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马鞍山市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伦乃……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这一历史现象发生在(   )

A . 春秋 B . 战国 C . D . 东汉
2、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的《新疆的历史与发展》白皮书指出新疆与中原地区的密切联系由来已久。请你判断新疆地区正式归属我国中央政权的管辖最早开始于(    )
A . 张骞出使西域 B . 丝绸之路的开辟 C . 玄奘西行 D . 西域都护的设置
3、相传,神农氏遍尝百草,还“制耒耜,教民农作”。这一传说反映了(   )
A . 农业的起源 B . 手工业兴起 C . 商业的发展 D . 畜牧业繁荣
4、我国古代倫家主张“仁” “信”、墨家主张"兼爱”、法家主张以"法”治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有“和谐”“诚信”“友善” “法治”等内容。这表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A . 照搬了春秋战国时朋的思想 B . 是现代中国建设的经验总结 C . 植根于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 D . 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
5、央视《探索·发现》栏目曾播放专题片《我们的祖先是怎样生活的》,通过这部专题片我们看到的生活场景可能有(    )

①元谋人使用石器劳动    ②北京人从自然界获取火种御寒照明

③北京人过着群居生活    ④山顶洞人会用骨针缝衣有爱美之心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④
6、西汉建于公元前202年,东汉亡于公元220年,汉朝存在的历史时期是(   )
A . 公元前2世纪到公元2世纪 B . 公元前3世纪到公元3世纪 C . 公元前2世纪到公元3世纪 D . 公元前3世纪到公元2世纪
7、考古挖掘中出土的实物是研究历史的第一手资料。下列图片中,反映半坡原始农耕生活的实物资料是(   )
A . 猪纹陶钵 B . 彩陶盆 C . 骨耜 D . 铜鼎
8、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是这样描述它认为的中国“第一个王朝”:兴起于黄河流域北部。那时,中国人已经学会织造丝帛,发明了他们独特的文字系统,掌握了制造美观的陶器和青铜器的技术……依材料推断,作者认为的中国“第一个王朝”应是(   )
A . 夏朝 B . 商朝 C . 西周 D . 秦朝
9、《我在故宫修文物》解说词写道:中国青铜文化起于前21世纪,止于前5世纪;中国并非最早进入青铜时代的国家,但中国青铜器所达到的巅峰却无以匹敌。下列青铜器中能印证牧野伐纣这段历史的是(   )
A . 四羊方尊 B . 司母戊鼎 C . 利簋 D . 毛公鼎
10、下图中①②③④所示位置分别是(   )

《战国七雄形势图》

A . 秦、楚、齐、燕 B . 燕、齐、楚、秦 C . 齐、楚、秦、燕 D . 燕、齐、秦、楚
11、成语是汉语言文化的精华,蕴藏着中华民族丰富的文化内涵。下列成语典故与秦朝灭亡有关联的是(   )
A . 围魏救赵 B . 退避三舍 C . 揭竿而起 D . 风声鹤唳
12、《后汉书》记载:章和二年(公元88年),章帝死,年仅10岁的和帝即位,窦太后临朝听政。窦太后的哥哥窦宪趁机操纵朝政。材料直接反映了东汉时期(   )
A . 太后称帝 B . 外戚专权 C . 皇帝昏庸 D . 宦官干政
13、下图为1973年长沙马王堆3号汉墓出土的帛画《引导图》,据此可以推知汉代医学界(   )

图片_x0020_2079561043

A . 采用望闻问切四诊法 B . 注重从民间收集药方 C . 主张通过运动来健身 D . 手术时使用麻醉药剂
14、“东汉末年分三国,烽火连天不休。”关于那段时期的历史,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曹操废掉汉献帝,建立了曹魏政权 B . 官渡之战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C . 赤壁之战是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 D . 孙权派卫温到达夷洲,加强了大陆与台湾地区的联系
15、杜甫诗云: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此诗赞叹的历史人物是(   )
A . 孙权 B . 关羽 C . 孔明 D . 张飞
16、下图为中国某一历史时期朝代更替示意图,图中序号代表的政权是(   )

图片_x0020_1893442669

A . ①吴 ②东汉 B . ①商 ②南宋 C . ①吴 ②东晋 D . ①东魏 ②东晋
17、十六国北朝政权的统治者,与汉族士人合作,沿袭中原地区原有的统治方式,“原有的统治方式”主要是指(   )
A . 分封诸侯制度 B . 君主专制制度 C . 兄终弟及制度 D . 民族分化制度
18、“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下列政权曾定都在洛阳的有(   )

