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0小题)
1、把重5N、体积为0.6dm3的物体投入水中.若不计水的阻力,当物体静止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物体漂浮,浮力为6N
B . 物体悬浮,浮力为5N
C . 物体漂浮,浮力为5N
D . 物体沉底,浮力为6N
2、龟和兔在路程为s0的一段平直赛道上进行赛跑竞技比赛,它们赛跑的路程﹣时间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在完成s0赛段的比赛中,龟和兔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 . 在完成s0赛段的比赛中,龟比兔先到达比赛的终点
C . 在完成s0赛段的比赛中,兔总是比龟跑得快
D . 在完成s0赛段的比赛中,兔比龟的平均速度大
3、如图所示,把一张小纸片放在水平的硬币的上表面,松手后纸片不是单独飘落而是和硬币贴在一起下落,使纸片跟硬币贴在一起的力最有可能是( )
A . 分子间引力
B . 摩擦力
C . 重力
D . 大气压
4、氧气的密度比氮气的密度大,用“●”表示氧气分子,“○”表示氮气分子,静止的封闭容器中有氧气和氮气,图中最能代表久置后封闭容器里的氧气和氮气分布情况的是( )
A .
B .
C .
D .




5、小豪在参观科技馆时体验了一次骑“空中自行车”,自行车的下方悬挂着质量较大的配重,自行车在钢丝上前进,骑行的人不会掉下来.如图所示的实例中,与自行车在钢丝上前进而不倾倒的原理相同的是( )
A .
公道杯
B .
刷子小车
C .
不倒翁
D .
展品“球吸”




6、电影《流浪地球》中太阳即将毁灭,为了推动地球最快离开太阳,人类在地球表面建起了上万座核燃料驱动的喷射式行星发动机,当太阳和地球处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应该开启的发动机位于地球的( )
A . 甲区域
B . 乙区域
C . 丙区域
D . 丁区域
7、下列物体的受力分析,正确的是( )
A .
投出去的篮球受的力
B .
沿斜面下滑的物体受的力
C .
挂在竖直墙上的球受的力
D .
悬浮小球受到的力




8、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图所示的现象进行讨论,其中错误的是( )
A .
帕斯卡裂桶实验说明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深度有关
B .
对沸腾的水停止加热,抽气减压,水再次沸腾,说明气压减小沸点降低
C .
饮料瓶加热后,立即倒置水槽中会变瘪,因为瓶子热胀冷缩引起的
D .
走路时一阵风将伞吹起,是由于伞面上方的空气流速大于下方




9、如图,手拉着木块在粗糙程度不变的水平面上做加速运动,则木块受到的摩擦力( )
A . 逐渐增大
B . 逐渐减小
C . 保持不变
D . 总是等于拉力的大小
10、用下列简单机械,使重量同为G的物体都处于静止状态,其中用力最大的是(均不计摩擦)( )
A .
B .
C .
D .




