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考物理复习专题12《液体压强 大气压强 流体压强》
年级: 学科: 类型: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2小题)
1、下列情形与大气压强无关的是( )
A . 高原上用普通锅不易煮熟米饭
B . 用吸管吸饮料
C . “玉兔”号在月球上留下“足迹”
D . 马德堡半球实验
2、以下现象不能用大气压强的知识解释的是( )
A . 医生向外拉注射器的活塞,以吸取药瓶中的药水
B . “拔火罐”过程中,罐体紧紧吸在人体皮肤上
C . 柴油机工作时把空气吸进气缸
D . 两个表面平整、干净的铅块紧压在一起后,他们会“粘”在一起,很难将它们拉开
3、如图所示,将一根玻璃管制成粗细不同的两段,管的下方与一个装有部分水的连通器相通。当从管的一端吹气时,连通器两端A、B液面高度变化情况正确的是( )
A . A液面上升
B . A液面下降
C . B液面下降
D . A、B液面高度均不变
4、潜入海底观光是人们现代旅游休闲方式之一。某潜水爱好者从水下2m深继续下潜的过程中,他受到的浮力和海水对他的压强变化的情况分别是(不考虑海水的密度变化)( )
A . 浮力逐渐变大,压强不变
B . 浮力逐渐变大,压强逐渐变大
C . 浮力不变,压强逐渐变大
D . 浮力逐渐变小,压强逐渐变大
5、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中分别盛有两种不同的液体A、B,液体对两个容器底的压强相等。现将两个质量相等的物体分别放入两个容器中,静止时个漂浮、一个悬浮(液体均无溢出,则液体密度ρA、ρB和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甲、p乙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 . ρA<ρB p甲<p乙
B . ρA>ρB p甲>p乙
C . ρA>ρB p甲<p乙
D . ρA<ρB p甲>p乙
6、下列所示的各种力学现象中,分析正确的是( )
A .
用力吹气,硬币跳起说明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大
B .
厨房地漏可以防止异味,主要用到了连通器原理
C .
橡皮膜向左凸出反映了液体压强与密度的关系
D .
将瓶子拿到高处,外界气压减小,细管内水柱下降




7、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一底面为圆柱形的杯子,重为2N,其底面积为100
。内装水的高度h=0.1m,水的质量是0.5kg。(g取10N/kg,
);则杯子底部受到的水的压力是( )


A . 10N
B . 7N
C . 5N
D . 2N
8、将质量和底面积都相等的A、B两容器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分别向两容器中注入等质量的液体后两液面相平,如图所示,已知液体对A、B容器底部的压力和压强分别为FA、FB、pA、pB , A、B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和压强分别为FA'、FB'、pA'、pB',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 . FA=FB pA=pB
B . FA'=FB' pA'=pB'
C . FA=FB pA >pB
D . FA'>FB' pA'=pB'
9、如图所示,形状不同,底面积和重力相等的A、B、C三个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容器内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不同液体,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 液体密度关系为:ρA<ρB<ρC
B . 液体对A容器底部的压强最小,对C容器底部的压强最大
C . C容器对桌面的压强最大,A容器对桌面的压强最小
D . 三个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相等
10、连通器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应用广泛,如图所示的实例中不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 )
A . 茶壶
B . 锅炉水位计
C . 船闸
D . 拦河大坝




