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复习专题:02 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年级: 学科: 类型:复习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9小题)
1、“广州是传统的外贸口岸;福州靠近盛产红茶的武夷山;上海地处长江入海口附近。”这是英国人在《南京条约》中把上述地区作为通商口岸的理由。这反映了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目的是( )
A . 向中国倾销鸦片
B . 打开中国市场
C . 向中国输出资本
D . 妄图瓜分中国
2、史学家陈旭麓指出:“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了中世纪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走入近代的最初一步。”这场战争是指( )
A . 鸦片战争
B .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 甲午中日战争
D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3、《盛世危言》中描述鸦片战争后的社会情景:洋布、洋纱、洋花边、洋袜入中国,而女红失业……”。据此可知,鸦片战争( )
A . 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B . 使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C . 丰富了市场商品种类
D . 破坏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
4、在评价某一历史事件时有人说“这是天朝体系崩溃的开始”有人说“这是中国融入世界体系的开始”。从世界发展的潮流来看,这一历史事件对中国社会的最根本影响是( )
A .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社会日益半封建化
B . 主权丧失,沦为半殖民地
C . 思想界出现了“向西方学习”的热潮
D . 开始进入民主革命时期
5、晚清重臣李鸿章上书朝廷称:“自英吉利国始,我中华遇数千年未有之变局。”李鸿章所指“中华千年变局”开始于( )
A . 《北京条约》
B . 《南京条约》
C . 《马关条约》
D . 《辛丑条约》
6、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说道:“从1840年开始,在炮口的逼迫下,中国蹒跚地走入近代,随后的一百余年里,外国人通过条约‘合法’地剥夺榨取、管束控制中国,驱使中国社会脱出常轨,改道变形。”其中的“脱出常轨,改道变形”是指( )
A . 打开大门,开放通商
B . 学习西方,自强求富
C . 实行变法,救亡图存
D . 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7、“这场战争把中国拖入世界,从此开始,中国遭受了列强的百般蹂躏;从此开始,中国人经受了寻找新出路的百般苦难。”对此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这场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
B . 这场战争刺激中国开始了近代化的探索
C . 这场战争是中国受屈辱与抗争的开始
D . 这场战争成为中国历史的转折点
8、读表1,据表中内容可知( )
表1 1844~1855年中国经由广州和上海与英国进出口贸易额统计表(单位:万美元)
年份 | 由英国进口的贸易额 | 对英国出口的贸易额 | ||
广州 | 上海 | 广州 | 上海 | |
1844 | 1550 | 250 | 1790 | 230 |
1850 | 680 | 390 | 990 | 800 |
1853 | 400 | 390 | 650 | 1330 |
1855 | 360 | 340 | 290 | 1990 |
A . 英国成为中国的最大贸易国
B . 上海的外贸地位不断提高
C . 中国在外贸中处于出超地位
D . 中国外贸总体呈下滑趋势
9、中国近代史上,清政府被迫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
A . 《马关条约》
B . 《南京条约》
C . 《辛丑条约》
D . 《黄埔条约》
10、他在位期间力行节俭,勤于政务,但清王朝在其统治时期却进一步衰落。鸦片战争之后,他因循守旧,没有采取向西方学习、振兴王朝的措施。“他”是( )
A . 道光帝
B . 咸丰帝
C . 光绪帝
D . 宣统帝
11、庚子年是中国传统的六十甲子纪年法。2020年是庚子年,180年前的庚子年中国历史上发生的重要事件是( )
A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B .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 鸦片战争
D . 抗日战争
12、“西方列强一巴掌把大清帝国打落谷底,从此国门洞开,风雨交加。”“中华民族开始了漫长的寻找,寻找失去的尊严,寻找在世界的位置,寻找复兴的道路……”。根据所学知识推断,西方列强的“一巴掌”是指( )
A . 鸦片战争
B .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 甲午中日战争
D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3、从19世纪40年代开始,中国丝、茶的出口额状况如下表。与其有关的不平等条约内容是( )
年份 | 茶出口(万斤) | 丝出口(包) |
1843 | 1300 | 1000多 |
1855 | 8400 | 56000多 |
A . 中英协定进出口货物税款
B . 英国获领事裁判权
C . 增开南京等十处通商口岸
D . 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14、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英方在香港公布了《海关税则》,新税则所议定的进出口税率比原来的正额税率有所提高,但比原实征税率则大幅度下降。这些税率的调整( )
A . 使中国社会彻底半殖民地化
B . 本着贸易平等互利的原则
C . 是中英两国友好协商的结果
D . 源于《南京条约》的规定
15、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在“这些战争“中,首次打开中国大门的是( )
A . 鸦片战争
B . 甲午中日战争
C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 . 抗日战争
16、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 一半是殖民地,一半是封建社会
B . 外国侵略势力的深入,使国家主权完全丧失
C . 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D . 丧失了部分国家主权,既保留了封建因素又产生资本主义因素
17、1843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 ),从中获得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
A . 《望厦条约》
B . 《虎门条约》
C . 《黄埔条约》
D . 《南京条约》
18、有学者在提及中国近代某不平等条约时指出:这些条款(包括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等)最痛心的是五口通商。现在有五口通商、外人可以横行天下,防不胜防,这一不平等条约是( )
A . 《南京条约》
B . 《天津条约》
C . 《北京条约》
D . 《辛丑条约》
19、“鸦片战争之后,中国在外来军事的挑战下开始向近代社会艰难转型。”据此推断正确的是( )
A . 外来侵略使中华民族空前团结
B . 鸦片战争促使清政府瓦解
C .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D . 鸦片战争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