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历史期中复习专题:01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年级: 学科: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隋朝的建立与统一(共10小题)

1、结束了西晋末年以来300年的分裂局面,实现全国统一的标志性事件是(   )
A . 杨坚称帝 B . 581年隋军灭陈 C . 589年隋军灭陈 D . 大运河开通
2、国家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589年,结束魏晋南北朝长期分裂局面,统一全国的是(   )
A . 秦朝 B . 北宋 C . 隋朝 D . 西晋
3、下列说法与隋炀帝无关的是(   )
A . 在位期间开凿了一条贯穿南北的大运河 B . 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 C . 统治后期暴虐无道,导致隋朝灭亡 D . 正式设置进士科,标志科举制度正式确立
4、下图是隋朝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轴,图中的①处对应的历史事件应是(   )

A . 隋朝统一 B . 隋朝建立 C . 开通运河 D . 隋朝灭亡
5、隋文帝灭掉南方的哪个政权,统一全国(  )
A . B . C . D .
6、公元581年,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的历史人物是(   )
A . 杨广 B . 杨坚 C . 刘邦 D . 杨勇
7、他在位期间成功地结束了西晋末年以来近300年的分裂局面,改革制度,发展生产,注重吏治,国家安定,人民负担较轻,经济繁荣。他是(   )
A . 秦始皇 B . 隋炀帝 C . 汉武帝 D . 隋文帝
8、隋朝建立的方式是通过(   )
A . 农民起义推翻旧政权 B . 少数民族入侵 C . 世袭继承 D . 外戚政变夺取政权
9、隋的统一是以灭掉南方最后一个政权为标志的,这个南方政权是(  )
A . 南宋 B . 陈朝 C . 北周 D . 东晋
10、结束南北朝以来长期分裂割据局面,又一次实现了全国大一统的皇帝是( )
A . 隋文帝 B . 隋炀帝 C . 唐太宗 D . 唐玄宗

二、大运河的开通(共14小题)

1、假如你是一位唐朝时期的读书人,从江南的余杭(今杭州)经大运河进京赶考。你不可能经过下列哪一段运河?(   )
A . 永济渠 B . 江南河 C . 邗沟 D . 通济渠
2、隋朝开凿的大运河的重大意义在于(   )
A . 满足了隋炀帝游江都的愿望 B .   实现了南水北调 C . 大大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 D . 有利于运载南方少数民族发动战争
3、“输送物资最方便的乃是水运,然而无论黄河、淮水,还是长江,中国主要的江河都是自西向东,没有连接南北的河流。于是,隋炀帝决定以人工之力来完成此事。”由材料可知,隋朝大运河的作用是(   )
A . 加强了对边疆的控制 B . 巩固了国家统一 C . 沟通了南北交通 D . 加强了中央集权
4、一位外国人在描述隋朝大运河时写到:“由广州通向北京,其长度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其实,大运河的南北两端应该是(   )
A . 扬州、北京 B . 广州、北京 C . 杭州、扬州 D . 杭州、北京
5、一位外国人在描述隋朝大运河时写道:“由广州通向北京,其长度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其实,大运河的南北两端应该是(   )
A . 江都、涿郡 B . 余杭、涿郡 C . 余杭、江都 D . 广州、余杭
6、隋朝大运河自北向南分为四段,最南边的一段
7、请你仔细观察下图,结合所学内容并回答问题。

(1)下图描述的是(水利工程的名称)
(2)此河两端城市的现今名称:

A.涿郡指今            B.余杭指今

(3)假如你是唐朝时期的读书人,从该河的最北端到最南端,要经过哪四节河段?
(4)此河开通有什么作用?
8、如图“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丰厚)哉。”这反映出隋朝开凿的大运河(   )

A . 巩固了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B . 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交流 C . 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D . 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9、大业元年(605年),隋炀帝下令征集河南诸郡男女百余万,开通济渠。大业四年正月,隋炀帝“诏发河北诸郡男女百余万,开永济渠,引沁水,南达于河,北通涿郡”。大业六年,隋炀帝又在三国东吴已有运道基础上,开凿江南河。该工程对巩固我国的统一,发展南北经济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上文中隋炀帝兴建的水利工程是 ( )
A . 大运河 B . 都江堰 C . 灵渠 D . 白渠
10、下列关于大运河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 开凿大运河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对全国的统治 B . 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C . 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 D . 隋朝灭亡后被废弃
11、材料阅读题:

材料一:“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其两论功不较多。”

材料二:“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榆,其为利也博哉!”

(1)上述材料是对哪一著名水利工程的评价?
(2)材料二中的“涿郡”指现在的什么地方?
(3)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该水利工程的主要功能是(  ) (3)
A . 灌溉 B . 泄洪 C . 运输 D . 饮水
(4)该水利工程是哪位皇帝开通的?有什么历史作用?
12、“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此话说明隋朝开凿大运河的意义是(  )
A . 巩固了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B . 沟通了涿郡和余杭 C . 大大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与发展 D . 有利于对南方少数民族的战争
13、下图是隋炀帝时开凿的大运河。

(1)写出开通大运河的目的:
(2)图中序号①是大运河的中心所在地请写出是哪个城市?图中序号②③分别代表的是隋朝大运河北、南两端的城市,请把他们所代表的城市写出来。

(3)此河开通后有什么作用?
14、隋朝虽然繁盛一时,但在我国历史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他成功地统一了经历数百年严重分裂的中国。他最重要的改革之一是实行通过考试选拔政府官吏的制度,为中国提供一批批非常得力的行政官员。

材料二:“大业三年设十科举人,中有‘学业优敏,文才秀美’一条,或即进士科之始。”

材料三:如图。

(1)材料一中的“他”指的是谁?材料二中“进士科”的创设有何标志性意义?
(2)如图描述的是(水利工程的名称)。
(3)运河最北端城市名称A;假如你是唐朝时期的读书人,从B点到洛阳去,不可能经过哪段运河?(写名称)
(4)此河开通有什么作用?

