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复习专题:07 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

年级: 学科: 类型:复习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32小题)

1、著名学者牟安世先生曾说:“□□□□□阻止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粉碎了他们瓜分中国的迷梦,使中国没有从半殖民地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直接统治的殖民地的地位。” “□□□□□”处应填写(    )
A . 林则徐销烟 B . 金田村起义 C . 义和团运动 D . 邓世昌殉国
2、义和团运动成为了这次侵华战争的导火索,侵华的联合国军总人数前后约为5万人,装备精良,声势浩荡,北京城又一次彻底沦陷。这里的战争指的是(    )
A . 鸦片战争 B .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 甲午中日战争 D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3、义和团提出“扶清灭洋”的口号,突出反映了(  )
A . 清政府安抚政策的结果 B . 义和团对中外反动派正确的认识 C . 当时帝国主义与清政府矛盾尖锐对立 D . 当时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矛盾尖锐
4、1900年,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的根本目的是:(  )
A . 推翻清王朝的统治 B . 镇压义和团运动 C . 灭亡和瓜分中国 D . 维护和扩大在华利益
5、下列关于八国联军的情况介绍,正确的是(  )
A . 是欧洲列强一次蓄谋已久的行动 B . 英、法仍然是主凶,其他六国是帮凶 C . 主要目的是为扩大鸦片战争取得的侵略利益 D . 为镇压义和团运动,巩固在华利益而组建的军队
6、“(故宫)那些太和殿前永存的铜缸记录着中国人在20世纪第一年所遭受的国耻,一缕缕刀痕割出千百万同胞的血泪,牢牢刻在中华民族的记忆深处。”《复兴之路》这段解说词中的“国耻”指的是(  )
A . 《南京条约》的签订 B .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C . 《马关条约》的签订 D . 八国联军侵占北京
7、美国女学生玛丽在翻阅家族相册时发现一张祖父身着军装坐在北京紫禁城龙椅上的照片,这张照片最有可能拍摄于(  )
A . 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 B . 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 C . 八国联军侵华时期 D . 中日甲午战争时期
8、19世纪末,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激起中国人民强烈反抗。其中一场运动打出了“扶清灭洋”的旗号,从山东兴起并迅猛发展,它是(  )
A . 义和团运动 B . 五四运动 C . 洋务运动 D . 太平天国运动
9、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使欧美列强感叹中国人“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气”,并认为“世界所有国家中,中国是最不宜瓜分的”是(    )
A . 太平天国运动 B . 义和团运动 C . 反割台斗争 D . 三元里抗英斗争
10、在一次战争中,一位目击者写道:“各国洋兵,俱以捕孥义和团,搜查枪械为名,在各街巷挨户踹门而入,卧房密室,无处不至,翻箱倒柜,无处不搜。凡银钱钟表细软值钱之物,劫掳一空,稍有拦阻,即被残害.”请你判断这次战争是(    )
A . 鸦片战争 B .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 甲午中日战争 D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1、图片承载着历史。下列图片反映了八国联军侵华史实的是(    )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A . 图一虎门销烟 B . 图二圆明园遗迹 C . 图三侵略者坐在清朝皇帝的宝座上 D . 图四日军在旅顺暴行
12、“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拆铁道,拔线杆,紧急毁坏火轮船。……洋鬼子,尽除完,大清一统靖江山。”从这份揭帖中你可以得出关于义和团的哪些信息?(  )

①兴起的背景   ②“扶清灭洋”的口号   ③是一场反帝爱国运动   ④盲目排外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④
13、这次惨败,在社会上层人士特别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看来,完全是由于慈禧推翻戊戌新政,重用顽固守旧大臣,实行反动政策造成的:“自戊戌变政,与民更新,而忌之者辄曰祖宗成法万古不易,无论成法之如何积久弊深,新政之如何有裨实济,而概以‘祖宗’二字钳制天下之目,卒以开衅邻国,而太庙不守,负罪祖宗。材料中“这次惨败”指的是(  )
A . 鸦片战争 B .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 甲午中日战争 D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4、“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通过这一歌谣,可以分析出义和团运动的性质是(  )
A . 反帝爱国运动 B . 自上而下的改革运动 C . 反封建的农民运动 D . 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运动
15、1900年廊坊阻击战后,英国海军司令西摩尔说,“如果义和团所用武器是近代枪炮,那么,我率领的联军必定会全军覆没。”据此判断义和团运动的性质是(  )
A . 反帝爱国运动 B . 反帝反封建运动 C . 资产阶级革命运动 D . 农民反封建运动
16、《清议报》中说:“岂不知寡不可敌众,弱不可敌强哉!然处于爱国之心,忍之无可忍,故冒万死以一敌八,冀国民之有排外自立之一日也。”其评论的是(    )
A . 太平天国运动 B . 戊戌变法 C . 义和团运动 D . 辛亥革命
17、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的直接目的是(    )
A . 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B . 维护清王朝统治 C . 镇压义和团运动反抗侵略的斗争 D . 迫使清政府妥协
18、写实的民谣能够勾勒出一幅幅尘封的历史画面,常常唤醒人们的历史记忆。义和团民谣“拆铁路,拔线杆,紧急毁坏火轮船……洋鬼子,尽除完,大清一统靖江山”。据此不能得出的认识是义和团运动(    )
A . 扶清灭洋盲目排外 B . 斗争矛头是帝国主义 C . 主张推翻清朝统治 D . 强烈的爱国主义意识
19、1978年美国人伊罗生出版的《浮生掠影——美国关于中国与印度的形象》一书,将美国对中国的总体看法分为六个阶段……②轻视阶段(1840—1905年)……④赞赏阶段(1937—1944年)……⑥敌对时期(1949—1972年)。在“②轻视阶段”美国直接参与的侵华战争是(    )
A . 鸦片战争 B .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 甲午中日战争 D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0、“拆铁道,拔线杄,紧急毁坏火轮船。洋鬼子,尽除完,大清一统靖江山。”这样的标语应该出现在( )
A . 洋务运动 B . 太平天国运动 C . 义和团运动 D . 辛亥革命
21、用图示法理清历史事件要素是历史学习常用的方法。下面空白框内应填写( )