①西汉   ②东汉   ③曹魏   ④西晋   ⑤东晋   ⑥北魏

A . ①②④⑥ B . ②③④⑤ C . ②③④⑥ D . ①③⑤⑥
19、我国古代制定历法以服务于农业。下列著作体现魏晋南北朝时期历法成就的是(   )
A . 《缀术》 B . 《大明历》 C . 《水经注》 D . 《授时历》
20、《齐民要术•杂说》曰:“凡人家营田,须量己力,宁可少好,不可多恶。”这体现出贾思勰的农学思想是(   )
A . 精耕细作 B . 广种薄收 C . 因地制宜 D . 趋利避害

二、和谐是人类永恒的追求。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正确的填“正确”;错误的填“错误”,并加以改正。(共5小题)

1、尧舜禹时期实行察举制,即将部落联盟首领的位子传给贤德之人。
2、春秋晚期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其思想有利于人与人的和谐相处。
A . 正确 B . 错误
3、战国时期,蜀郡太守李冰在岷江上主持修建了灵渠,变水害为水利。
4、汉文景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史称“开元盛世”。
5、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推恩”建议,和平解除了诸侯王对中央的威胁。

三、综合题(共3小题)

1、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A.粟

B.葡萄

C.玉米

D.水稻

 

材料二  魏晋南北朝时期人 口迁徙示意图

材料三  大抵东晋时之侨民半因不屑服属于胡族,半固于避兵祸及北人之酷虐,故由淮北而淮南,由淮南而江南,当其相率而来也。

——周一良《南朝境内之各种人及政府对待之政策》

材料四  魏晋南北朝时期引入内地的少数民族坐具

材料五  揎长骑射的匈奴人,逐步由游牧转入衣耕生活,发展了冶铁和制陶等手工业。山西南部的叛人,大部分从事农耕,善于织布,喜欢穿青绛色的衣服。

——七年级统编教材

(1)以上农作物中,有一种是长江中下游的先民栽培的农作物,它是(填字母序号);有一种是西汉时从西域传到中原地区的,它是(填字母序号)。
(2)仔细观察材料二,概括出这一时期人口迁徙的特点。材料三认为当时人口迁徙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3)材料四、五共同反映出当时的哪一种社会现象。这种现象对中华民族的发展有何影响?
2、学会阅读是学好历史的一种重要方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教材文本)

为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 , 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②宝亲和功臣签分封到各地,③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 , 以保证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同时稳定政局,扩大统治范围。诸侯具有较大的独立性,但④需要向周王进献贡物,并服从周王调兵。⑤受封者可以在自己的封地内进行再分封

(实物资料)

皇帝信玺

右丞相印

御史丞印

南郡侯印

    江南之为国,盛矣。……自晋氏迁流,迄于太元之世,百许年中,无风尘之警,区域之内,晏(安定)如也。……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丝棉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

(1)以上教材文本言简意赅地介绍了西周的(制度)。其中,周王分封的“对象”是:

受封者的“权利”体现在:

受封者的“义务”是:

分封的“目的”在于:

请将文本中的序号分别填写在相应的横线上。

(2)上图所示是与秦朝有关的四方古印文,你能从中获得哪些关于秦朝的历史信息?(至少答出三点)(历史典籍)
(3)材料反映了江南地区怎样的经济状况?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
3、物久则废,器久则坏,法久则弊。围绕“创新”这一主题,某历史兴趣小组开展了探究活动,请你一起参加。

(制度创新)

材料一

    迁都洛阳导致游牧血统的统治阶级中汉族影响得到了发展....自从在河南立足起就系统采纳的汉化措施进一步加速了发展。....鲜卑贵族和汉族望族之间的通婚受到了鼓励。

——谢和耐《中国社会史》

    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倾邻国而雄诸侯……至于始皇,遂并天下。

——《汉书●食贯志》

(经济创新)

材料二

春秋战国时期的农具

穿有鼻环的牛尊

(教育创新)

材料三  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墨家、法家、纵横家等都开办私学,聚徒讲学,各家在讲学活动中创立了新的学派,在理论上自成体系,标新立异。其中以儒家和墨家的规模较大,儒家设立的私学,首推孔子。

——摘编自曲士培《中国大学教育史》

(1)材料一涉及到中国古代哪两次政治改革?分别指出这两次改革的历史作用。
(2)材料二反映出当时社会经济方面有哪些创新?这些创新对社会的发展有何影响?
(3)根据材料三,指出春秋战国时期思想领域出现了什么局面?结合所学分析私学创立的作用。
(4)通过上述探究,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安徽省马鞍山市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