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利川文斗初中2019-2020学年八年级物理1月月考测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6小题)
1、以下选项中质量最接近200g的是( )
A .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课本的质量
B . 一颗图钉
C . 一张课桌
D . 一只母鸡
2、下列控制噪声的措施中,属于防止噪声产生的是( )
A . 晚上休息时关闭房间的门窗
B . 公共场所不要高声喧哗
C . 街道上安装噪声监测仪
D . 纺织车间的工作人员使用防噪声耳罩
3、以下各组器材中,不能测出长方体金属块密度的是( )
A . 刻度尺、水、细线、烧杯
B . 天平和砝码、量筒、水、细线
C . 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细线
D . 刻度尺、天平和砝码
4、如图所示是甲乙丙三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图像,根据图像信息所做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 三个物体运动速度关系是v甲>v乙>v丙
B . 相同时间它们运动的路程关系是s丙>s甲>s乙
C . 运动相同路程所用时间关系是t丙>t乙>t甲
D . 若路程相同,同时出发丙最先到达终点
5、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A .
小孔成像
B .
鸟巢倒影
C .
水面折枝
D .
故宫日晷




6、我们的家里每天都“上演”着大量的物态变化,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吸热的是( )
A . 放进冰箱的水结成了冰
B . 放在衣柜里的樟脑丸逐渐变小
C . 煮菜时锅盖内侧出现大量水珠
D . 用湿手从冰箱取冻肉时,手会与冻肉粘在一起
7、如图所示为某物质的物态变化图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物质的固态为晶体,熔化过程从第15min开始
B . 第6min处于熔化过程,为固液共存态,吸热温度不变
C . 在第11min是气态,吸热温度正在升高
D . 在100℃时,该物质是液态
8、如图所示,光在玻璃和空气的界面 MN 同时发生了反射和折射,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MN左侧是空气,入射角是40°.
B . MN右侧是空气,折射角是60°
C . MN右侧是空气,反射角是50°
D . MN左侧是空气,折射角是60°
9、某同学要称量10.2g食盐,10g以上用砝码,1g以下用游码.其操作方法如下:①取10g砝码放在右盘;②调节天平平衡;③左盘添加食盐到指针位于分度盘中央刻度线;④移动游码到0.2g处。其合理顺序是( )
A . ②①④③
B . ②③④①
C . ②④③①
D . ①②③④
10、医生检查病人口腔时,常把一个带把的小镜子在酒精灯火焰上烤一烤,再放入病人口腔进行检查,“烤一烤”的目的是( )
A . 使镜子变暖和,让病人觉得舒服
B . 使镜子膨胀变大,以便看得清楚
C . 使镜子温度不低于口腔的温度,以免口腔内水蒸气液化使镜面变模糊
D . 以上三种说法都对
11、小敏同学用一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的宽记录为: 17.82cm、 17.80cm、 17.81cm、 17.28cm,则物理课本的宽应为( )
A . 17.70cm
B . 17.704cm
C . 17.8cm
D . 17.81cm
12、如图所示,各图中表示非晶体凝固图象的是( )
A .
B .
C .
D .




13、我们可以看到露水下的花脉更“清晰”,此中露水相当于( )
A . 照相机
B . 幻灯机
C . 投影仪
D . 放大镜
14、中央电视台举办的成语大赛好评如潮,大赛中下列涉及的成语跟声音响度有关的是:( )
A . 掩耳盗铃
B . 隔墙有耳
C . 震耳欲聋
D . 耳熟能详
15、暑假期间,小敏和小明到观音湖游玩,他俩坐在游艇内航行在平静的湖面上,若说小明是静止的,则所选的参照物是:( )
A . 湖岸
B . 小敏
C . 岸边的行人
D . 小明
16、要测量一枚硬币的厚度,使测量结果的误差较小,下列做法最合理的是( )
A . 用刻度尺认真测量硬币的厚度
B . 用刻度尺测出10个相同硬币叠加起来的总厚度,再除以10,求得一枚硬币的厚度
C . 怎么测都一样
D . 用刻度尺多次测量硬币的厚度,求平均值
二、填空题(共7小题)
1、有两支体温计的示数都是37.7℃,用这两支没有甩过的体温计分别给两个病人测体温,如果病人的实际体温分别是37℃和38.4℃,则这两支体温计的示数分别是 和 。
2、一块金属的体积是2.5m3 , 质量是6750kg,则它的密度是 ,这种金属可能是 ;若将金属块截去
, 剩余部分的密度是

