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临西县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时间 | 事件 |
1858年4月 | 英、法、俄、美四国公使率舰至白河口。 |
1858年5月 | 英法联军攻陷大沽。 |
1858年5月 | 俄罗斯东西伯利亚总督,穆拉维约夫率兵到瑷珲。5月28日,中国与俄国签订不平等条约《中俄瑷珲条约》。 |
1858年8月 | 陈玉成、李秀成统领各路大军协同作战,一举攻破浦口歼敌万余,再次击溃清政府的江北大营。 |
二、综合题(共4小题)
材料一:(鸦片战争前)英货在中国市场上销路不大,这是由于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对外国商品还具有顽强的抵抗作用。在正常的情况下,英国对中国的贸易发生逆差。在乾隆四十六年到五十五年(1781~1790年)间,中国茶叶输英总值是9626万元;乾隆四十六年到五十八年(1781~1793年)间,英国毛织品等货物输华总值是1687万元,仅及中国输英总值的1/6。因此,英国必须以大量白银来抵付贸易差额。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材料二:请君莫畏大炮子,百炮才闻几人死?请君莫畏火箭烧,彻夜才烧二三里。我所畏者鸦片烟,杀人不计亿万千。君知炮打肢体裂,不知吃烟肠胃皆熬煎,君知火烧破产业,不知买烟费尽囊中钱。
——摘编自陈澧《炮子谣》
材料三:对于中国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了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走入近代的最初一步。……在此以前,中国是东方的庞然大物,亚洲最大一个封建制度的堡垒。但是荚国兵轮鼓浪而来,由沿海入长江,撞倒了堡垒的最后一壁。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一:如图。
材料二: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就损失1300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进口减少10万匹。在洋务企业的刺激下,中国沿海一些地区部分官僚、地主、商人、买办和手工业作坊主开设工厂,雇用工人进行生产。
材料三:1895年后,李鸿章伤感地反省道:“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材料一:回顾历史,鸦片显然只是战争的直接原因而非根本原因。由于中西方对国际关系、贸易和司法管辖的观念大相径庭,即使没有鸦片,双方之间的冲突也照样会爆发……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材料二:在地球上某个角落里有着一个人间奇迹,它叫夏宫。……人民的想象力所能创造的一切几乎神话性的东西都体现在这座宫殿中。……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了夏宫,一个进行洗劫,一个放火焚烧。原来胜利就是进行一场掠夺。胜利者窃走了夏宫的全部财富。……之后,他们双双拉着手,荣归欧洲。
材料三: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兵费白银2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允许日本在商埠开设工厂;等等。
材料四: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驻守,不准中国人居住;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等等。
(英勇抵抗)
材料一:人民英雄纪念碑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纪念碑,从1949年9月30日毛泽东亲自奠基,直至1958年5月1日正式落成。如图所示是其中的两幅浮雕。
(举步维艰)
材料二:如图。
(艰辛探索)
材料三: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使先进的中国人认识到,单凭引进外国器物巳不足以挽救民族危亡。于是,谋求制度变革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