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德惠市达家沟大学区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历史教师在介绍我国某一原始人类时,提到“他们生活在距今约70-20万年,已经会使用天然火,过着群居的生活”,此原始人类应该是(   )

A . 元谋人 B . 北京人 C . 山顶洞人 D . 半坡人
2、2015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海南新石器时代遗存,距今约6000年.同一时期生活在我国黄河流域的原始居民是(  )

A . 元谋人 B . 北京人 C . 半坡居民 D . 河姆渡居民
3、现代著名史学家郭沫若说:“书籍被烧毁,其实还在其次,春秋末年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 . 百家争鸣 B . 焚书坑儒 C . 八股取士 D . 文字狱
4、“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诗中描绘了嬴政(   )

A . 十年征战,统一全国 B . 自称皇帝,君临天下 C . 任免官员,中央集权 D . 焚书坑儒,思想专制
5、电视剧《人民的名义》塑造了一批人民检察官的形象。秦朝时,在中央设立了负责监察百官的(  )

A . 丞相 B . 御史大夫 C . 太尉 D . 郡守
6、《史记》记载:“尧立七十年得舜,二十年而老,令舜摄行天子之政,荐之于天……舜子商均不肖,舜乃豫荐禹于天,”该史料反映的是(   )
A . 分封制 B . 世袭制 C . 禅让制 D . 郡县制
7、歌曲《国家》中唱道:“一玉口中国,一瓦顶成家……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我国早期国家产生于(    )
A . 约公元前2070年 B . 约公元前1600年 C . 公元前1046年 D . 公元前771年
8、黄帝陵位于陕西黄陵县城北,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每年清明时节,都有来自海内外的华人到这里祭拜。这是因为黄帝(    )
A . 为中华文明做出了重大贡献 B . 联合炎帝打败了蚩尤 C . 实行禅让制 D . 建立了夏朝
9、北京故宫里有一块牌匾上写着“中正仁和”,其中“仁”的思想来自(    )
A . 墨家 B . 儒家 C . 道家 D . 法家
10、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我们研究远古人类历史的重要证据是(    )
A . 化石 B . 传说 C . 文献资料 D . 文学作品
11、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分封到各地的制度称(    )
A . 郡县制 B . 分封制 C . 县制 D . 禅让制
12、林语堂在《如何理解中国人》中说:“中华民族有三座长城,第一座长城是从秦始皇开始营建的防御工事万里长城,第二座长城是指汉字……”汉字作为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开始出现于(    )
A . 夏朝 B . 商朝 C . 秦朝 D . 西周
13、春秋时期,齐桓公任用谁为相,改革内政,发展生产的?”(    )
A . 管仲 B . 商鞅 C . 主父偃 D . 董仲舒
14、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是(    )
A . 打制石器的使用 B . 磨制石器的使用 C . 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 D . 青铜器的使用
15、改革是兴利除弊、振兴国家的重要手段。商鞅变法使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商鞅变法内容中,对后世政治制度影响最深远的措施是(    )
A . 承认土地私有 B . 建立县制 C . 奖励耕战 D . 废除旧贵族的特权
16、成语“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体现了(    )
A . 老子善于从事物的两个方面看问题 B . 孔子的“仁者爱人”思想 C . 孙子的“知己知彼”思想 D . 韩非建立中央集权的思想
17、主张“兼爱”、“非攻”的是(    )
A . 商鞅 B . 管仲 C . 屈原 D . 墨子
18、秦朝统一文字,把哪种文字作为通用文字(    )
A . 甲骨文 B . 金文 C . 小篆 D . 隶书
19、率军直逼咸阳,迫使秦朝投降的是(    )
A . 刘邦 B . 陈胜 C . 项羽 D . 吴广
20、成语是我国文化遗产中一颗璀璨明珠。与成语“破釜沉舟”有关的战役是(    )
A . 桂陵之战 B . 马陵之战 C . 长平之战 D . 巨鹿之战

二、判断题(共1小题)

1、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用“正确”“错误”表示。

材料一:相传在他年老的时候征求各部落首领的意见,推举舜做他的继承人。

材料二:他是传说时代的英雄人物,舜年老后因为有功而被推举为部落联盟首领。

(1)材料一中的他指的是尧。 (1)
A . 正确 B . 错误
(2)材料一中的“舜”在位时制定刑法,完善制度。 (2)
A . 正确 B . 错误
(3)材料二中的他指的是炎帝。 (3)
A . 正确 B . 错误
(4)材料二中的他有功指的是治水有功。 (4)
A . 正确 B . 错误
(5)以上两则材料反映的是禅让制。 (5)
A . 正确 B . 错误

三、简答题(共2小题)

1、我国古代留下了大量的思想文化,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谁?他的言论被弟子记录在哪一书中?
(2)请你写出战国时道家的代表人物一位。
(3)战国时,法家的集大成者是谁?
(4)战国时期出现了思想繁荣的局面,这一局面是什么?
2、欣赏中国古建筑,就好比翻开一部沉甸甸的史书,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战国后期,秦国在岷江上修建了哪一水利工程?是谁主持修建的这一水利工程,什么时间修建的?它使哪一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2)秦始皇修筑了著名的万里长城,留在了华夏文明的史册里,秦长城秦始皇派谁修筑的?它的起止点在哪里?
(3)对于古代重大工程的修筑,你有何感想?

四、综合题(共2小题)

1、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政治上: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改革户籍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严明法度,禁止私斗。经济上: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统一度量衡。军事上: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

材料二:旧贵族由于既得利益受到损害,他们与太子串通一气,诽谤他。他被诬陷“谋反”,惨遭“车裂”而死。他虽遭不幸,但新法仍继续推行,秦的国势日趋强盛。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古代哪一次著名的变法?哪位国君任用他进行了变法?
(2)材料二中的哪句话说明这次变法取得了成功?
(3)此次变法产生了什么作用?(写出三点即可)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王初并天下,自以为德兼三皇,功过五帝。乃更号曰“皇帝”,命为“制”,令为“诏”。

材料二:分天下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郡下设县,县的长官称县令或县长。

材料三:秦始皇认为他开创的帝业能够世代相传,然而,在秦二世在位时爆发了农民起义,随后在反秦浪潮的推动下短暂而亡。

(1)材料一,秦始皇为了巩固统治,在中央上开创了什么制度?
(2)材料二,秦始皇在地方上建立了哪一制度?有什么作用?
(3)材料三,“农民起义”指的是什么?这次起义有什么地位?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吉林省德惠市达家沟大学区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