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醴陵市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25小题)

1、阅读历史书籍需要关注目录,从而把握内容的主题。如图目录反映的主题是(   )

A . 中华文明的起源 B . 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C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 D .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2、据史料记载,公元313-450年间,北方南迁的人口达90万人,占北方原有人口的1/7。此现象(    )
A . 推动北朝科技的繁荣 B . 巩固了西晋的统治 C . 奠定三国鼎立的基础 D . 促进了江南的开发
3、考古工作者在河南辉县琉璃阁发掘了一座春秋时期的诸侯墓,出土了只有周天子才能使用的九鼎。这反映了(    )
A . 宗法制度的瓦解 B . 分封制度的崩溃 C . 等级制度的颠覆 D . 礼乐制度的破坏
4、截至2019年7月6日,中国世界遗产已达55项,与意大利并列为拥有世界遗产最多的国家,其中北京人遗址是第一批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其入选的理由是(   )
A . 已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之一 B . 学会人工取火,是人类进化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C . 最早学会种植水稻,建造房屋,进入农耕社会 D . 掌握了磨光钻孔技术,步入了新石器时代
5、1973年,浙江省余姚市农民在建排涝站挖地基时,意外地发现一处原始时代人类生活遗址。遗址中有稻谷、稻秆、稻叶堆积。这处遗址应是(   )
A .   北京人遗址 B . 元谋人遗址 C . 半坡遗址 D . 河姆渡遗址
6、“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这一描写反映的是(  )
A . 分封制 B . 世袭制 C . 郡县制 D . 禅让制
7、2020年1月23日武汉因为新冠疫情宣布封城,为了打赢这场疫情防控战,全国各地医疗队纷纷驰援荆楚大地,与“荆楚”名称相关的古代制度是(   )
A . 分封制 B . 世袭制 C . 禅让制 D . 郡县制
8、文是一种文化的载体,文字的出现是社会进入文明阶段的重要标志之一。目前已知我国最的文字是(   )
A . 金文 B . 隶书 C . 小篆 D . 甲骨文
9、“春秋战国,中国历史上一个特殊的大动荡、大变革、大发展时期,也是我国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时期。”推动这一时期“大变革、大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
A . 各国统治者实行变法改革 B . 都江堰的修建 C . 铁制工具和牛耕的使用并进一步推广 D . 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10、商鞅变法规定,生产布帛多者,免除其本身徭役;不认真从事农业生产而改做工商者,罚为官奴。这项措施(   )
A . 确定了重农抑商政策 B . 阻碍了秦国的社会转型 C . 打击了旧贵族的势力 D . 实现了铁犁的迅速推广
11、商鞅变法中突出体现了否定血缘贵族体制的措施的是(   )
A . 承认土地私有 B . 按军功授爵 C . 奖励耕织 D . 建立县制
12、这一时代,大动荡,战争频繁、诸侯争霸;大发展,随着铁器和牛耕的出现与推广,生产力取得巨大进步;大变革,传统的贵族政治逐渐向官僚政治转型。下列史实出现在这一时代的是(   )
A . 佛教传入 B . 兴办太学 C . 焚书坑儒 D . 创立私学
13、“公元前3世纪出现了一个关键转折点,即类似西方封建制的西周分封制被中央集权官僚政府所取代。新的中央集权国家建立了北接草原、南至南越的庞大帝国。”这个“庞大帝国”的建立者是(   )
A . 秦始皇 B . 汉高祖 C . 唐高祖 D . 明太祖
14、某学者在评价某一制度时说:“伴随着这一制度产生的新名号成为秦以后历代野心家们拼命争夺的最高目标,这充分体现了崇拜最高权力的奴性意识。”“这一制度”是(    )
A . 世袭制 B . 郡县制度 C . 分封制 D . 皇帝制度
15、我国历史上发生过很多次农民起义,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是(   )
A . 黄巾军起义 B . 刘邦起义 C . 项羽起义 D . 陈胜、吴广起义
16、观察分析下面的“时空轴",你认为这一历史阶段的社会特征是(   )

