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梅里斯达斡尔族区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25小题)

1、“秦……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周制”是指西周实行的

A . 禅让制 B . 分封制 C . 郡县制 D . 世袭制
2、下面关于甲骨文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商朝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卜辞称为甲骨文

②甲骨文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文字,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

③甲骨文内容是研究商朝历史的重要资料

④甲骨文开始于商朝,兴盛于西周

A . ①② B . ①②③ C . ①②③④ D . ①②④
3、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公天下”变成“家天下”局面开始于(  )
A . B . C . D . 周武王
4、“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据考古发现,约6000年前已经种植粟的居民是 ( )
A . 北京人 B . 山顶洞人 C . 半坡居民 D . 河姆渡居民
5、下列国王中,生性残暴并最终导致国家灭亡的有(    )

①夏桀    ②商纣    ③周厉王    ④周幽王

A . ①②④ B . ①②③ C . ①②③④ D . ①②
6、我国神话传说中,黄帝之后,黄河流域先后出了三个有名的人物叫尧、舜、禹,他们都是通过推举的方式成为部落联盟首领的。历史上把这种产生首领的办法称为(     )
A . 选举制 B . 投票制 C . 世袭制 D . 禅让制
7、为“感知”170万年前的生活,寻找远古人类的足迹,中考结束后,小刚准备和同学一起去参观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古人类遗址,他们应该去什么地方(    )
A . 北京 B . 陕西 C . 云南 D . 河南
8、“生活在距今约七十万年前,还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但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已经会使用天然火”。根据这些特点,请你判断他属于(    )
A . 元谋人 B . 北京人 C . 山顶洞人 D . 半坡原始人
9、能够较典型的反映我国原始农耕生活的是(     )

①元谋人    ②北京人    ③河姆渡聚落    ④半坡聚落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10、下列哪一考古遗址能够证明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栽培水稻的国家之一(    )
A . 元谋人遗址 B . 半坡原始居民遗址 C . 河姆渡原始居民 D . 大汶口原始居民
11、被尊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的是(    )

①炎帝    ②黄帝    ③蚩尤     ④禹

A . ①② B . ①②③ C . ③④ D . ②③④
12、如果把元谋人、北京人、河姆渡人、半坡人、炎帝与黄帝、大禹治水等概念作为一个学习主题,那么这个学习主题应该是(   )
A .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B . 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C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D .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13、西周时期,周王对墓葬用品的规定严格,如:用鼎制度就明确规定为“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元士三鼎或一鼎”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 . 西周社会呈现等级森严的特征 B . 西周社会的腐败现象严重 C . 西周手工业中冶铜业十分发达 D . 西周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
14、甲骨文中不可能记载的内容是(    )
A . 商王室狩猎 B . 四羊方尊 C . 盘庚迁殷 D . 禹传子,家天下
15、商朝在历史上也被称为殷朝,是因为下列哪一事件(    )
A . 武王伐纣 B . 商汤灭夏 C . 盘庚迁殷 D . 平王东迁
16、夏、商、西周三朝灭亡的共同原因是(    )
A . 统治者缺乏治理国家的经验 B . 诸侯内乱不听从中央领导 C . 末代国君的统治昏庸残暴 D . 不注意与周边国家的联系
17、商朝时的国家“档案”是用什么文字书写的(    )
A . 金文 B . 甲骨文 C . 隶书 D . 楷书
18、甲骨文中最原始的造字方法是(    )
A . 象形 B . 会意 C . 指事 D . 形声
19、《三字经》中有云:“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其中“五霸”中最早出现的霸主和“七雄”中最后胜出的诸侯国分别是(    )
A . 齐桓公、楚国 B . 晋文公、齐国 C . 齐桓公、秦国 D . 楚庄王、秦国
20、原始农业兴起的表现(    )

①农作物种植    ②家畜饲养    ③陶器制作    ④磨制石器    ⑤聚落

A . ①②④⑤ B . ②④⑤ C . ①②③④⑤ D . ②③④⑤
21、许多成语来源于历史,如:退避三舍、卧薪尝胆、围魏救赵、纸上谈兵等。从这些成语中能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的哪一时代特点(    )
A . 奴隶制开始形成 B . 封建制开始确立 C . 生产力飞速发展 D . 诸侯兼并争霸不断
22、战国时期,由李冰主持修建,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的著名水利工程是(    )
A . 永济渠 B . 郑国渠 C . 都江堰 D . 大运河
23、春秋战国时期,新旧制度更替,社会大变革,其根本原因是(    )
A . 战争频繁 B . 诸侯争霸 C . 百家争鸣 D . 社会生产力发展
24、春秋时期,我国在生产工具方面的变革主要是(    )
A . 普遍使用青铜工具 B . 铁制农具的出现 C . 耧车的出现 D . 提花机的出现
25、春秋时期最显著的政治特点,概括最为恰当的是 (    )
A . 霸主尊王攘夷,扶助弱小 B . 王室中兴,推广分封制 C . 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D . 分裂加剧

二、识图题(共1小题)

1、下面是两幅古代房屋的复原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图片_x0020_100001

(1)写出图A和B房屋样式的名称。
(2)最早建造AB房屋的分别是哪两个原始农耕居民?
(3)图A和B的房屋分别属于哪两个流域?

三、综合题(共2小题)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

——孙中山

材料二:从太阳升起的地方跑到太阳落山的地方,不顾风吹雨打,不怕艰险劳累,一直率领人们从事治水的艰苦劳动。经过 13 年,终于把洪渊填平了,河道疏通了,洪水由高处流入低处:一块块平原露出水面,人们又重新搬回了陆地,修房盖屋,垦荒种地,养牛牧羊,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杨思华、陈鲁编著《画说中国历史》

(1)根据材料一,中华文明五千年就是从文中“轩辕”开始的,请问“轩辕”指的是谁?他生活在什么流域?“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指的是哪场战争?又是和什么人合作的?
(2)请列举传说中“轩辕”的发明两项。
(3)清明节时,有海外侨胞和我们一起来到黄帝陵、炎帝陵祭奠他们,为什么?
(4)材料二中,用 13 年从事治水的人是谁?从他身上体现了什么精神?
2、材料一:

图片_x0020_100002

材料二:

图片_x0020_100003

材料三: 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

——《论语》

材料四: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 雄诸侯。

——《汉书•食货志》

(1)从材料一的两幅图中,你能获取哪些历史信息?这些信息说明了什么?
(2)材料二“口”中地理位置最东的是哪个诸侯国?最南的是哪个诸侯国?
(3)材料三反映的是春秋时期哪个著名的霸主首先称霸?请再列举一个这一时期著名的霸主?
(4)材料四记述的哪一历史事件?这一事件发生在哪一年?这一事件所产生的影响。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梅里斯达斡尔族区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