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宿州市砀山县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它虽偏安于秦岭淮河以南,却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文化繁荣、科技进步、对外开放程度较高的王朝,曾与金国、大理、西夏、吐蕃及13世纪初兴起的大蒙古国为并存政权。该王朝的都城位于(    )

A . 开封 B . 长安 C . 洛阳 D . 临安
2、著名文化学者王立群这样评价古代一位帝王:“烽火燃,五十年,陈桥驿站披旗冕。披旗冕,定江山,杯酒之间销兵权……还一个,盛世繁华,文煌武烈。”他评价的是(   )
A . 秦王嬴政 B . 汉高祖刘邦 C . 唐太宗李世民 D . 宋太祖赵匡胤
3、乾隆嘉庆时期,文人大多埋头于古籍,不敢过问社会现实,考据之风大盛,形成为考据而考据的现象。这反映了清代(    )
A . 思想专制加强 B . 传统文化衰落 C . 八股取士盛行 D . 儒家地位提高
4、621年,魏征归顺唐朝,受到太子李建成重用。“玄武门之变”后,唐太宗器重他的才干和耿直,不计前嫌,委任为谏议大夫,这说明唐太宗(    )
A . 轻徭薄赋 B . 简法轻刑 C . 选贤任能 D . 恩威并施
5、“他率军从金门渡海东征,一举挫败荷兰殖民者,保障了东南各省的安宁。”“他”的事迹是(    )
A . 抗击倭寇 B . 收复台湾 C . 领导虎门销烟 D . 率舰激战黄海
6、清朝有部小说,通过四大家族的兴衰变化,深刻反映了我国封建社会末期的社会现实。有人曾评价“不看这部书,就不了解中国的封建社会”,这部小说可能是(    )
A . 《三国演义》 B . 《水浒传》 C . 《西游记》 D . 《红楼梦》
7、“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诗中庆祝的节日就是今天的(    )
A . 清明节 B . 端午节 C . 中秋节 D . 春节
8、《中国通史》中记载:“提倡文人政治,严禁武人干政,其目的在痛纠唐末五代武人乱国的弊病。”该材料反映出宋朝的政治特点是(   )
A . 藩镇割据 B . 宦官专权 C . 武将专权 D . 重文轻武
9、某班同学在学习《明朝的统治》一课时,准备编写一个关于朱元璋的历史课本剧,剧本中不应该出现的是(   )
A . 定都应天府 B . 废除丞相制度 C . 设立“三司” D . 成立东厂
10、南宋时,临安城周围有一批具有卫星城的功能的市镇。这些市镇各具特色,如湖州是著名的米市,其他还有水市、菜市、柴市等。由此可知当时(    )

图片_x0020_100006

A . 文化发达 B . 手工业兴旺 C . 商业繁荣 D . 海外贸易发达
11、“运河水,荡悠悠,隋炀皇帝下扬州。一心只把琼花看,万里江山一旦丢。”隋炀帝乘“龙舟”从洛阳巡游到扬州,要经过大运河的哪几段(    )

①通济渠    ②永济渠     ③邗沟     ④江南河

A . ①③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③ D . ①④
12、“如纺车,以细竹为之,车骨之末,缚以竹筒,旋转时低则舀水,高则泻水”,材料描述的是(    )
A . B . C . D .
13、唐代诗歌光耀千古,在科举考试中,哪一科有利于唐诗的繁荣(    )
A . 武科 B . 特科 C . 进士科 D . 明经科
14、下列对于《本草纲目》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是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 B . 是明朝医药学家李时珍写的 C . 曾被译成多国文字,成为世界医药学的重要文献 D . 外国文学者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15、一位同学在学习唐朝历史后,拟定了一副对联(见下图),横批应为( )

A . 海路通达 B . 经济繁荣 C . 民族和睦 D . 文明互鉴
16、对以下时间轴解读正确的是(    )

图片_x0020_100007

A . 各民族政权始终处于战争状态 B . 北宋政权存在不超过一百年 C . 辽与南宋维持相对和平的局面 D . 各民族政权并立与力量消长
17、下列对杂剧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它是一门综合性艺术      ②它是元曲的组成部分之一

③关汉卿是其杰出的作家代表      ④它兴起于清朝中后期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18、我国是世界上疆域辽阔的国家,中国的疆域是历史上形成的。有学者认为,元朝实际上奠定了我国疆域的基础,元朝时实行的行政制度是(    )
A . 实行行省制度 B . 实行分封制 C . 实行郡县制 D . 实行三省六部
19、郑和七下西洋,长驶远驾,“示中国富强” 。如此盛大的远航,却突如其来,悄然而去。“郑和之后,再无郑和”。其直接原因是(    )
A . 科学技术的落后 B . 八股取士的影响 C . 明朝国力的衰退 D . 西方列强的侵略
20、“水落尚存秦代石,潮平不见汉时槎。遥知百国微茫外,未敢忘危负岁华。”这是1555年一代抗倭名将视察山东文登营时留下的著名诗篇。该名将是(    )
A . 文天祥 B . 郑成功 C . 戚继光 D . 岳飞

二、判断题(共1小题)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正确的打“正确”;错误的打“错误”,并加以改正。

(1)唐太宗时期,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亲自面试考生。
(2)玄奘第6次东渡日本方才成功,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3)唐朝书法名家辈出,最著名的是颜真卿、柳公权和欧阳询等。
(4)司马迁主持编写的《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的通史巨著,记述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

三、综合题(共3小题)

1、明朝时,我国已进入封建社会后期,政治、文化、对外关系等方面都发生了一些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据《明史》记载,1380年,丞相胡惟庸因谋反被诛杀,朱元璋认为:“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来不及转脚跟,意为很快)而亡,汉、唐、宋虽有贤相,然其中多小人专权乱政。”为了解决君相之争,朱元璋对中央的政治制度进行了重大变革。

材料二:明朝科举对考试答卷的文体格式、段落划分,都有严格的规定。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则写道:“这是明代考试制度里最坏的一件事。”

材料三:

图片_x0020_1014646303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朱元璋“为了解决君相之争”,对中央的政治制度进行了哪些“重大变革”?
(2)材料二所论述的是明朝的什么制度?明朝严格规定考试的题目必须来自哪里?考生对题目的解释,必须是以朱熹的什么书为标准?
(3)材料三图中的历史事件产生了哪些影响?指出清朝对外关系主要实行什么政策。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写道:“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1)材料中“唐宗”在其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被誉为什么?唐朝另一个盛世局面被称为什么?
(2)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烈建立了哪个朝代?该朝设立了什么机构管辖台湾的?宋朝在港口设立什么机构管理海外贸易的?
(3)宋元时期取得哪些突出的科技成就?(最少写出两个)
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我国古代历朝历代都重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请你结合所学知识进行探究。

(1)唐太宗实行怎样的民族政策被当时北方和西北地区的各民族首领尊奉为“天可汗”的?元朝时期设置什么机构管理西域的军政事务的?
(2)你知道清廷是怎样巩固西北边疆的吗?
(3)现在我们青少年能为维护祖国统一做出哪些贡献?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安徽省宿州市砀山县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