图片_x0020_100001

A .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B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C . 繁荣与开放 D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17、为了巩固中央集权,汉武帝采纳了某位学者“罢黜百家”的建议,儒家以外的其他各家思想都受到排斥。这位学者是(   )
A . 董仲舒 B . 张骞 C . 魏征 D . 主父偃
18、儒家学说居于独尊地位,成为汉代乃至两千年封建社会统治人民的正统思想开始于(   )
A . 秦始皇焚书坑儒 B . 汉武帝接受“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 C . 隋唐创立科举制 D . 明朝推行尊孔崇儒并实行八股取士
19、公元25年,刘秀重建汉王朝,史称东汉。至此,距离公元前221年秦朝建立已经过去(   )
A . 196年 B . 197年 C . 245年 D . 246年
20、现在人们常说的“一带一路”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首次开拓的“丝绸之路”从东向西的走向是(   )
A . 长安→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葱岭→安息→大秦 B . 长安→今新疆地区→河西走廊→葱岭→西亚→大秦 C . 长安→葱岭→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安息→大秦 D . 长安→玉门关、阳关→河西走廊→葱岭→西亚→欧洲
21、《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约3000年的史事,以下篇目不可能出现在《史记》目录中的是(   )
A . 《高祖本纪》 B . 《陈涉世家》 C . 《老子韩非列传》 D . 《北魏孝文帝本纪》
22、醴陵陶瓷文化历史悠久,在今左权镇楠竹山村、荷塘村发现有距今2000余年的东汉时期较大规模的古代陶窑群遗址。由此可知古代醴陵(   )
A . 人民生活水平较高 B . 小农经济已不是主要经济模式 C . 已有较高的艺术追求 D . 手工业有所发展
23、如图是《三国鼎立形势图》。图中③处是(   )

图片_x0020_100002

A . 魏国 B . 蜀国 C . 吴国 D . 晋国
24、利用朝代尺学习历史朝代变迁是一种简捷有效的学习方法。下图是小明同学制作的朝代尺的一部分,图中空缺的三个朝代名称是(  )

图片_x0020_100003

A . 夏朝、战国、隋朝 B . 夏朝、元朝、明朝 C . 夏朝、秦朝、西晋 D . 秦朝、隋朝、元朝
25、英国学者达尔文在写《物种起源》时,就参阅过这部“中国古代百科全书”,并援引有关事例作为进化论的佐证。这部书是北朝时期的(   )
A . 《齐民要术》 B . 《天工开物》 C . 《本草纲目》 D . 《梦溪笔谈》

二、综合题(共3小题)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他生活在春秋晚期,30岁左右便收徒讲学,前后从事教育40多年。相传他有弟子3000人,其中出名的有72人。他有关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的许多言论,成为后世传颂的格言。他提倡“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主张以“为政以德”。

——《历史上的那些名人》

材料二  他生活在战国末期,曾是荀子的学生,他强调“法治”并提出“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的理论。

——《历史上的那些名人》

材料三  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汉书.董仲舒》

(1)材料一中的“他”指的是谁?材料二中的“他”属于哪个学派?
(2)材料一、二中的“他”在治理国家的问题上,分别是什么主张?
(3)材料三中董仲舒的建议可以概括为什么措施?对当时和历史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诸侯”。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  “中央集权,春秋是准备。战国是实验,秦汉是完成。之后的唐宋元明清,是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易中天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秦始皇认为天下战争不断的根源是什么?为此,秦始皇实行什么政治制度来管理地方?
(2)秦国进行了材料二中“战国是实验”相关的改革,是指什么改革?,并以这一改革中的具体措施说明“战国是实验”。
(3)请以秦朝或汉朝为例,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来说明中央集权“秦汉时完成”。
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为了更好地学习中国古代历史的知识,某同学整理了《魏晋南北朝的科技和文化》知识结构图。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中国古代史(夏朝——魏晋南北朝)的某个历史阶段、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人物等,仿照上图或自我设计,整理画出知识结构图(或思维导图)。(要求:史实准确、逻辑合理、结构图清晰简洁。建议同学们可以先用铅笔描好,然后用中性笔或钢笔加深颜色。)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湖南省醴陵市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