11、1648年,法国物理学家帕斯卡用一个装满水的密闭木桶,在桶盖上插了一根细长的管子,向细管子里灌水,结果只加了几杯水,就把木桶压裂了(如图)。这个实验说明了( )
A . 液体压强与水的深度有关
B . 液体压强与管的粗细有关
C . 液体压强与水的密度有关
D . 液体压强与水的质量有关
12、如图是甲、乙两种液体的压强p与深度h关系图象,由图可知,甲液体的密度ρ甲与乙液体的密度ρ乙大小关系是( )
A . ρ甲>ρ乙
B . ρ甲=ρ乙
C . ρ甲<ρ乙
D . 都有可能
二、填空题(共8小题)
1、小亮同学在物理实验室利用托里拆利实验测量大气压强的值,实验时他没有将玻璃管竖直放置,而是稍稍倾斜了,如图所示,则此时大气压强等于 mm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如果现在在该实验室做“观察水沸腾”的实验,测得水的沸点将 (选填“高于”、“等于”或“低于”)100℃。
2、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粗略测量大气压强的值,把吸盘用力压在玻璃上并排出吸盘内的空气,吸盘压在玻璃上的面积为4×10-4m2 , 轻轻往挂在吸盘下的小桶内加沙子,吸盘刚好脱落时,测出吸盘、小桶和沙子的总质量为3.2kg,则大气对吸盘的压力为 N,大气压强的值为 Pa,若吸盘内的空气不能完全排出,则大气压的测量值比实际值偏 .
3、世界上第一个温度计是由伽利略发明的,其原理如图所示,中空玻璃管与玻璃泡相连,玻璃管中水柱上方密封部分空气,用玻璃泡测量物体的温度。当大气压不变,被测物体温度升高时,水柱会 。当被测物体温度不变、大气压变小时,水柱会 。(两空均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变”)
4、如图所示,在装修房屋时,工人师傅常用一根足够长的透明塑料软管,里面灌入适量的水(水中无气泡).两人各持管的一端靠在墙面的不同地方,当水面静止时,在与水面相平的位置做出标记,这样做利用了 原理,其目的是保证两点在 ,工农业生产和生活中利用这一原理的还有 。
5、小李同学暑假乘坐飞机去北京旅游,客机在飞行时,机翼下方空气流速比机翼上方慢,机翼下方压强比机翼上方 (选填“大”或“小”),由此获得向上的升力;小李同学在飞机上用吸管喝饮料时,饮料在 的作用下被吸入口中。
6、如图,a、b、c、d为某液体内部的四个点,它们刚好位于竖直平面内一长方形的四个顶点,液体在a、b、d三点的压强以及长方形的边长已在图中标注,则c点的液体压强沿 (填“竖直”或“各个”)方向,大小为 kPa:该液体密度为 kg/m3 , a点的深度为 m.(g取10N/kg)
7、首次测出大气压值的著名实验是 实验。测得的压强值为 Pa。大气压可用 气压计或无液气压计来测量,大气压随高度的升高而 。
8、小明同学在游玩“海底世界”时,观察到鱼嘴里吐出的气泡上升时的情况如图所示,在气泡上升过程中受到的浮力 (填“变大”“不变"或“变小”),气泡内气体压强 (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三、实验探究题(共4小题)
1、某科学实验小组利用注射器、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等器材测量大气压强的值,实验步骤如下:
(1)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堵住注射器的小孔,这样做的目的是 。
(2)如图甲所示,用细尼龙绳拴住注射器活塞的颈部,使绳的另一端与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然后水平向右慢慢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中的活塞 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9.9N。
(3)如图乙所示,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全部刻度的长度为 cm,计算出活塞的横截面积。
(4)计算得到大气压强的数值为 Pa。
(5)同学们发现实验误差较大,请分析该实验过程中导致误差的主要因素是: 。(写出一条)
2、小明同学在学习流体压强知识时做了如下一系列实验和分析。请你帮助他补全下面的内容。
(1)如图甲,先在水平桌面上固定两根平行的小棒,接着在小棒上放了间隔一定距离的两个乒乓球。然后,他向两个乒乓球中间的间隙用力吹气,则两个乒乓球将 (选填“靠近”或“分开”).这是因为气体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 。
(2)接着,小明又自制了一个飞机机翼模型(如图乙),将其放置在托盘测力计上,在机翼模型的正前方用电扇迎面吹风,来模拟飞机飞行时的气流。电扇转动后,托盘测力计的示数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比较机翼上下方气流压强的大小,进一步验证了上面的关系。
(3)小明又找了如下一些生活情景,其中能用上述实验规律进行解释的是 。 (3)
A . 将氢气球放手后,它会漂向空中
B . 火车与站台之间有黄色的安全线
C . 通过拍打衣服清除它上面的灰尘。
3、如图1所示,用微小压强计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p盐水>p水)
(1)实验中,将液体内部的压强大小转换为用U型管两侧液面的 来表示。
(2)为了使实验现象更明显,U形管中的液体最好用 (选填“有色”或“无色“)。
(3)将探头放在图2所示液体内部的A、B位置,观察到U型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hB>hA , 经过多次实验观察到同样的现象,这说明同种液体內部的压强随 的增加而增大。
(4)将探头放在图2中所示液体内部等深的B、C位置,观察到U型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hC hB(选填”<””=”或“>“),这是为了研究液体压强与液体 关系。
(5)由以上实验可知图2所示液体内部A,B,C,D四个位置压强最大的是位置 。
4、小明制作简易气压计,观察大气压随高度的变化。
(1)如图所示,在玻璃瓶中倒入适量红色的水,将插有玻璃管的橡皮塞塞紧瓶口,红水升到玻璃管一定的高度,但高度不够,应该 使水上升到瓶口以上适当位置,制成了简易气压计。
(2)将简易气压计从四楼移到一楼过程中,发现玻璃管内水位 ,说明大气压随高度的降低而 。
(3)将简易气压计放在阳光下,过一会儿,发现玻璃管内水位发生了变化,这一现象说明,简易气压计的测量结果会受到 的影响。
(4)如果再用一根细玻璃管,水平对着图中的竖直玻璃管上端管口吹气,则竖直玻璃管中的水位将 。
四、计算题(共2小题)
1、如图所示,水平桌面的正中央放着一个重为30N的圆形鱼缸,其底面积为0.12m2。现向鱼缸内装入0.2m深、质量为27kg的水。g取10N/kg。水的密度为1.0×103kg/m3。求:
(1)水对鱼缸底的压强:
(2)鱼缸底部受到的水的压力:
(3)鱼缸对桌面产生的压强。
2、水平桌面上有一柱形容器,其底面积为800cm2 , 高度为50cm,容器中装满密度为0.8×103 kg/m3的某种液体。若容器本身重20N,g取10N/kg.求:
(1)容器中所装液体的质量;
(2)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3)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