3、把烧红的钢件放到冷水中,会听到“嗤”的一声,同时看到水面立即会出现“白气”,这一物理现象中,水先后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和
4、如图所示,木块的长度是厘米.如图所示温度计读数为℃.如图所示体温计读数为℃
5、上课时,老师的讲话声是通过传入学生耳中的;敲响的音又接触水面能溅起水花,说明声音是由于物体的而产生的。用小提琴和二胡演奏“二泉映月”乐曲时,我们可以根据声音的不同来加以辨别。
6、皮影戏表演惟妙惟肖,皮影可以用来解释;在生活中,会看见岸边的树木在水中的“倒影”和水中的鹅卵石,这可以分别用和来解释。
7、一个人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4m处,则像距离平面镜 m远;如果此人以1m/s的速度靠近镜面,则1.5s后,人和像的距离为m.
三、作图题(共3小题)
1、请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图中作出AB物体在平面镜中的像,保留作图痕迹.
2、请你在图中作出入射光线,并标出入射角的度数
3、如图所示,请将下列光路图补充完整。
四、实验题(共2小题)
1、如图小明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当水温上升到80℃时,每隔1min读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4min后停止读数,其数据记录如下表所示:
t/min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T/℃ | 80 | 84 | 88 | 92 | 96 | 96 | 96 | 96 |
(1)常用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性质制成的。
(2)从表格数据可知水的沸点是℃。
(3)烧杯加纸板盖的目的是。
(4)由实验结果可以得出水沸腾时的规律是:不断热,但温度。
(5)水沸腾时,看到水面上不停的冒“白气”,此现象产生的原因是水蒸气遇冷( 填物态变化)形成的,此过程要。
(6)小明观察到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中的两种情况,如图中(A)、(B)所示,则图 是水沸腾前的情况。
2、如图所示,小敏在实验室测量某种液体密度:
⑴首先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并将游码放在零刻度线处,她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中线左侧,应向 (填“左”或“右”)侧调节平衡螺母,待指针指在分度盘中线上开始进行。
⑵向瓶中倒入适量液体,用天平测出液体和瓶的总质量 ,如图甲。
⑶用天平测出瓶与剩余液体的总质量 ,如图乙。
⑷将部分液体倒入量筒中,测出液体的体积V,如图丙。依据图中数据将表格填写完整。
瓶和液体的总质量 | 瓶和剩余液体的总质量 | 倒出液体的质量m/g | 倒出液体的体积 V/cm3 | 液体的密度ρ (g.cm-3) |
|
|
|
|
|
五、计算题(共2小题)
1、小敏同学百米赛跑的成绩是14s,她在前6s内的平均速度是7m/s,求小敏在赛跑过程中:
(1)前6s内通过的路程?
(2)后8s内的平均速度?
(3)在全程内的平均速度?
2、小敏同学想测一条小鱼的密度,她用电子秤、杯子、记号笔等做了如下实验。如图甲,测出杯子和水的质量m甲;接着将小鱼放入水中,示数稳定时如图乙,且在水面位置作标记A;然后捞出小鱼,示数如图丙;再往杯中加适量的水,使水面仍在A处示数如图丁。求:
(1)小鱼的质量多大?
(2)小鱼的密度多大?
(3)捞出小鱼时会带出部分水,这对计算小鱼的密度有没有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