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质量测试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共24小题)

1、纪录片《苦难辉煌》这样评价国民革命失败后稍显瘦削的毛泽东:“他却立于高山之巅,放眼未来,在‘红旗能打多久’的疑问动摇中,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下列哪一口号对这条崭新道路的开辟起到鼓舞作用:(    )

A . B . C . D .
2、由于对人类生命健康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她领导的科研团队取得的重大成果是(   )
A . 研制原子弹 B . 发射人造地球卫星 C . 发现青蒿素 D . 发明籼型杂交水稻
3、“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废除二十一条”、“外争国权、内惩国贼”,这些口号出现在下列哪一历史事件之中(    )
A . 新文化运动 B . 五四运动 C . 北伐战争 D . 一二•九运动
4、陈独秀在《孔教研究》一文中说道:“我们反对孔教,并不是反对孔子本人,也不是说他在古代社会毫无价值。”这表明他(    )
A . 转变成马列主义者 B . 彻底否定传统思想 C . 理性认识孔子本人 D . 全面认同传统文化
5、“吾人对于俄罗斯今日之事变,惟有翘首以迎其世界的新文明之曙光,倾耳以迎其建于自由、人道上之新俄罗斯之消息,而求所以适应此世界的新潮流,勿徒以其目前一时之乱象遂遽为之抱悲观也。”材料中“世界的新潮流”是指(    )
A . 实现民主共和 B . 发展资本主义 C . 资产阶级革命 D . 社会主义革命
6、费正清说:“这是一个大约12个二十几岁年轻人参加的会议。会议是在上海法租界的一所女子学校(暑假放假)里召开的,成员们担心巡捕的监视,乘火车转移到湖(嘉兴南湖)上的一所游艇中继续讨论。”材料中所说的会议(    )
A . 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形成 B . 使得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C . 成为中共历史上重要转折点 D . 给思想紊乱的中共指明方向
7、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在他的书中写道:“十余万共产党人于1934年10月逃出他们在江西的防御阵地……用一年时间步行约6000英里。这是人类耐久力的伟绩,至今仍具有传奇性。”他说的“具有传奇性”的“伟绩”是指(    )
A . 北伐战争 B . 南昌起义 C . 井冈山会师 D . 红军长征
8、1937年9月,有一场战役粉碎了“日本皇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令八路军威名远扬,极大地鼓舞了中国军民的抗战士气,它是(    )
A . 平型关大捷 B . 百团大战 C . 台儿庄战役 D . 第三次长沙会战
9、王红同学在作文《我的爷爷》中写到:“爷爷出生于1915年。①五四运动爆发后他积极参加学生运动。②16岁参加了工农红军。③抗战时期参加了淮海战役。④解放战争后期,随人民解放军渡江作战,解放南京。”作文中关于“我的爷爷”经历的描述可能真实发生的是(    )
A . ①④ B . ②④ C . ②③ D . ②③④
10、“1947年年中似乎标志着战争形势的一个转折点。……共产党军队的规模已稳步地扩大……共产党在1947年下半年发起了全面进攻”。下列属于这气“转折点”中具有深远意义的战略行动是(    )
A . 挺进大别山 B . 平津战役 C . 淮海战役 D . 渡江战役
11、1949年,“人民”开始成为最为流行的政治词汇。从“人民解放军”、“人民”到使用的“人民币”,乃至每天走过的“人民路”、“人民广场”等,“人民”一词频繁地出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这表明我国(    )
A . 完全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 B . 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C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己确立 D . 人民真正成为国家主人
12、文艺作品往往是一个时代的记忆,下列诗词反映的历史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日头一出红又红,朱德来会毛泽东

②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③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④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

A . ③②①④ B . ④①②③ C . ④②①③ D . ④①②③
13、下面表格中的数据变化表明了我国(    )

所有制性质

经济成分

1952年

1956年

公有制经济

国营经济

19.1%

32.2%

合作社经济

1.5%

53.4%

公私合营经济

0.7%

7.3%

私有经济

资本主义经济

6.9%

0%

个体经济

71.8%

7.1%

A . 第一个五年计划已顺利完成 B . 社会主义工业化已初步实现 C . 正逐步向社会主义阶段过渡 D .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取得成效
14、20世纪60年代,一位县委书记在临终前对女儿嘱咐道:“你从我手里继承的,只有党的事业,其他什么也没有,我留给你的,只有一套《毛泽东选集》。”这位全国人民的楷模人物是(    )

A . A B . B C . C D . D
15、下面是新中国成立后国民经济发展的状况图,指出从②到③产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 实施“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 B . 进行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 . 开展“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D . 发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
16、下列表述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相符合的是(    )
A . 开天辟地 B . 生死攸关 C . 走向成熟 D . 伟大转折
17、民谣是一定时期历史现实的反映,以下民谣产生的先后顺序是(    )

①农民冒了尖,老九上了天。包干实在灵,人人有精神。

②社员干活听敲钟,一天干活真稀松。队长哨子吹半天,社员还不到地边。

③(贫雇农)有了土地分了房,翻身全靠共产党。

④天下农民是一家,组织起来力量大,参加互助组,走向富裕路。

A . ③④①② B . ③①④② C . ④③②① D . ③④②①
18、党的历史上召开过多次重要会议,对下列会议重要性的认识,正确的是(    )

①中共七大——为争取解放战争的胜利准备了条件

②中共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③中共十三大——阐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④中共十五大—提出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