A . 太平天国运动 B . 洋务运动 C . 义和团运动 D . 五四运动
22、1958年美国人伊罗生出版的《浮光掠影——美国关于中国与印度的形象》一书,将美国对中国的总体看法分为六个阶段……

②轻视阶段(1840~1905)……

④赞赏阶段(1937~1945)……

⑥敌对时期(1949~▲)。

在“②轻视阶段”,美国直接参与了下列哪一次侵华战争(    )

A . 鸦片战争 B .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 甲午战争 D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3、“天无雨,地焦旱,全是教堂止住天。洋鬼子,尽除完,大清一统靖江山。”与这一标语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 . 禁烟运动 B . 太平天国运动 C . 义和团运动 D . 辛亥革命
24、蒋廷黻说:“这个方案可以说是我国近代史上第三个救国救民的方案,不过它是反对西洋化、近代化的。”与这个方案相关的是
A . 编练湘军 B . 派遣留学生 C . 百日维新 D . 义和团运动
25、1900年,世界人民用欢呼声,去拥抱迎接一个新世纪的到来。而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却满怀着屈辱与悲愤进入20世纪。20世纪初,刺痛中国的事件是(    )
A . 天京事变中太平军损失惨重 B . 俄国侵占伊犁地区 C . 日本在旅顺屠杀中国居民 D . 八国联军入侵中国
26、近代以来,腐朽的清政府多次被西方列强“惩罚”。观察下图漫画《“惩罚”中国》,此次中国被“惩罚”导致(    )

图片_x0020_1349923359

A . 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B .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 . 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D .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7、义和团揭帖写道:洋鬼子,尽除完,大清一统靖江山。据此可见,义和团主张(   )
A . 扶清灭洋 B . 学习西方 C . 推翻清朝 D . 依靠列强
28、甲午战争以后,激起了人们的仇洋情绪。山东冠县义和拳首领赵三多率众攻打当地教堂,揭开了义和团运动的序幕。义和团运动兴起的根本原因是(    )
A . 清政府承认义和团的合法地位 B . 外国传教士的活动十分猖獗 C . 帝国主义的侵略加深 D . 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加深
29、日本某份外交文件强调:这应是将来掌握东洋霸权的必要开端”,“日本之兵力以及陆海军在各国之行动中均应保持至少与其中最强国平等之地位。”与此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 . 太平天国运动 B . 甲午中日战争 C . 义和团运动 D . 九一八事变
30、毛泽东在总结中国近代历次运动失败的教训时曾说:“没有农民办不成的大事,光有农民办不好大事。”下列事件属于“光有农民办不好大事”的是(    )
A . 洋务运动 B . 辛亥革命 C . 戊戌变法 D . 义和团运动
31、1895年初,帝国主义者发出了“干净利落地解决中国问题,由欧洲有关的几个主要国家加以瓜分”的声明。随后,“欧洲各国拼命掠夺(所谓‘租借”)中国领土”。在行动上“开始瓜分中国”直接引发了(    )
A . 太平天国运动 B . 义和团运动 C . 同盟会的成立 D . 武昌起义
32、“拆铁道,拔线杆,紧急毁坏火轮船。洋鬼子,尽除完,大清一统靖江山。”这样的标语出现于(    )
A . 禁烟运动 B . 太平天国运动 C . 义和团运动 D . 辛亥革命

二、判断题(共1小题)

1、义和团运动是一场反帝爱国运动。
A . 正确 B . 错误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复习专题:07 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