三、科举制的创立与完善(共9小题)

1、补全内容,梳理线索。

请你按表格要求将下列内容的序号填入表中“主要贡献”一栏合适的空格内,并补全表格其他栏目要求填写的空缺。完成“科举制度创立发展及影响”的网络知识

科举制度的发展及影响

主要贡献(填序号即可)

作出贡献的皇帝

科举制度的诞生

科举制度的完善

科举制度的废除

(写出朝代即可)

科举制度在隋唐时的影响

①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

②扩充国学规模,增加考试人数

③丰富考试内容,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考试内容

④开始殿试并创设武举

⑤正式设置进士科,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2、下图中隋以后“入仕群体中寒门(平民)子弟所占比例”增长的制度性因素是(   )

A . 世袭制 B . 分封制 C . 科举制 D . 郡县制
3、“科举制度较广泛地向地方各阶层的地主们,打开了入仕的途径,因而与各地地主特别是过去的所谓寒门、商人、地主等……通过科举也取得了高官厚禄,参与政权中来。”该材料说明科举制度(   )
A . 扩大选拔官员的范围 B . 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C . 促进文学艺术的发展 D . 束缚当时人们的思想
4、“载处元年二月,策问贡人于洛城殿……殿前试人自此始。”“殿试制度”这一考试形式的开创者是(   )
A . 隋炀帝 B . 唐太宗 C . 武则天 D . 唐玄宗
5、“自隋以来,平民社会,穷困子弟,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这与哪一制度相关?(   )
A . 分封制 B . 郡县制 C . 行省制 D . 科举制
6、“这一制度使少数下层士人得以参政,影响到文官队伍的整体素质与结构,这所造成的是一个庞大的读书人阶层。”“这一制度”指的是(    )
A . 分封制 B . 郡县制 C . 行省制 D . 科举制
7、科举制是下列哪一个朝代创立的(    )
A . 秦朝 B . 汉朝 C . 隋朝 D . 唐朝
8、科举制选拔人才的方法是(    )
A . 由地方推举 B . 用分科考试的方法 C . 选举产生 D . 根据门第出生
9、有学者在评论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时说:“它便于在全社会范围内选拔人才,为士子创造了相 对平等的竞争机会。”这主要指的是科举制(  )
A . 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B . 保证了官吏的清正廉明 C . 体现了公平公正的原则 D . 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

四、隋朝的灭亡(共9小题)

1、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叛军杀死,盛极一时的隋朝随之灭亡,隋朝灭亡的最重要原因是(    )
A . 隋朝的统一激起了贵族的反感 B . 隋文帝的改革失败 C . 隋炀帝的暴政 D . 李渊的起兵反抗
2、导致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是(   )

①隋炀帝的暴政    ②开通大运河    ③农民大起义    ④部将的反叛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②④
3、2019年3月1日,习近平在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仪式上说:“同人民风雨同舟、血脉相通、生死与共。”以下隋唐时期的国家最高领导人,做不到这一点的是(   )
A . 隋文帝 B . 隋炀帝 C . 唐太宗 D . 武则天
4、隋朝是个短命王朝,仅传一世即亡。你认为隋朝灭亡的最根本原因应该是(   )
A . 权臣当道 B . 隋炀帝的暴政 C . 土地兼并严重 D . 隋末农民起义
5、隋炀帝时许多老百姓为避免被征作民夫,不惜将手足砍断,还说是“福手、福足”。这说明(   )
A . 隋朝时百姓经常躲避为国家服务 B . 徭役过于沉重百姓不堪其苦 C . 不愿离开亲人不如砍断手足 D . 怕土地被兼并失去生存基础
6、成语“罄竹难书”出自《旧唐书•李密传》:“罄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这是李密(隋末农民起义的领袖)为声讨哪一人物而写的(   )
A . 隋文帝 B . 隋炀帝 C . 唐高宗 D . 唐玄宗
7、隋朝在短时间内积累巨大的社会财富,实现统一,但又迅速覆亡,成为古今争论不休的话题。导致隋朝迅速灭亡的根本原因是(   )
A . 开凿大运河 B . 暴虐无道的统治 C . 大兴土木工程 D . 隋炀帝昏庸无能
8、“隋朝,犹如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夜空,时间虽然短暂却光芒四射。”这里对“流星”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
A . 统治者残暴 B . 实现了统一 C . 繁荣而短暂 D . 大运河开通
9、隋朝是个短命的王朝,其灭亡的主要原因是(   )
A . 权臣当道 B . 土地兼并严重 C . 隋炀帝的暴政 D . 开通大运河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七下历史期中复习专题:01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