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二单元检测试卷(一)
年级: 学科: 类型:单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21小题)




北宋熙宁九年(1076年)赋粮南、北方所占比例
单位 | 总计 | 北方数 | 南方数 | 南方所占比例(%) |
贯、石、匹、两 | 10018153 | 4414841 | 5603312 | 55.93 |
①宋代的海船抗沉性较好
②宋代的海船能在雨雾天航行
③宋代的海船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④宋朝海外贸易发达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
材料一 隋唐之际,中国出现了雕版印刷术。这种方法优于手抄百倍,但是雕版印刷也存在着不足之处,如刻版需很长的时间,存放刻版又要占据大量空间,如果一部书不再重印的话,刻版便成了废物。
材料二 培根在评述中国古代文明的三项成果时曾说:“这三种东西曾经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和状态:第一种在文字方面,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
材料三 英国学者李约瑟说:“每当人们在中国文献中查找任何一个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主要焦点就在宋代。”
材料一:大概从公元二百年到五百年之间,全球气候发生变化,与以往相比,各处都变得更为寒冷,在中国北方地区寒冷气候出现得更早……由于气候改变的关系,草原上的民族慢慢地向南移动;核心地区的汉人也许因为人口增加,也许因为南方土地肥沃,也慢慢向南移动……大量的北方族群侵入南方……改变了中国本来的人口结构,同样,中国北方原来的人口在骨牌效应下,也一波一波地不断南侵,改变了南方的人口结构。
材料二:海外贸易的兴盛刺激了中国的内部生产,宋代的冶铁数量在当时整个世界应该是数一数二的,其他如制造瓷器、丝绸、茶叶、酒类以及各种工艺品,数量之大、种类之多也是惊人的。也因为这些缘故,宋代面对强大的北方敌国可以用金钱和丝帛换取和平。而在完全失去北方以后,偏安在南边的南宋,地方小了,人口少了,生活条件居然比过去还好。
——上述材料均选自《许倬云说历史:大国霸业的兴废》
|
材料一:(辽)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摘自苏辙《栾城集》 |
图1:北宋形势图(1111年) |
|
材料二:市井经纪之家……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摘自北宋《东京梦华录》 |
图2:宋代纸币铜版拓片 |
材料三:宋代不仅商贸繁荣,也是中国社会市民阶级正式产生的年代……市民的富裕闲暇生活及审美趣味和生活情趣促成了宋代文化高度繁荣,戏曲、杂技、音乐、诗歌、小说都在宋代高度繁荣。——摘自詹子庆《中国古代史参考资料》
A:;B:。
材料一中“(辽)与朝廷”是通过什么盟约实现和好的?如何看待这一盟约产生的影响?
任务一:[设计方案——体会宋代繁荣]
线路一:景德镇陶瓷→泉州市舶司遗址→四川成都交子
任务二:[情境再现——了解经济发展]
历经许多年的探测,南海一号的某些特征已被初步掌握,比如船体的尺寸、货物主要以瓷器铁器为主、深埋于海泥之下、船身除甲板外结构完好,等等。进而,建立在这些特征之上的意义也被创造出来并一再重申,比如能够为海上丝绸之路研究贡献珍贵实物、可以充实航海史和贸易史等。在这些不无道理的演绎下,南海一号早已演变成一个文化符号,发掘南海一号行动随即成了文化大事件。
任务三:[思维导图——重现宋元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