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复习专题:12 新文化运动

年级: 学科: 类型:复习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30小题)

1、社会主义荣辱观——“八荣八耻”中提出“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下列哪一历史事件中也常提出过类似的思想主张(  )
A . 洋务运动 B . 新文化运动 C . 维新变法运动 D . 辛亥革命
2、“灯闪着,风吹着,蟋蟀叫着,我坐在床上看书,月亮出来啦,我正在院中唱歌”,这是末代皇帝溥仪,在17岁时写的一首新诗,和文言文相比,这种平易通俗的文字受益于(    )
A . 洋务运动 B . 戊戌变法 C . 新文化运动 D . 五四运动
3、陈独秀曾说:“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黑暗。”这段话应该出现哪一历史事件中?(    )
A . 辛亥革命:民主共和 B . 新文化运动:民主与科学 C . 五四运动: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D . 国民大革命:打倒列强,除军阀
4、“灯闪着,风吹着,蟋蟀叫着,我坐在床上看书。月亮出了,风熄了,我应在院中唱歌。”这是溥仪在17岁时写的一首新诗。这种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写作的现象,与下列哪一文章的大力提倡分不开?(    )
A . 鲁迅的《狂人日记》 B . 陈独秀的《敬告青年》 C . 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 D . 章炳麟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5、“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材料内容出自(    )
A . 《阿Q正传》 B . 《骆驼祥子》 C . 《愚公移山》 D . 《狂人日记》
6、一部反映19世纪末期中国某富商家族兴衰历史的电视剧正在热播,剧中有这样几组镜头,你认为其中与史实不相符的是(    )
A . 镜头一:商人到重庆日本人开设的工厂洽谈生意 B . 镜头二:商人的儿子在京师大学堂读书 C . 镜头三:商人正在读《新青年》,了解新闻 D . 镜头四:商人听闻《马关条约》签订
7、”灯闪着,风吹着,蟋蟀叫着,我坐在床上看书,月亮出来啦,我正在院中唱歌”,这是末代皇帝溥仪,在17岁时写的一首新诗,和文言文相比,这种平易通俗的文字受益于(    )
A . 洋务运动 B . 戊戌变法 C . 新文化运动 D . 五四运动
8、在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希望青年高举的两面大旗指的是(    )
A . 自强、求富 B . 爱国、救亡 C . 民主、科学 D . 民主、共和
9、“新文化运动使青年们摆脱封建传统思想的束缚,对国家危亡境遇的警觉更使青年们认真考虑……以什么思想来救中国。”新文化运动提倡什么思想来救中国(  )
A . 民主与科学 B . 民主共和 C . 三民主义 D . 马克思主义
10、李大钊认为写作要做到“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能反映李大钊“铁肩担道义”的是(  )
A . 首倡使用白话文 B . 呼吁并推动维新变法 C . 大力兴办新式学堂 D . 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
11、如下表是某杂志的简介,其中“?”应填写的是(  )

创办人

陈独秀

创办时间

1915年

创办地点

上海

前期宣传思想

“民主”和“科学”

创办意义

正式吹响了的号角

A . 维新运动 B . 新文化运动 C . 五四运动 D . 辛亥革命
12、“20世纪初,具有民主思想的知识分子继续探索救国之道,深感以往的努力方向,过于偏重西方形式的模仿,未曾触及西方立国的根本精神。变革政治,首须变革社会,变革社会首须变革人心”与这段话中“首须变革人心”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 . 五四运动 B . 辛亥革命 C . 新文化运动 D . 中国共产党成立
13、如果要在如下图图4的位置补一张照片,你觉得放谁的照片比较合适?(  )

A . 曾国藩 B . 左宗棠 C . 梁启超 D . 陈独秀
14、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标志是()
A . 《每周评论》的创刊 B . 《新青年》的创刊 C . 《民报》的创刊 D . 《天演论》的发表
15、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的运动是(   )
A . 维新变法运动 B . 义和团运动 C . 新文化运动 D . 一二•九运动
16、某同学收集下列人物图片参展,如果要取一个栏目名称,比较合适的是( )

