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复习专题:03 太平天国运动
年级: 学科: 类型:复习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32小题)
1、下列哪一次农民起义提出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时,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
A . 太平天国运动
B . 黄巾起义
C . 黄巢起义
D . 明末农民起义
2、1856年夏,太平军取得了攻破江北、江南大营的胜利,杨秀清更加居功自傲,他伪托“天父下凡”,天王洪秀全封他为万岁(原为“九千岁”),“天京内讧”爆发。在这场战争中,“威风张扬,不知自忌”的杨秀清遭杀身之祸。上述观点认为太平天国衰败的原因是( )
A . 清政府力量强大
B . 外国武装支援
C . 缺乏优秀将领
D . 内部权力斗争
3、某学者说:“农民造反者……长歌涌入金陵,开始建造人间小天堂,曾是他们的喜剧;天京陷落……则是他们的悲剧。”“他们”从“喜剧”走向“悲剧”说明( )
A . 鸦片战争的结果
B . 义和团运动的失败
C . 清政府的腐朽
D . 太平天国运动最终失败
4、下列哪一次斗争显示了农民阶级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
A . 林则徐领导虎门销烟
B . 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C . 关天培率兵奋起抵敌
D . 清军抗击英法联军
5、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下列哪项不属于太平军的活动?( )
A . 永安封王
B . 抗击洋枪队
C . 北伐西征
D . 扶清灭洋
6、胡绳写道:“过去,人们是在人人都是兄弟,建立人间天国的号召下团结起来进行斗争的,这种号召在太平天国领袖集团的分裂和相杀中黯然失色了。”材料中“太平天国领袖集团的分裂和相杀”指的是( )
A . 定都天京
B . 金田起义
C . 北伐和西征
D . 天京事变
7、1851年1月11日,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武装起义的领导是( )
A . 毛泽东
B . 孙中山
C . 林则徐
D . 洪秀全
8、太平天国时期曾流传着一首歌谣:“贼做官,官做贼,清廷一片黑漆漆。骨包皮,皮包骨,金田快有新君出”歌谣中“新君”指的是( )
A . 洪秀全
B . 杨秀清
C . 洪仁玕
D . 陈玉成
9、下列哪一次农民起义提出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时,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
A . 太平天国运动
B . 黄巾起义
C . 黄巢起义
D . 明末农民起义
10、随着外国侵略的加剧,国人的反抗也越来越猛烈,从虎门到慈溪,从广州到北京,凡是有外国侵略者的地方,就有中国人的反抗!在慈溪被太平军击毙的侵略军头目是( )
A . 义律
B . 华尔
C . 瓦德西
D . 李鸿章
11、“天父天兄手段高,打得清兵四处跑,拿下南京立天国,旗开得胜万民笑。”这个歌谣描述的情形是( )
A . 太平军定都天京
B . 太平天国发生天京事变
C . 天平天国天京陷落
D . 八国联军攻入南京
12、毛泽东也曾谈到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他认为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有:“一是斗争手段错了,提倡天主教,这是不迎合中国人心理的;二是洪秀全和杨秀清两权对立;三是骄傲。”其中洪秀全和杨秀清两权对立直接导致( )
A . 北伐西征全军覆没
B . 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C . 天京事变,太平天国运动由盛转衰
D . 安庆陷落,陈玉成被俘
13、美国小说《魔鬼士兵》讲述了清朝聘用的洋枪队第一任队长华尔的故事。小说中抗击洋枪队的应是( )
A . 淮军
B . 湘军
C . 太平军
D . 义和团
14、冯友兰和钱穆是两位著名的历史学家。冯友兰讲:“假如太平天国统一了中国,那么中国的历史将倒退到黑暗时期。”钱穆说:“若太平天国成功了,便是全部中国历史的失败了,两位史学家这样说的根本原因是( )
A . 太平天国运动破坏了中国的社会经济
B . 农民阶级不代表先进的生产力
C . 太平天国运动具有空想性
D . 太平天国运动遭到列强的镇压
15、著名学者辜鸿铭说:“咸同年间(1851﹣1875年),粤匪扰乱。清廷如一丛病之躯,几难著手。得一时髦郎中湘乡曾姓者,拟方名曰“洋务清火汤”,服若干剂未见转机。”关于此段话正确的说法是( )
A . “粤匪扰乱”是指太平天国运动
B . 曾国藩曾做过郎中
C . “洋务清火汤”是假药
D . 以上说法都错了
16、下图是太平天国运动发展轨迹示意图。其中①②处应该是()
A . 金田起义、天京变乱
B . 定都天京、天京变乱
C . 永安建制、天京变乱
D . 永安建制、定都天京
17、太平天国运动由盛转衰的标志是()
A . 金田起义
B . 永安建制
C . 天京事变
D . 北伐和西征
18、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是( )
A . 陈胜吴广起义
B . 黄巢起义
C . 太平天国运动
D . 义和团运动
