开序幕……社会主义在遭受严重挫折之后开始在这里重新焕发生机。”材料中的“这里”是指:(   )
A .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B .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建立 C . 深圳等四个经济特区的建立 D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16、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这里“转折”的含义是:(   )
A . 提出“两个凡是”的方针 B . 开展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C . 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D . 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17、1978年以来的改革开放,是中国人民另一种意义上的“解放”。这种“解放”侧重于:(   )
A . 民主政治的建设 B . 人民思想的解放 C .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D . 建立新的经济基础
18、如表为20世纪80年代中 进出口贸易总额增长数据表,这种增长趋势主要得益于当时我国:(   )

A .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B . 实施本部大开发战略 C .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 . 建立经济特区和开放沿海城市

二、辨别改错题(8分) 我国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取得了巨大成就,也有过失误。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该题前的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共4小题)

1、一五计划完成后,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改正:

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改正:

3、中国出现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失误始于1958年召开的中共七大。

改正:

4、被称为“铁人”的石油工人焦裕禄是我国探索社会主义道路时期的模范人物。

改正:

三、识图题(共1小题)

1、某校开展以“新中国建设成果”为主题的图片展,请你参与,并根据下列图片完成要求

图一 鞍山大型轧钢厂  图二 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图三              图四

(1)成就篇:党在不同时期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请你为上面图片注上对应的时期。

图一:   图二:

(2)人物篇:图三、图四是对20世纪60年代感动中国的两位英雄楷模的一种纪念,请你分别写出这两位英雄楷模的称号。

图三:   图四:

(3)感悟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头二十年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众多成就,许多工业从无到有,请你总结出取得经济建设成就的原因。

四、 探究题(共1小题)

1、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准备举办一次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果展览。请你协助完成以下有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

展览一:领袖智慧

邓小平明确指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展览二:农村巨变

凤阳县农业生产三年三大步

年份

1980年

1981年

1982年

粮食产量

5.02亿千克

6.70亿千克

7.15亿千克

展览三:开放窗口

“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

展览结语:展望未来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在哪次会议上提出的?我们应该如何用一句话来对邓小平进行简要评价?

会议:

评价:

(2)凤阳县粮食产量三年跨了三大步,直接得益于哪一农村经济体制的推行?这一经济体制有什么优点?

农村经济体制:

优点:

(3)1980年,我国开始设置经济特区,请写出最早设立的4个经济特区。(4分)经济特区的设立,有什么意义?

经济特区:           

意义:

(4)今天,中国的发展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你认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将如何继续?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安徽省桐城市黄岗初中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考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