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西宁市海湖中学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一阶段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30小题)
1、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是 ( )
A . 中共七大的召开
B . 中共八大的召开
C .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D . 中共十三大的召开
2、1971年9月13日,叛党叛国,仓皇出逃,最后机毁人亡的反革命集团的头目是( )
A . 林彪
B . 王洪文
C . 张春桥
D . 姚文元
3、《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颁布于( )
A . 1949年
B . 1950年
C . 1951年
D . 1952年
4、一首歌中唱道“让我告诉世界,中国命运自己主宰,让我告诉未来,中国进行着接力赛……”你知道中国人民“命运自己主宰”开始于( )
A . 1949年9月
B . 1949年10月1日
C . 1950年10月1日
D . 1953年7月
5、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主要方式是( )
A . 没收资本家的财产
B . 开展合作化运动
C . 组织生产合作社
D . 实行公私合营
6、1952年的一天,农民张大爷看着自己刚分到的土地,激动得喜泪涟涟。请问这一情景的出现与下列哪一选项直接有关( )
A . 进行了土地改革
B . 粉碎了“四人帮”
C . 实行了改革开放
D . 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7、我国政府编制发展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目的是( )
A . 为了打退国民党反动派的进攻
B . 为了有计划的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C . 为了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
D . 为了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
8、从“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应吸取的教训是( )
①经济建设要遵循客观规律,不能急于求成 ②经济建设要立足于本国国情
③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④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
9、祖国大陆获得统一的标志是( )
A . 西藏和平解放
B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C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D . 三大战役的胜利
10、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 )
A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B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 .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 . 《共同纲领》
11、这个城市的许多地方以“铁人”命名:铁人中学、铁人广场等,铁人的印记已深深地烙在这一片热土之上。“这一片热土”指的是( )
A . 大庆
B . 兰考
C . 武汉
D . 鞍山
12、1958年,中共中央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运动是由于( )
①社会主义建设缺乏经验 ②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认识不足
③苏联撕毁合同 ④急于求成。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
13、下列关于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表述,错误的是( )
A . 1949年9月在北平举行
B . 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 . 确定五星红旗为国旗
D . 采用公元纪年
14、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大陆领土最后被解放的地区是( )
A . 香港
B . 台湾
C . 西藏
D . 海南
15、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中央政府便派谁为司令员率军队入朝作战( )
A . 彭德怀
B . 林彪
C . 邓小平
D . 刘伯承
16、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得以改变是通过( )
A . 辛亥革命
B . 土地改革
C . 三大改造
D . 一五计划
17、建国以来,我国农业生产关系的变革或调整经历的几个步骤,按先后顺序是( )
① 土地改革 ② 农业合作化 ③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④ 人民公社化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④③
C . ②①③④
D . ②①④③
18、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 ( )
①基本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
②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
③已经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
④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
19、《走进新时代》中的两句歌词“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这其中提到的两位与中国历史发展密切相关的人物是( )
A . 毛泽东、邓小平
B . 毛泽东 周恩来
C . 毛泽东、江泽民
D . 邓小平、江泽民
20、小云同学搜集了“政企分开”“公司制”“股份制改革”等资料。根据这些信息判断,他正在学习( )
A . 土地改革
B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 . 民主与法制建设
D . 国有企业改革
21、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的标志是( )
A . 清朝统治被推翻
B . 抗日战争胜利
C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D . 抗美援朝战争胜利
22、“一桥架长江南北畅通,三路通雪域汉藏同乐”这句诗与下列哪一事件有关( )
A . 土地改革
B . 一五计划
C . 三大改造
D . 抗美援朝
23、下列建设成就在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完成的是( )
①鞍山无缝钢管厂 ②南京长江大桥 ③大庆油田 ④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③
C . ①③④
D . ①④
24、毛泽东诗词“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中的“一桥”是指第一个五年计划中的:( )
A . 武汉长江大桥
B . 南京长江大桥
C . 润扬长江大桥
D . 江阴长江大桥
25、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
A .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 .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C . 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
D .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26、“文化大革命”中最大的一起冤案是指( )
A . 刘少奇被打倒
B . 邓小平被打倒
C . 彭德怀被打倒
D . 贺龙被打倒
27、有一位民主人士要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他应该去的城市是( )
A . 北平
B . 西柏坡
C . 南京
D . 延安
28、周恩来总理曾经说过,“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就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你认为后一个“天安门”是指哪一个重大历史事件( )
A . 鸦片战争
B . 戊戌变法
C . 五四运动
D . 开国大典
29、据1954年9月《人民日报》报道:在全国人民普选的基础上,各地选出1226名代表,其中包括177名少数民族代表,147名妇女代表。这些代表齐聚北京中南海参加会议,共商国是。这次会议是( )
A . 中共七大
B . 开国大典
C . 第一届全国人大
D . 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
30、西成和平解放后,党和政府十分关心西藏的社会经济发展。“一五”计划期间通向“世界屋脊”的公路有( )
①川藏
②青藏
③滇藏
④新藏
A . ①②
B . ①②④
C . ①②③
D . ②③④
二、综合题(共2小题)
1、读图学史,回答问题
(1)读图,指出1980年我国在哪两个省建立了哪四个经济特区?
(2)国家设立四个经济特区的作用是什么?
(3)结合《早期对外开放地区示意图》和所学知识,指出我国对外开放形成了怎样的格局?
(4)在我国对外开放格局中,我国面积最大的经济特区是哪?
2、习近平主席在安徽凤阳县小岗村主持召开农村改革座谈会时强调,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请跟随以下图片足迹,重温不同时期党和政府在农业建设方面的重大举措。
(1)图一反映的事件是在哪一法律文献的指导下进行的?图一和图二反映的历史事件之间有何关系?
(2)图三反映的是国家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改造中采取的主要方式是什么?从图一到图三,我国土地所有制形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图四群雕中小岗村农民的做法,契合了我国哪次会议的精神?会议有什么意义?
(4)随后,在中央的指导下,农村实行了怎样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