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涡阳高炉学校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5题,每题2分,共30分)(共15小题)

1、公元前771年,犬戎族攻破镐京,西周灭亡。这一年处于(    )
A . 公元前7世纪前期 B . 公元前7世纪后期 C . 公元前8世纪前期 D . 公元前8世纪后期
2、我们一直对“人从哪里来”充满好奇。要探寻人类起源,最为可信的依据是(    )
A . 考古发现 B . 文献记载 C . 神话传说 D . 调查问卷
3、周朝“虽历时很久,但却未能建立稳固的中央政府。周朝有许多诸侯国,他们无视周名义上的最高领主地位,彼此征战不休”。这一局面的出现是由于(  )
A . 禅让制的推行 B . 世袭制的出现 C . 分封制的实行 D . 郡县制的推广
4、相传,神农氏遍尝百草,还“制耒耜,教民农作”。这一传说反映了(   )
A . 农业的起源 B . 手工业兴起 C . 商业的发展 D . 畜牧业繁荣
5、为了纪念第一个“北京人”头盖骨化石发现90周年,2019年5月18日,周口店遗址博物馆开展了“承载历史展望未来”主题系列活动。下列图片能反映北京人生活状况的是(    )
A . B . C . D .
6、《史记·周本纪》中说:“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一方诸侯之长)。”这说明西周分封制的作用是(    )
A . 强化了诸侯对周王的隶属关系 B . 有利于边远地区的开发 C . 拓展了疆土,使西周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D . 诸侯称雄割据,出现了争霸混战的局面
7、中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属于元谋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共同点的是(    )
A . 发现于黄河流域 B . 都发掘出头盖骨化石 C . 会制作工具 D . 都懂得人工取火
8、考古的主要对象是古代人类活动的遗物和遗迹。下图中,能代表我国黄河流域原始农耕文明的是(     )
A . 干栏式建筑 B . 半地穴式圆形房屋     C . 出土的稻谷 D . 铜鼎
9、孙中山说:“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制指南针,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其中“平定蚩尤乱”的地点是(   )
A . 涿鹿 B . 牧野 C . 长平 D . 阪泉
10、他以治水造福于民而名扬天下,又以创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而名垂青史。“他”是(   )
A . 黄帝 B . C . D .
11、制作年代标尺是历史学习的有效方法之一,它能将复杂的历史较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下面是一位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政权更迭时制作的年代标尺,其中②处应该是(    )

A . 夏朝 B . 商朝 C . 西周 D . 东周
12、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写道:“周代的诸侯,有王室的家属、商之子孙,和现有各部落国家的首长。他们按国之大小,理论上以五等面积,封为五级。这些诸侯各按所封地距国王都城的距离而有不同的功能和义务。”材料不能说明(    )
A . 周朝实行分封制 B . 分封对象包括周王亲属、殷商遗民等    C . 分封制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D . 诸侯拥有不同的权利和义务
13、我国古代有“天子九鼎八簋,诸侯七鼎六簋,卿大夫五鼎四簋”的说法,这体现了(    )
A . 青铜器适用范围广泛 B . 青铜器主要用于饮食    C . 青铜器的类型和数量成为权力和等级的象征 D . 青铜器制作工艺高超
14、农业是我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立国之本,农业生产技术的革新历来受到重视。下图能够反映春秋战国时期农业生产技术进步的是(    )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③④
15、古代中国,历经几千年的朝代更替,江山改名换姓是常有的事。下列历史事件导致王朝更替的是(    )
A . 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B . 盘庚迁殷 C . “国人暴动” D . 牧野之战

二、辨析改错题(每题2分,8分)(共4小题)

1、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打制石器的发展,是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
2、相传在黄帝时期,伶伦创造了文字,隶首发明了算盘。
3、周王室东迁后,统治力大减,周王虽然在名义上仍是天下“共主”,但已无力控制诸侯。这种现象开始于周平王时期。
4、春秋时期,由于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各诸侯国之间展开了激烈的争斗。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孝公等先后称霸,号令诸侯。

三、材料解析(共两题,第20题9分,第21题13分,共22分)(共2小题)

1、在我国古代有很多君主,他们的行为,主宰着一个国家的兴衰与灭亡。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漫画“暴君”)

(1)图(一)是夏朝最后一个君主暴虐无道的缩影,请你说出这一君主他有何暴政行为?
(2)图(二)是一幅漫画,近几年,有人评价纣王“文武双全,功勋卓越”。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你结合史实来说明。
(3)下面两幅图片分别是商朝和西周的建立者,这些君主之所以能够建国安邦,都曾得益于名臣的辅佐,请你写出建立者的名字。

(4)通过上述君主的所作所为,你有什么感悟?
2、夏、商、西周是我国早期国家产生和发展的时期,社会经济和文化取得了巨大飞跃,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某兴趣小组以“王朝更替,制度创新”为主题进行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制度创新】

材料一  今大道即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

——《札记·礼运》

材料二  (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荀子·儒效》

【感悟启迪】

材料三

 

材料四  (比干)乃强谏纣。纣怒曰:“吾闻圣人心有七窍。”剖比干,观其心。

——《史记·殷本纪》

(1)【王朝更替】请你完成表格,记录夏、商、西周三代的更迭。

朝代

起止时间

开国君主

都城

亡国君主

约公元前2070--约前1600年

阳城

约公元前1600--前1046年

毫、殷

西周

公元前1046--前771年

镐京

周幽王

(2)材料一中“天下为家”的局面是从谁开始的?这一局面的出现与哪一制度有关?
(3)材料二反映的是什么制度?这一制度的实施有什么作用?
(4)据材料三、四回答,夏朝、商朝被推翻的共同原因是什么?由此你得到什么启示?

四、活动与探究(10分)(共1小题)

1、某中学七年级(1)班的同学在学习了“原始农耕生活”的知识后,举行探讨“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的课外活动,请你参与。

【实地参观】

具有原始村落风格的大门装饰,鱼池中树立的正在汲水的半坡姑娘的石雕以及遗址大

厅正面郭沫若先生题写的“半坡遗趾”(郭沫若先生当年题写的是“趾”而非“址”)四个遒劲隽美的大字,都为西安半坡博物馆的文化氛围平添了一种风趣,使人们产生一种回归自然、 回归历史、回归艺术的真情实感。

(1)下图所示是同学们在西安半坡博物馆看到的文物。这些文物距今约多少年?请你依据这些文物推断半坡人的生产生活情况。
(2)【板报展览】开篇序语:河姆渡,中国远古文明的摇篮之一,距今约年,一个昭示人类古老之最的地方;发现了木结构水井,这是迄今发现年代最早的木结构水井……
(3)图片展示:。(请列举河姆渡遗址中的三个文物的名称)
(4)【拓展探究】“人类的祖先发现一些谷类可以在土地上栽种,捕获的小动物可以在家饲养。年深日久,终于进入了‘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的农业时代。这样,人类自己生产粮食,在农闲时改进工具,逐渐跨入文明的大门。所以,农业是文明之母。”根据上文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是什么。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安徽省涡阳高炉学校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