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阜阳市颍州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① ②
③
④
①红军长征经历了四渡赤水河、过雪山草地等艰难险阻
②红军三大主力在吴起镇会师,宣告长征胜利结束
③长征的胜利,为开创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奠定了基础
④长征的胜利,意味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成功
二、根据所学知识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谋,在题后括号内对的填“正确”,错的填“错误”,并加以改正。(共5小题)
改正:
三、综合题(共3小题)
材料一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
——李鸿章《筹办夷务始末》
材料二 我们推倒满洲政府,从驱除满人那一面说是民族革命,从颠覆君主政体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并不是把它分作两次去做。
——孙中山《民族的、国民的、社会的国家》
材料三 我们反对礼教,并不是反对孔子奉人,也不足说在古代社会无价值。不过因他不能支配现代人心,适合现代潮流,还有一班人硬要拿出来压迫现代人心,抵制现代潮流,成了我们社会进化的最大障碍。
——陈独秀《敬告青年》
材料一 1924年1月,国共两党合作正式形成。……孙中山拟定的最重要的措施,是在黄埔建立一个训练军官的军事学校,进行标准化的军事训练和向学生灌输共同的革命思想。……北伐军向全世界发表声明,说明了北伐的爱国目的:从军阀手中解放中国,赢得在各国中的正当的平等地位。
——(美)费正请《剑桥中华民国史》
材料二 (卢沟桥事变后)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之际,国共两党再度合作。团结一致,同仇敌忾成为中华民族的共识。……早在1936年处理西安事变时,中国共产党就力主和平解决。
材料三 中华民族不畏强敌,不怕牺牲。……(在某次战役中)八路军共作战1800余次,毙伤日军、伪军2万多人,拔掉据点2000多个,八路军也付出了伤亡1.7万余人的重大代价。淞沪战役中,守卫宝山的500名官兵与敌巷战肉搏,全部壮烈殉国。
——摘编自《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华民族精神》
材料四 廖承志认为:“国其两度合作,均对国家民族做出巨大贡献。”
材料一 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泛舟语从容;济南名士知多少,君与恩铭不老松。
——1961年董必武
材料二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为中国革命开辟了新的道路。
材料三1935年毛泽东果断建议红军改向敌人薄弱的贵州前进,攻克贵州,在贵州召开了具有重要意义的会议,让博古下了台,这样全党终于在毛主席的路线下团结起来,顺利完成了长征。
材料四 文献纪录片《走近毛泽东》中有这样一个情节:1949年1月在河北西柏坡村的小院里,警卫员给毛泽东梳头时拔下一根白发,毛泽东打趣地说“胜了三大战役,白了一根头发,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