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年江苏泰兴市济川中学初一上期中历史试卷

年级:七年级 学科:历史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 (共19小题)

1、他对内整顿朝政,对外“尊王攘夷”,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他是( )

A . 周武王 B . 齐桓公 C . 晋文公 D . 楚庄王
2、在战国后期的秦国,一个农民如果想免除劳役和免受惩罚,最好的办法应该是(    )

A . 当兵立军功 B . 不隐瞒犯法行为 C . 合法经商致富 D . 大量生产粮食和布帛
3、我校历史学习小组要考察我国最著名的早期直立人生活的遗址,他们应该去(   )

A . 北京周口店 B . 陕西西安 C . 浙江余姚 D . 云南元谋
4、随着适应、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的提高,原始人类学会了种植庄稼,开始了原始农耕生活。其中以水稻为主要种植作物的是生活在长江流域的(   )

A . 河姆渡原始居民 B . 半坡原始居民 C . 大汶口原始居民 D . 山顶洞人
5、被后人尊奉为中华民族人文始祖的是(   )

A . 黄帝 B . 炎帝 C . 炎帝和黄帝 D . 蚩尤
6、下列有关我国夏、商、周三代兴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启建立了夏朝 B . 汤灭夏建立商朝 C . 周平王建立周朝,史称西周 D . 周武王建立周朝,史称西周
7、我国漫长的原始社会结束,奴隶社会开始的标志是(   )

A . 炎帝和黄帝部落联盟 B . 夏朝的建立 C . 尧成为部落联盟首领 D . 原始农耕的出现
8、我国神话传说中,黄帝之后,黄河流域先后出了三个有名的人物叫尧、舜、禹,他们都是通过推举的方式成为部落联盟首领的。历史上把这种产生首领的办法称为(   )

A . 选举制 B . 投票制 C . 世袭制 D . 禅让制
9、“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反映的政治制度是西周的(   )

A . 郡县制 B . 分封制 C . 礼乐制 D . 中央集权制
10、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哪一朝代?(   )

A . 夏朝 B . 商朝 C . 西周 D . 秦朝
11、下图中,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是(   )

A . 司母戊鼎 B . 青铜立人 C . 青铜树 D . 四羊方尊
12、战国时期商鞅变法的措施中,最能触犯奴隶主贵族特权的是(   )

A . 承认土地私有 B . 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C . 奖励军功 D . 推行县制
13、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下列图片所呈现的汉字字体中,最早出现的是(   )

A . B . C . D .
14、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大变革时期,它反映在思想文化领域内出现了(   )

A . 春秋争霸战争 B . 战国兼并战争 C . 百家争鸣 D . 铁器牛耕的推广使用
15、他打破贵族对文化的垄断,首创私学,实行教育公平;他创立的思想,成为中国几千年来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他是(   )

A . 孟子 B . 庄子 C . 韩非子 D . 孔子
16、“知足常乐”源于古代“无为而治”思想,提出这一思想的学派是(   )

A . 儒家 B . 法家 C . 道家 D . 墨家
17、秦朝御史大夫分管的是(   )

A . 行政 B . 军事 C . 监察 D . 县令任命
18、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沉重打击了秦朝的残暴统治,给后代统治者留下深刻的教训。这是指哪一件事?(   )

A . 陈胜吴广起义 B . 项羽刘邦楚汉战争 C . 黄巾起义 D . 宋江起义
19、中国第一个治世为汉代大一统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打下坚实基础,这个治世是(   )

A . 光武中兴 B . 武帝盛世 C . 文景之治 D . 贞观之治

二、综合题 (共4小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周平王即位,把都城迁到洛邑,以避开犬戎族的进攻。平王时期,周王室势力已经衰弱,诸侯以强并弱,齐、楚、晋等开始强大起来,政权也由地方诸侯掌握。

(1)材料一反映的是西周一种什么制度?此项制度的实行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2)材料中的“周平王东迁”之后这一阶段称为什么时期?

(3)后来,晋国分裂成了哪三个国家?

(4)秦始皇结束了这一分裂局面,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是什么?统一于哪一年?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桀不易礼而亡。

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秦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为了富国强兵,对本国的政治、经济制度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卫鞅在秦国的变法。

(1)材料中的“变法”指哪一历史事件?

(2)最能体现变法性质的是哪一内容?变法的性质是什么?对后世影响最为深远的是哪一项措施?

(3)根据材料二,请指出这一事件的目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事件在秦国会产生什么积极影响?

(4)这次变法给我们带来的启示是什么?

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孔子的思想主张有:“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为政以德”、“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

材料二:中人以上,可以语上(深奥的学问)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材料三:“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道德经》

(1)孔子是哪一学派的创始人?其思想核心是什么?

(2)战国时的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思想,他又进一步提出了什么主张?

(3)材料二体现了孔子怎样的教育思想?

(4)材料三反映的是与孔子同一时期哪一思想家的主张?他是哪一学派的创始人

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毛泽东《沁园春·雪》)

材料二:汉初分封的诸侯国,势力逐渐膨胀,对皇权构成严重威胁。像汉武帝的叔叔梁王出行则千乘百骑,和天子一样威风。……——摘自人教版历史七年级

(1)材料一中“秦皇”为了巩固“大一统”,在政治上建立什么制度?经济上统一使用什么货币?为巩固统治,在地方上推行什么制度?

(2)秦皇、汉武为加强思想统治,分别采取什么措施?

(3)秦皇汉武分别采用哪一学派的思想来治国?

(4)材料二反映了汉初社会封国势力大的问题,汉武帝采取了哪一措施解决这一问题?这是根据谁的建议?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6-2017年江苏泰兴市济川中学初一上期中历史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