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东莞市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9月教学质量检测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60分)(共30小题)

1、“黄海抗倭寇,英名留千古”所称颂的英雄人物是(    )

A . 林则徐 B . 谭嗣同 C . 邓世昌 D . 杨靖宇
2、洋务派倡导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   )
A . 维护封建经济 B . 发展资本主义 C . 维护封建统治 D . 抵抗外国侵略
3、“竹枪一杆,打的妻离子散,未闻枪声震天;铜灯半盏,烧尽田地房廊,不见烟火冲天。”这段俗语反映了中国近代一段惨痛的历史,它的现实意义在于告诫我们应(  )

A . 远离毒品,珍爱生命 B . 家庭和睦,相亲相爱 C . 珍惜生命,保护环境 D . 反对战争,热爱和平
4、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自觉接受了太平天国反清的正面影响,并吸取其争取夺利导致分裂的反面教训。这从侧面反映了太平天国运动(  )

A . 推动了近代的思想解放 B . 促成了辛亥革命的发生 C . 有益于近代的革命探索 D . 激起了国内反清的高潮
5、历史大戏《台湾·1895》曾在央视一套热播,剧中李雪健饰演的李鸿章在1874年说出“八国联军刚刚火烧了圆明园”的台词,被笑指犯下了低级的历史错误。这是因为(  )
A . 李雪健与李鸿章在形象上差异很大 B . 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C . 李鸿章没有经历过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 . 圆明园是中日甲午战争后被日军所烧
6、下列太平天国的诸项活动中,能够与当时世界历史潮流同步的是(    )
A . 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B . 严惩外国侵略者 C . 洪仁玕《资政新篇》 D . 反对封建统治
7、林则徐是中国近代彪炳青史的民族英雄。他的主要功绩是(    )
A . 领导虎门销烟 B . 拟定《海国图志》 C . 抗击沙俄入侵 D . 指挥黄海海战
8、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的谈判代表在英国人起草的《南京条约》上签字画押,这标志着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结束。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根本原因是(    )
A . 协议关税使外国商品入侵 B . 割香港岛破坏了中国的统一 C . 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 D . 中国社会自然经济开始瓦解
9、“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主要目的是要除去中国设在经商道路上的无数障碍。”下列《南京条约》及其附件的哪项内容最能体现英国这一意图(    )
A . 中国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B . 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C . 赔款2100万元 D . 领事裁判权
10、“英国不但在本国实行自由贸易政策,而且也要求外国实行这个政策……英国统治集团不惜发动侵略战争打开外国的大门。”英国发动的首次打开中国大门的侵略战争是(   )
A . 鸦片战争 B .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 甲午战争 D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1、恩格斯指出:“如果我们将当时所缔结的条约比较一下,就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件一目了然的事实,这次战争不是对英国和法国有利,而是对俄国有利。”“这次战争”中签订了(    )
A . 《南京条约》 B . 《北京条约》 C . 《马关条约》 D . 《辛丑条约》
12、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清政府创办了一系列的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这些工业创办于(    )
A . 鸦片战争期间 B . 洋务运动期间 C . 戊戌变法期间 D . 新文化运动期间
13、某文献中记载;“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等特权。”该文献是(    )
A . 《北京条约》 B . 《南京条约》 C . 《天津条约》 D . 《通商章程善后条约》
14、下列关于《马关条约》影响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清政府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B . 列强对华商品输出的开始 C .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 . 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15、洋务运动最主要的侧重点在于学习西方先进的(    )
A . 政治制度 B . 经济制度 C . 科学技术 D . 思想文化
16、近代史上,中国多次遭到列强的侵略,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    )
A . 增加沿海通商口岸 B . 允许外国人在内地自由贸易 C . 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D . 要求清政府允许鸦片贸易
17、在耶稣之下,太平天国的首义诸王一夜之间成了上帝的众子,并按照各自的行序分别对应天象;洪秀全为日,杨秀清为风,萧朝贵为雨,冯云山为云,韦昌辉为雷,石达开为电。” (    )
A . 宣扬人人生而平等思想 B . 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C . 借助神权重建等级制度 D . 增强核心领导层凝聚力
18、1853年,天平天国制定并颁布了建国纲领,该纲领规定按照人口平均分配土地,反应了农民获得土地,平均分配产品的愿望。这个纲领是(    )
A .   《海国图志》 B . 《天朝田亩制度》 C . 《资政新篇》 D . 《共同纲领》
19、“东沟海战天如墨,炮震烟迷船掀侧。致远鼓楫冲重围,万火丛中呼杀贼”与此诗相关的历史人物是(    )
A . 关天培 B . 张之洞 C . 邓世昌 D . 李秀成
20、有人说,洋务运动跨出了中国向西方学习的重要一步。能支持这一观点的史实是(    )
A . 开放通商口岸 B . 实行君主立宪 C . 废除八股文章 D . 学习军事技术
21、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龚书铎教授是研究中国近代史的专家,在谈到道光皇帝(1821-1850年在位)为什么把他的墓修筑得比其他帝王墓都要矮小时,说:是因为“在他手上打了败仗丢了土地,没有面目见先帝”。这里所说的“土地”是指(    )
A . 广州 B . 香港岛 C . 台湾 D . 辽东半岛
22、“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这种说法的主要原因(    )
A . 作战的双方没有变化 B . 性质一样 C . 原因一脉相承 D . 结果大同小异
23、有人用“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来形容洋务运动,下列选项中最能体现“柳成荫”的是(    )
A . 修建了铁路,极大地提高了交通运输能力 B . 创建了三支近代海军,增强了海防力量 C . 引进西方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企业 D . 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24、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和欺凌,中国在国门洞开和急剧动荡的社会环境中,开始了一场深刻的变革。首先是洋务派掀起了洋务运动。洋务派在中央的代表是(    )
A . 曾国藩 B . 李鸿章 C . 奕䜣 D . 左宗棠
25、哪个不平等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完全变成了“洋人的朝廷”的(    )
A . 《南京条约》 B . 《北京条约》 C . 《马关条约》 D . 《辛丑条约》
26、1838年,林则徐上书道光帝,痛陈鸦片“流毒于天下”,数十年后,“几天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由此看出,他主张严厉禁烟的原因是(    )
A . 闭关锁国,腐败不堪 B . 兵弱银荒,国力日衰 C . 列强瓜分,国家危亡 D . 惩治毒贩,打击侵略
27、我国首部禁毒法于2008年6月1日起开始实施。历史上国际联盟把虎门销烟开始的6月3日定为国际禁毒日;1987年联合国把虎门销烟完成的第二天6月26日定为国际禁烟日,他们的确立是为了纪念全球禁毒第一人(    )
A . 关天培 B . 林则徐 C . 左宗棠 D . 邓世昌
28、洋人好比一只鹰,黄毛高鼻绿眼睛。鹞鹰凶恶怕弓打,洋人怕红头军。“红头军”的领袖是(    )
A . 关天培 B . 林则徐 C . 洪秀全 D . 华尔
29、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国的奋斗》一书中写道:“如果说曾国藩开辟了西化之路的话,左宗棠和李鸿章则是斗志昂扬地紧握着西化的火把。文中的西化指的是(    )
A . 洋务运动 B . 戊戌变法 C . 辛亥革命 D . 新文化运动
30、1875年洋务派开始创办新式海军,到1894年分别建成福建,南洋,和北洋三支水师,共有船舰六七十艘。这表明近代化中国(    )
A . 举办洋务已经取得一致共识 B . 军事实力已经匹敌欧美 C . 海防建设取得一定的规模 D . 海军建设旨在保护海外贸易

