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湖北孝南区肖港初级中学等七年级上月考语文试卷

年级:七年级 学科:语文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4小题)

1、下列划线字读音不正确的一组是(    )

A . 酿(yùn )   巢(kē )         应(hè)        黄(yùn) B . 亮(liáo )   高(miǎo)      清(chéng)   贮(xù) C . (léng)   啬(lìn)          临(lìn)        静(mì) D . (lì)       咄咄逼人(duō)  菜(qí )       雪(zhòu)
2、下列词语中文字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朗润      喉咙       呼朋引伴      花枝招展 B . 抖擞      发髻       澄清            绿茵茵 C . 高邈      憔悴       眼花撩乱      翻来覆去 D . 瘫痪      絮叨       诀别          喜出望外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为了防止酒驾事件不再发生,南溪区加大了整治力度。 B . 学校开展地震安全常识教育活动,可以增强同学们的安全自我保护。 C . 完善食品安全法规,规范食品安全监管机制,提高人们的食品安全意识,已经到了迫在眉睫的地步了。 D . 学生能够熟练而规范地书写正楷字,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语文课程标准》对汉字书写的要求。
4、阅读《次北固山下》回答问题: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对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首联写“客路”“行舟”,与尾联“乡书”“归雁”遥相呼应。 B . 颔联采用了衬托的手法,描绘了洪水浩瀚、轻风和顺的传神景象。 C . 尾联诗人感叹家书无处通达,借大雁北飞表达诗人的思乡之清。 D . 诗人触景生情,借波澜壮阔的景色表达壮志未酬的情怀。

二、默写(共1小题)

1、①乡书何处达?      

      ,风正一帆悬。

③我寄愁心与明月,      

④曹操《观沧海》一诗中展现大海宏伟气魄和诗人博大胸怀的句子是:                        

⑤《天净沙·秋思》中,点明主旨句子是:            

三、其他(共1小题)

1、走近经典,填写季节--请根据下面诗句写景的特点,猜猜描写的季节。

①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②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③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④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四、文言文阅读(共1小题)

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解词:    

①骤            

②差

③舍 

④顾 

(2)把下列句子译成白话文

①未若柳絮因风起。

②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3)“寒雪日、内集、欣然、大笑乐”等词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4)友人心理变化的两个字是:            

(5)《陈太丘与友期》这篇短文说明了什么?

五、现代文阅读(共2小题)

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济南的冬天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层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白,一道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照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上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古老的济南,城内那么 狭窄,又那么宽敞,①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

      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倒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②天儿越睛,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呢!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漫漫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的树影;这就是冬天的济南。

(1)第一段文字是围绕文中的哪个字来描写的?从哪四个方面具体加以描述的?

(2)有人认为第一段文字是按空间顺序来写的,也有人认为是时间顺序写的雪,你的看法呢?请简要说说你的理由。

(3)文中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一句中的“水纹的花衣”指      “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指      

(4)体会下列句子中加横线字的作用。

①树尖上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②山尖全白了,给蓝天上一层银边。

(5)划线句①②,说说这样写的表达效果。

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四季分明

      ①隆冬的深圳街头依然保留着夏的痕迹,我第一次在这样的季节里穿着丝袜、短裙来来去去,感觉好极了。乍回到寒风萧萧的南京,忍不住频频回首,不料友人却对我说:南京城冬天冷,夏天热,可是它四季分明,每一季都让你为生命的力量而感动。

      ②年复一年,我行走在北京西路(注:南京城内一条街道的名称)上,两行笔直的银杏树是一道四季分明的风景线:初春的细雨淋湿了它们柔弱的嫩芽,不知不觉中绿就覆满了枝头;夏日的它们是比不上法国梧桐的大家气派,却也亭亭玉立,碧阴如盖;秋风渐起是它们最美的时节,短短一季凝聚了一生的精彩,片片黄金的“小扇儿”在晴空下潇洒飞扬又无声飘落,簇簇白果已珠圆玉润待字闺中;冬季来临,它们淡妆素裹,脱尽繁华,只留下干干净净的枝条与风雪共舞。

      ③有人说南京没有春天,那是因为人们恨这里春光短暂,缕缕梅香携春来到紫金山下,经不得几番风雨,白玉兰、樱花已是落红满地,乍暖还寒之中,草也绿了,叶也绿了,南京的春天,活脱脱十六七岁少女的花季,转瞬即逝。

      ④夏季说来就来,五月进而满城飘起靓丽的裙子,到了七月,更是热得浓烈、热得深沉,仿佛一场爱得死去活来的恋情,让人大汗淋漓,透不过气来。

      ⑤秋风中的南京,天特别蓝,云特别白,有大雁飞过,有菊黄枝头,有艳阳高照,有雨丝缠绵,那千姿百态如人到中年历经甘苦,展现出成熟的魅力,欲说还休的无奈。

      ⑥一夜大雪装饰了辽阔的天地,校园里许多来自南方的新同学兴奋得在大操场厚厚的雪层上打滚,这是在他们十八岁年轻的生命中第一次惊讶四季变幻的奇光异彩,第一次惊讶冬天的如此美丽。

      ⑦红红绿绿,冷冷热热,四季分明的南京给了我们生命的启示,生命中的春夏秋冬斌予我们圆满的人生。

      ⑧透过今夜雪色迷蒙,隐约可寻春影萌动,那是一年四季的轮回。

(1)用下列词语造句。

①淡妆素裹:

②转瞬即逝:

③欲说还休:

(2)第②段中,作者抓住银杏树的变化,表现南京四季分明的特点。请从文中找出体现这一点的语句来,或用自己的话来说。

①春天:      

②夏天:      

③秋天:      

④冬天:      

(3)第③段到第⑤段中写南京的四季,用人的成长过程作比。例如:用“      ”来比喻“春的短暂”;用“      ”来比喻“夏的火热”;用“      ”来比喻“秋的成熟”。

(4)品读第⑥段,如采用“老年人”这个比喻来形容南京的冬季,你认为是否恰当,为什么?

六、作文(共1小题)

1、作文:

      初中生活的画卷徐徐打开,阅读、交友、运动、畅想、实验……生活中的人、事、景,总能带给我们一份快乐,一丝感动。

      请以“________带给我快乐”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按要求把题目补充完整。(2)要自由、有创意地表达出真情实感。(3)文中不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和学校名称。(4)书写要工整,标点要正确,不写错别字,字数600字左右。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6-2017学年湖北孝南区肖港初级中学等七年级上月考语文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