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兰州市教育局第四片区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计22分)(共22小题)

1、我国古代有很多德才兼备的人,他们通常被称为“圣人”。那么“书圣”、“画圣”、“诗圣”分别是指(   )

A . 王羲之、吴道子、李白 B . 王羲之、吴道子、杜甫 C . 张旭、顾恺之、李白 D . 张旭、顾恺之、杜甫
2、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出现在中国古代的北宋时期。请你指出它是( )

A . 会子 B . 交子 C . 关子 D . 瓦子
3、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造成的最严重后果是(  )

A . 限制了对外贸易的发展 B . 阻碍了中外文化的发展 C . 使中国更加远离世界发展的潮流,逐渐在世界上落伍了 D . 限制了航海事业的发展
4、960年正月的一天,北周的边境传来敌情,宋州归德军节度使奉命出征,不料半路却出现意外,士兵在陈桥驿把黄袍加在他的身上,拥他做了皇帝,以“宋”为政权名称,这就是黄袍加身,这里的他是(  )

A . 赵匡胤 B . 赵光义 C . 赵普 D . 石守信
5、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中在北宋时候发明的是(  )

A . 造纸术和火药 B . 活字印刷术和指南针 C . 火药和指南针 D . 指南针和造纸术
6、人们基本上肯定武则天的统治,主要是因为(  )

A . 她是我国历史唯一的女皇帝 B . 她替多病的高宗处理朝政 C . 她能重用一些有才能的人 D . 她统治期间社会经济继续发展
7、

下面是辽宋夏金时期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其正确的有(    )

A . ①②③ B . ①② C . ②③ D . ①③
8、小明同学进行探究性学习,他搜集了“契丹的兴起”、“澶渊之盟”、“宋夏和战”、“岳飞抗金”的相关资料,由此可知他探究的主题是(    )

A . 中华文明的起源 B . 统一国家的建立 C . 多民族政权的并立 D . 繁荣与开放的唐朝
9、被西方人称作中国17世纪科技的百科全书的是(    )

A . 《农政全书》 B . 《水经注》 C . 《缀术》 D . 《天工开物》
10、“汴河通淮利最多,生人为害亦相和。东南四十三州地,取尽膏脂是此河。”唐代诗人李敬芳的这首《汴河直进船》评述了大运河的利与弊。你知道隋朝开凿大运河的目的是(    )
A . 便利隋炀帝的出游 B . 巩固西南边防 C . 结束分裂割据局面 D . 巩固隋朝统治
11、结束魏晋南北朝长期分裂局面,重新统一全国的是(    )
A . 秦灭六国 B . 西晋灭吴 C . 隋灭陈朝 D . 元灭南宋
12、隋唐时期,科举制度下的考生可以自由报考,而且“取士不问家世”“一切以程文为去留”。材料主要体现出科举制的特点是(   )
A . 注重门第家世 B . 取士方式多样 C . 关注道德品质 D . 公开公平竞争
13、行省制度即今天的地方行政区划——省的前身产生于(    )。
A . 唐朝 B . 北宋 C . 南宋 D . 元朝
14、唐朝创制的闻名世界的陶瓷器珍品是(    )
A . 青瓷 B . 白瓷 C . 青花瓷 D . 唐三彩
15、“唐朝可以说是中国封建朝代的高峰,开放的气度和胸襟为唐朝的强盛注入了勃勃生机。下列史实最能够折射出唐朝开明的民族政策的是(    )
A . 唐玄宗册封回纥首领 B . 鉴真东渡日本 C . 唐代长安聚集着各行各业的外国人 D . 玄奘西游天竺
16、概括各历史阶段的总体特征,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繁荣与开放”是对下列哪一历史时期总体特征的最好概括(    )
A . 魏晋南北朝时期 B . 隋唐时期 C . 辽宋夏金元时期 D . 明清时期
17、“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描述的是(    )
A . 唐太宗时期 B . 唐中宗时期 C . 武则天时期 D . 唐玄宗时期
18、从元朝开始,历代中央政府都重视对西藏地区的管辖。元朝和清朝管辖西藏地方事务的机构或官员分别是(    )
A . 宣政院、伊犁将军 B . 安西都护府、乌里雅苏台将军 C . 宣政院、驻藏大臣 D . 西域都护、驻藏大臣
19、北宋宋神宗曾为北宋司马光的通史巨著赐名为“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该部著作是(    )
A . 《史记》 B . 《汉书》 C . 《后汉书》 D . 《资治通鉴》
20、思想性、文学性成就极高,成为我国古典小说的颠峰之作是(    )
A . 《儒林外史》 B . 《红楼梦》 C . 《西游记》 D . 《水浒传》
21、有学者认为“世界海洋第一人”不是哥伦布、麦哲伦,而是中国古代航海家郑和。与西欧国家开辟新航路不同,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    )
A . 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B . 进行环球航行 C . 进行殖民掠夺 D . 为了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
22、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主流表达形式的顺序是(    )
A . 从诗、词到散曲、小说 B . 从诗、词到小说、散曲 C . 从词、诗到小说、散曲 D . 从诗、散曲到小说、词

二、综合题(第23题9分,第24题19分,共计28分)(共2小题)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表:

朝代

南方

北方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西汉

2470685

19.8%

9985785

80.2%

唐代

3920415

43.2%

5148529

56.8%

北宋

11224760

62.9%

6624296

37.1%

材料二:“苏湖熟(丰收),天下足。”

(1)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古代经济发展出现了什么重大的变化?这种变化到何时最后完成?
(2)宋代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戚继光

材料二:“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

材料三: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帝方自操威柄,学士鲜所参决。

材料四:故宫的导游介绍道:“这个不起眼的‘偏房’,在雍正时代及以后的清朝政治生活中成为辅佐皇帝的权力中心。

(1)材料一中“海波平”的含义是什么?这一诗句抒发了戚继光怎样的情怀?
(2)材料二中“贵国”是哪个国家?“余”是谁?中国最早设置的管辖台湾的机构是什么?
(3)材料三反映了明朝政治改革的哪项措施?
(4)材料四中“偏房”指的是哪一机构?请你简要评价这一机构。
(5)材料三、四反映了中国古代君主专制怎样的发展趋势?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甘肃省兰州市教育局第四片区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