二、非选择题(3小题,第31题16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2分,共40分)(共3小题)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片_x0020_100001

1842年8月中英双方代表在英国军舰“康华丽”号上签订条约的情景

材料二: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洋机器于耕织、印刷皆能制造……

材料三:甲午战败后,李鸿章伤感地说:“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是中国哪一场战争失败后签订条约的情景?签订了什么条约?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举出洋务派创办的近代军事企业、民用企业各一例以及所提出的口号。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你对洋务运动有怎样的评价?
2、历史总是以各种形式呈现于现实当中。我国当代一位著名文化学者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历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军占领香港岛……这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也是血泪斑斑的中国近代史的开始。那片美丽的香港海湾被冠以维多利亚女王的名字,以纪念英国对一个古老文明的胜利。

——《复兴之路》

材料二 

图片_x0020_100002

(1)材料一中“英国对一个古老文明的胜利”指的是什么战争?英国人能将香港海湾“冠以维多利亚女王的名字”有何条约依据?
(2)材料二遗址能够让你直接联想起中国历经的哪次惨痛遭遇?
(3)综上所述,你对中国近代史有何认识?
3、阅读材料回答

据《中国革命论》载:“19世纪后半期的中国面临两大问题,一是民族独立,一是国家富强。当时的一种观点(洋务派)认为之所以有外患,是因为贫穷,只要我们富强,外患自然就解决了。”

(1)洋务派的观点是否正确?为什么?
(2)洋务派为实现国家的富强进行了什么运动?请举出在这场活动中的著名代表并简要介绍其事迹。
(3)这场运动是否实现了国家的富强?其结局怎样?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广东省东莞市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9月教学质量检测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