A . 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
19、20世纪80年代初,大陆的统一观已经有了创新性的发展……首创了一个国家中允许存在不同社会制度的理论。该理论指的是(    )
A . 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 B . 政治协商制度 C . “一国两制”构想 D .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0、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们秉持‘两岸一家亲’理念,尊重台湾现有的社会制度和台湾同胞生活方式,愿意率先同台湾同胞分享大陆发展的机遇。”“两岸一家亲”的政治基础是(    )
A . 三民主义 B . 一个中国 C . 和平统一 D . 两岸三通
21、2016年11月19-2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了在秘鲁首都利马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二十四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这主要体现了我国(    )
A . 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已根本改变 B . 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C . 开展和平外交,消除全球性的冲突 D . 致力于推进国际新型的区域合作
22、“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发展的一个阶段性界碑,它是从革命运动外交向国家外交过渡的一次关键性转变,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方针的最终形成。”这里的“它”是指(    )
A . 参加日内瓦国际会议 B . 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C . 制定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 . 倡导成立上海合作组织
23、1971年,当参加会议的中国代表团车队驶入纽约市时,沿途不少行人高兴地互相转告:“中国来的!中国来的!”不少人招呼说:“欢迎、欢迎!”并挥帽致意。此次中国代表团参加的会议应该是(    )
A . 万隆会议 B . 第26届联合国大会 C . 日内瓦会议 D . 第一次不结盟运动会议
24、周恩来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人之一和核心领导成员。请选出他曾经参与的历史活动(    )

①出席中共“一大”       ②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   ③领导南昌起义

④参与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⑤指挥百团大战           ⑥出席万隆会议

A . ②③④⑥ B . ①②③④ C . ③④⑤⑥ D . ①②⑤⑥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每空1分,共6分)(共3小题)

1、(会议名称)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中共十九大,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2、1947年,《》的颁布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和物力保障;1954年颁布的《》,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3、1967年,我国第一颗爆炸成功;1970年,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三、材料解析及探究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8题6分,第29题6分,第30题8分,共20分)(共3小题)

1、几年前,日本政坛的下倾化与中日关系恶化引起了国际国内社会的广泛关注。回顾近代以来的中日关系,令人深思。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37年七七以后,日寇进一步进行大规模的侵华战争,蹂躏我国土,屠杀我同胞,兽蹄所至,庐舍为墟。日本帝国主义给予我中华民族的损失和耻辱,实在是书不胜书。半个世纪以来,我中华民族所受到的奇耻大辱,现在报仇雪耻了,这的确是我中华民族百年来未有的大事,值得全国同胞的热烈庆祝。

——《解放日报》社论《庆祝抗战最后的胜利》

材料二:日本方面痛感日本过去由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的重大损害的责任,表示深刻的反省。……中日两国尽管社会制度不同,应该而且可以建立和平友好关系。两国郑交正常化,发展两国的睦邻友好关系,是符合两国人民利益的,也是对缓和亚洲紧张局势和维护世界和平的贡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日本国政府联合声明(1972年9月29日)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举出20世纪30年代日本侵华罪行两例。中华民族能够“报仇雪耻”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日邦交正常化实现的最直接原因和最深远意义。
(3)上述中日关系的发展历程给了你怎样的启迪?
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开心的锣鼓敲出年年的喜庆,好看的舞蹈送来天天的欢腾,阳光的油彩涂红了今天的日子哟,生活的花朵是我们的笑容。今天是个好日子,心想的事儿都能成,今天是个好日子,打开了家门咱迎春风。

——1998年春晚歌曲《好日子》

材料二:1980~2014年深圳市生产总值

材料三: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主题(节选)

年份

主题

1993年

欢乐、祥和、自豪、向上

2002年

祖国颂、社会主义颂、改革开放领

2018年

喜庆新时代,共筑中国梦

——央视网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七八十年代党和政府为了让农村群众过上“好日子”所采取的主要改革措施。
(2)从材料二的图中反映出深圳经济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出现这种发展趋势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3)材料三中,1993年春晚主题的“自豪、向上”,反映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进入这一新阶段的主要标志。
(4)2002年春晚再次歌颂了改革开放的成就。回首2001年,我国为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在对外开放方面又有何重大突破?
3、工业化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由之路,是每个国家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过程和手段。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创办大生纱厂,对于张謇而言……标志着他对一项新制度——公司制度的践行……当然,推动公司制度发生与发展的更大动力,源于晚清时期的经济民族主义思潮。面时外国经济侵略的加剧,国内藉“公司”以卫利权的思想越来越强烈。

——李玉《中国近代公司制度建设的几个面相》

材料二:

——《新中国五十五年统计资料汇编》和《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

材料三:1949年,中国经济的发展,终于拥有了立足的基础,一个主权完整的新国家。此时出现在舞台中央的是国营工厂……计划体制下的中国,就像是一个国家巨型公司,政府成了一切事务的总管……又一次公司热到来了……1992年的中国南方,象征着激情、梦想,以及一切的可能性……在北京,公司以每个月2000家速度递增。

——央视专题片《公司的力量》解说词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大生纱厂创办的主要动力。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造成近代中国企业曲折发展的社会根源。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这一时期我国工业生产所呈现的特点有哪些?这些特点与当时我国的什么战略有关?
(3)材料三中“又一次公司热”的出现反映出中国经济发展模式有何变化?
(4)综合以上材料,概括影响中国近现代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质量测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