二、填空题(共9小题)
1、2018年3月以来,中美贸易战越打越激烈,据报道,美国只对中国稀土不加征关税。原来稀土是制造F-35隐形飞机不可缺少的物质。美国人在高温环境下将稀土“渗透”到飞机的金属部件中,是因为温度越高;铁棒不易拉长,也不易压缩。这说明了分子间既存在相互作用的力,又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的 力。
2、中国正在修建模拟10倍音速导弹的最先进的风洞系统,来打破美国的全球反导系统。所谓风洞,就是用人工的方式在一个洞里面朝着要测试的设备吹出风,来模拟这个设备运动起来与空气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风洞实验时,导弹相对于风洞中的空气是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若我某导弹基地距北美洲某地相距约1.02×104km,则这种导弹从基地射到北美洲的某地约需要min。
3、2018年12月8日凌晨2时许,我国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该探测器由火箭运载,当它在绕地球运动时是(选填“受力”或“不受力”)的作用,原因是。如图是探测器在着陆时,要向月球喷火,原因是。
4、如图是一种重力方向演示装置,L型立柱垂直面板BC,L型上方O点用细线悬挂一小球A(如图),则图中β角与α角的大小关系是(选填“不确定”、“相等”);当我们增大β角,小球悬线的方向(选填“改变”、“不改变”)。
5、今年五一期间,合芜高速发生一起交通事故,两辆同向行驶的汽车发生“追尾”如图所示汽车B刹车后由于撞到汽车A,此时对汽车A中的司机起保护作用的是(选填“汽车座椅上的头枕”或“座位前方安全气囊”);我们常说汽车靠牵引力前进,实际上是靠后胎与地面间的 力来推动汽车前进。
6、在庐江街道上,常看到一种剪树枝的-高枝剪,如图所示,它的基本构造主要包括剪口A、滑轮B、滑轮C和高强度纤维绳D组成的。电工师傅把高处要修剪的树枝放入剪口A处,然后用力F向下拉纤维绳D,就能把树枝剪断,高枝剪属于。剪口A制作的非常锋利目的是(选填“增大”或“减小”)压强;滑轮B为
(选填“定滑轮”或“动滑轮”)。
7、如图是一种饮料杯,它实质上相当于物理学中模型。当我们从细玻璃管口吸喝饮料时,不必倾倒杯子,饮料能够进入口中是因的作用。
8、如图(a),(b)所示,将同一长方体木块以两种方式放在底面积相同的两个圆柱形盛水容器中,则水对木块底部产生的压强papb , 水对木块底部产生的压力FaFb(均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9、小明用细线系住重为5N的物体,使其一半体积浸入盛满水的溢水杯中,物体排开的水重为2N,此时物体所受的浮力为N,将物体浸没在水中,此时物体所受的浮力为N,松手后,物体将(选填“上浮”、“悬浮”或“下沉”).
三、作图题(共1小题)
1、如图所示请画出物体所受重力G以及力F对支点O的力臂,并用l表示.
四、实验题(共3小题)
1、小明在研究物体的浮沉时,发现铁块放入水中下沉,塑料块浸没在水中后上浮,为进一步探究物体的浮沉条件,他找来了下列器材:弹簧测力计、一杯水、细线、铁块A、塑料块B和塑料块C(B与A体积相同,C与A质量相同).
(1)他按图甲和乙进行了实验,测出铁块受到的浮力大小为 ,并与重力比较,由此得出了物体下沉的条件.
(2)实验时,他无意中发现增大铁块浸没在水中的深度,某一时刻测力计的示数会突然变小,示数变小的原因是: .
(3)为探究物体上浮的条件,他选择了合适的塑料块,利用现有器材在题中(1)实验的基础上,增加一个实验步骤就完成了探究.
①选择的塑料块是 (B/C).
②增加的步骤:用弹簧测力计测出上面①中塑料块的重力G.
③当满足 (用测得的物理量表示)条件时,物体上浮.
2、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如图甲所示,调节平衡后,小明在杠杆上A点处挂3个钩码,在B点处挂个钩码杠杆恰好在原位置平衡。于是小华便得出了杠杆的平衡条件为: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小明认为小华这样得出的结论不合理。理由是:。
(2)小明又用如图乙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应是N(一个钩码重0.5N)。若将弹簧测力计沿顺时针缓慢旋转至竖直方向,则其示数(选填“变大”、“变小”、“不变”)。
3、在探究实验一“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和实验二“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影响因素”实验中玉兰同学对两个实验做了一些对比,如图1中a、b、c、d所示,玉兰同学在有机透明盒里放入一块海绵和砖块进行实验一的探究过程。如图2中甲、乙、丙所示,玉兰同学在同一水平木板面上进行了实验二的探究过程。
(1)实验一中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可以选用两次实验(填序号),可以得出结论,当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选填“越大”或“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2)实验二中该实验的实验原理是,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受力面积的关系应选用(填序号)两次实验。
五、计算题(共3小题)
1、如图所示,小刚用300N的力匀速竖直向上提升质量为50kg的重物,在10s内把物体提升了1m(不计绳重及摩擦);根据这些数据,请求出三个相关的物理量。
2、电动车因轻便、经济等多方面原因,受到了人们的青睐,电动车现在也成为我们海口市最大的交通群体。现有一辆电动车:自身质量为60kg,两个车轮与地面的接触总面积为0.02m2 , 车胎能承受的最大压强为2×105Pa。求:
(1)该电动车在水平公路上匀速直线行驶4.8km用了10min,在这段时间内行驶的速度是多少m/s?
(2)该电动车自身重量为多少N?
(3)该电动车的最大载重量是多少N?
3、如图所示,底面积为100cm2薄壁圆柱形容器盛有适量的水。重力为12N,体积为2×10-3m3的木块A漂浮在水面上,如图甲所示;现将一体积为250cm3的合金块B放在木块A上方,木块A恰好有五分之一的体积露在水面外,如图乙所示。求:
(1)图甲中木块A受到浮力的大小;
(2)合金块B的密度;
(3)乙图中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比甲图中增加了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