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伊春市嘉荫县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有一种史学观点认为:宋朝某项政策的实行,使得中国人丧失了汉朝“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的尚武精神,以至其在与辽、西夏、金等少数民族政权的战争中屡屡败北。这项政策应该是( )
A . 重农抑商
B . 重文轻武
C . 和亲会盟
D . 闭关锁国
2、与宋并立的少数民族政权辽、西夏、金分别是下列哪个选项中的少数民族建立的( )
A . 契丹、党项、匈奴
B . 契丹、党项、女真
C . 党项、女真、回纥
D . 匈奴、回纥、吐蕃
3、如果你生活在北宋时期,你不可能经历的事情是( )
A . 读到活字印刷的书籍
B . 到四川经商时使用交子
C . 参加岳家军抗金斗争
D . 乘坐装备指南针的海船
4、孙中山曾说:“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他所说的这种考试制度在我国正式诞生于( )
A . 隋文帝时期
B . 隋炀帝时期
C . 唐太宗时期
D . 武则天时期
5、被译成多种外文,外国学者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是( )
A . 《天工开物》
B . 《资治通鉴》
C . 《本草纲目》
D . 《农政全书》
6、“东瀛有多远?芒履难丈量。袈裟作舟帆,合十忘生死,弘愿心中藏,普度众生……”这是中央电视台播放的一部有关唐朝高僧的电视剧片尾曲。这部电视剧的主人公是( )
A . 玄奘
B . 鉴真
C . 戒贤
D . 戒日王
7、“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被唐太宗誉为“一面镜子”的著名谏臣是( )
A . 魏征
B . 杜如晦
C . 房玄龄
D . 姚崇
8、唐朝的文成公主入吐蕃,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吐蕃人是今天哪一民族的祖先( )
A . 满族
B . 维吾尔族
C . 藏族
D . 白族
9、下列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标志着唐朝由盛转衰的事件是( )
A . “贞观之治”
B . 黄巢起义
C . 安史之乱
D . 鉴真东渡
10、北宋初年,为防止宰相权力过大,威胁皇权,宋太祖采取的措施是( )
A . 废除宰相
B . 分化事权
C . 设置通判
D . 控制禁军
11、位于巴林左旗镇东南郊的上京遗址,曾是契丹建国之初的都城。契丹政权的建立者是( )
A . 元昊
B . 阿保机
C . 阿骨打
D . 铁木真
12、宋代在主要港口设立的市舶司的职能是( )
A . 打击海盗
B . 监察百官
C . 管理海外贸易
D . 征收赋税
13、下列历史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南宋灭亡 ②西夏灭亡 ③金朝灭亡 ④统一蒙古
A . ④②③①
B . ③②①④
C . ②③①④
D . ①④②③
14、我国历史上中央王朝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是( )
A . 台湾省
B . 琉球府
C . 夷洲县
D . 澎湖巡检司
15、“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这首诗描述了宋代哪一节日的气氛?( )
A . 元宵节
B . 端午节
C . 中秋节
D . 元旦
16、明代一位知识分子想参加科举考试,他必须复习的内容是( )
A . 唐诗
B . 宋词
C . 元曲
D . “四书”“五经”
17、印度尼西亚的爪哇有三宝垄,泰国有三宝城,马来西亚的马六甲有三宝庙。上述国家以“三宝”为地名是为了纪念中国历史上的( )
A . 高僧鉴真出使日本
B . 戚继光抗击倭寇
C . 华侨对南洋的开发
D . 郑和下西洋的壮举
18、“开辟荆榛,千秋功业;驱除荷虏,一代英雄。”与该诗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 . 郑和下西洋
B . 戚继光抗倭
C . 郑成功收复台湾
D . 岳飞抗金
19、昆曲在明朝时成为全国性的剧种。其代表作为( )
A . 汤显祖的《牡丹亭》
B . 关汉卿的《窦娥冤》
C . 洪昇的《长生殿》
D . 孔尚任的《桃花扇》
20、它图文并茂,全面总结我国古代药物学的成就,使我国的药物学研究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它还流传到日、英、法等国,为世界医药学作出了重大贡献。“它”的作者是( )
A . 张仲景
B . 华佗
C . 宋应星
D . 李时珍
二、填空题(共1小题)
1、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人物
(1)“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抗倭英雄是。
(2)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是。
(3)组织雅克萨这战抗击沙俄的皇帝是。
三、简答题(共1小题)
1、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名词
(1)元朝时管辖今澎湖和琉球的机构是
(2)元朝时新形成的民族是
(3)我国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于
(4)清朝时我国封建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的标志是
四、判断题,用“正确”“错误”表示。(共1小题)
1、指出下列表述中的错误,并加以改正
(1)北宋的平民蔡伦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2)达到我国古典小说最高峰的文学作品是《西游记》。
(3)北宋司马光主持编写的《史记》,是一部编年体通史。
(4)玄奘西行到达波斯寻求佛法,为中国佛教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五、综合题(共3小题)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他成功地统一了经历数百年严重分裂的中国。他最重要的改革之一是实行通过考试选拔政府官史的制度,为中国提供一批批非常得力的行政官员。
材料二:“大业三年设十科举人,中有‘学业优敏,文才夯美’一条,或即进士科之始。”
材料三: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材料四:如图
(1)材料一中的“他”指的是谁?
(2)材料二中“进士科”的创设有何标志性意义?
(3)材料三中所说的是我国古代的哪项伟大工程?
(4)材料四图中的B、C二处的地名分别是什么?
(5)材料四中这一工程的开通有什么意义?
2、中华民族是由许许多多分散孤立存在的民族单位,经过接触、混杂、联结和融合,同时也有分裂和消亡,形成一个你来我去、我来你去,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而又各具个性的多元统一体。纵观中华历史,民族团结、民族友好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
请回答:
(1)在中国古代帝王中,有一位唐朝皇帝被誉为“天可汗”。他是谁?唐朝通过哪些方式加强与少数民族关系?
(2)唐朝时形成了中华文化圈。使唐朝达到鼎盛的是哪位皇帝?中国当时对周边哪些国家的影响深远?
(3)历史证明,统一必然促使国泰民安,分裂必将导致国运衰退。西藏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请列出清代为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管理所采取的一项措施。
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毛泽东诗词是与中国历史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的。阅读下面这段毛泽东的词: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节选自毛泽东《沁园春·雪》
请回答:
(1)“秦皇”和“汉武”为维护封建统治,在思想上分别有什么举措?
(2)举出唐代两个盛世局面。
(3)列举宋代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的科技成就。
(4)成吉思汗的主要功绩是什么?建立元朝的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