19、1851年1月,洪秀全率领1万多拜上帝会会众,蓄发易服,头裹红巾,掀起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这次运动由兴盛走向衰败的标志是( )
A . 太平军攻破清军江南大营和江北大营
B . 太平天国改南京为天京定为都城
C . 太平军在江苏青浦打败华尔洋枪队,但进攻上海时损失惨重
D . 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内部发生斗争——“天京事变”
20、太平天国前期在《天朝田亩制度》中主张绝对平均分配土地、产品,多余财物要收归国库。而后期颁布的《资政新篇》中却主张学习西方,发展工商业和资本主义经济。这种改变( )
A . 适应了农民战争的需要
B . 促进了中国社会的改良
C . 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
D . 导致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21、著名学者辜鸿铭说:“咸同年间(1851—1875年),粤匪扰乱。清廷如一丛病之躯,几难著手。”此材料中的“粤匪扰乱”是指( )
A . 太平天国运动
B . 洋务运动
C . 维新变法运动
D . 义和团运动
22、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标志是( )
A . 定都天京
B . 太平军北伐
C . 天京事变
D . 天京陷落
23、张老师在给八年级学生上太平天国运动一课时制作了下图。下图不能说明( )
A . 太平天国运动具有反侵略、反封建的双重性质
B . 中外势力勾结联合镇压太平天国
C . 西方列强利用清政府侵略中国
D . 鸦片战争激起太平天国运动
24、柳亚子在《题太平天国战史》中写到:“楚歌声里霸图空,血染胡天烂漫红。煮豆燃萁谁管得,莫将成败论英雄。”诗中的“煮豆燃萁”是指( )
A . 北伐失利
B . 永安建制
C . 安庆陷落
D . 天京事变
25、孙中山认为:“(太平天国失败)最大的原因是,他们那一班人到了南京之后,就互争皇帝,闭起城来自相残杀。”“那种失败,完全是由于大家想做皇帝。”为避免这种现象的重演,孙中山主张( )
A . 政治革命,建立民国
B . 土地革命,废除剥削
C . 社会革命,平均地权
D . 民族革命,推翻清政府
26、历史评价是指对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进行态度与价值的评判表达。下列选项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
A . 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武装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B . 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
C .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D . 攻克永安后,太平天国初步建立起政权组织
27、《天朝田亩制度》中提出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保暖”的理想社会。这表达了贫苦农民希望( )
A . 发展资本主义
B . 实现君主立宪
C . 平均分配土地
D . 集中社会财富
28、下列人物属于太平天国后期优秀青年将领的是( )
①杨秀清 ②陈玉成 ③石达开 ④李秀成
A . ①②
B . ②④
C . ①③
D . ③④
29、规定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的文件是( )
A . 《劝世良言》
B . 《天朝田亩制度》
C . 《资政新篇》
D . 《醒世恒言》
30、“以天国的理想作为现实奋斗的目标,以政治上的平等与经济上的平均作为政治动员的口号。”下列文献能够印证该观点的是( )
A . 《天朝田亩制度》
B . 《每周评论》
C . 《资政新篇》
D . 《猛回头》
31、柏杨在《中国人史纲》一书中指出:太平天国所做的改革,至少使中国跃进一百年……而现在一一恢复旧观,只有一件没有恢复,那就是清政府满洲人手中的军权,从此转移到汉人手中。作者认为太平天国( )
A . 因改革失败而告终
B . 实现中国军事近代化
C . 推翻了清朝的统治
D . 导致军事力量的转移
32、某史学家说:“对于西方的挑战,中国的反应之所以迟钝,是由于中国社会在19世纪中叶面临很不平常的历史环境。内部事物万分火急,至于对西方则可以暂缓一步。”这里所讲的“内部事务万分火急”主要是指( )
A . 清政府准备发起洋务运动
B . 太平天国运动危及清政府统治
C . 清政府内部进行权力之争
D . 维新派试图改变中国落后现状
二、判断题(共2小题)
1、洪秀全领导的义和团运动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反帝爱国的农民战争。
A . 正确
B . 错误
2、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清朝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的壮烈一章。
A . 正确
B . 错误
三、辨析题(共1小题)
1、太平天国颁布了《资政新篇》,规定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判断:
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