A . 洋务运动的领导者 B .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战士 C . 新文化运动的代表 D . 推动维新变法的志士
17、沈从文曾让儿子读胡适的诗《希望》“我从山中来,带得兰花草,种在小园中,希望花开早”儿子没看完便说:“这种诗像小孩写的!”沈从文说:“那时候能写这种小孩子东西已经很了不得。没人提倡这些,你就读不到那么多新书,我也不会写小说。”这个故事与新文化运动内容联系最紧密的是(    )
A . 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B .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C . 提倡科学,反对迷信 D .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18、表格式归纳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下表关于新文化运动的内容错误的是一项是(    )

阵地

《新青年》杂志、北京大学

旗帜

民族、科学

代表人物

李鸿章、康有为、张謇

影响

在中国掀起一场思想解放的风暴

A . 阵地 B . 旗帜 C . 代表人物 D . 影响
19、下列属于新文化运动时期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文章是(    )
A . 《文学革命论》 B . 《庶民的胜利》 C . 《狂人日记》 D . 《孔子与宪法》
20、“北洋军阀统治前期,在中国满布阴霾的天空中,响起一声春雷,爆发了一场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猛烈抨击封建礼教的文化启蒙运动。”这次“运动”的主要阵地是(    )
A . 《新青年》 B . 《民报》 C . 《狂人日记》 D . 《革命军》
21、袁世凯宣布“整饬纲纪”,恢复校“祀孔”“读经”,颁布《祭孔告令》,声称“……惟此孔子之道,亘古常新,与天无。”……因此,先进的中国人提出“儒教不革命,儒学不转轮,吾国遂无新思想、新学说,何以造新国民?”由此引发的历史事件是(    )
A . 袁世凯独裁 B . 北伐战争 C . 新文化运动 D . 五四运动
22、1926年胡适在英国进行了三次演讲。英方为胡适做广告时使用了“中国文艺复兴之父”来推介。英方所称的“中国文艺复兴”是指( )
A . 洋务运动 B . 新文化运动 C . 五四运动 D . 三大改造
23、有学者认为,中国近代经历了三次大的思想解放运动。第一次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第二次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第三次则是对传统文化束缚的突破。下列与“第三次思想解放运动”直接相关的是(    )
A . 师夷长技以制夷 B . 提倡实业救国 C .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D . 提倡民主、科学
24、1918年,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发表;1919年,全国有400多种白话文报刊;1921年,中小学白话文逐渐取代古文。这体现新文化运动(    )
A .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B . 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C .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D . 提倡科学,反对愚昧
25、1920年,北洋政府下令在全国学校使用白话文。该措施实施的背景是(   )
A . 北洋政府尊孔复古 B . 借鉴俄国成功经验 C . 五四运动蓬勃发展 D . 新文化运动的推动
26、经历了辛亥革命的失败,先进的知识分子意识到:民主共和的真正敌人,藏匿于几千年来的思想传统,因此必须从思想文化上冲破封建禁锢。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 )
A . 辛亥革命是新文化运动的延续 B . 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 . 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的补课 D . 辛亥革命为五四运动提供了思想指导
27、“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有助于使文字的表达能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并且明白易懂...…。”这一观点所对应的是(   )
A . 胡适 B . 李大钊 C . 陈独秀 D . 蔡元培
28、历史学家徐中约说:“▲和《新潮》以及包括《每周评论》在内的许多其他杂志,对传统主义的堡垒﹣﹣旧文学、旧道德、旧式人际关系和儒家﹣﹣发动了全面攻击。”这里,▲代表的杂志应该是(    )
A . B . C . D .
29、梁启超说:“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机器上感觉不足;第二期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使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中近代与第三期相关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
A . 戊戌变法 B . 辛亥革命 C . 公车上书 D . 新文化运动
30、有人认为,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的继续,支持该观点的主要依据是(    )
A . 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 B . 新文化运动提倡科学 C . 新文化运动提倡新道德 D . 新文化运动提倡新文学

二、辨析题(共1小题)

1、 1915年,蔡元培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并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标志着新文化运动开始。

判断:
改正:

三、列举题(共1小题)

1、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近代教育、新闻出版业发展的成就
(1)清政府在百日维新期间创办的最高学府--
(2)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
(3)民国时期影响较大的刊物--_
(4)近代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复习专题:12 新文化运动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