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甘南县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25小题)

1、1980年,我国建立深圳等经济特区;1984年,开放14个沿海城市;1985年,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1988年,划海南岛为经济特区;1992年,决定开放内地部分省会城市、沿江沿边城市;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13年,设立上海自由贸易区。以上史实主要说明了我国(   )

A . 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B . 国际地位逐步提高 C . 体制改革走向深入 D . 扩大开放融入世界
2、改革开放后,我国逐渐形成了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B .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三角洲--内地 C . 沿海经济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D . 经济三角洲--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3、新中国成立后,农业生产关系四次调整的先后顺序是(    )

①土地改革          ②人民公社化运动

③三大改造          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 . ①②③④ B . ④③①② C . ①③②④ D . ③④②①
4、1958年,中共中央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由于(    )

①社会主义建设缺乏经验   ②苏联撕毁合同  ③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④急于求成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5、1949年10月,面对一个新中国的诞生,诗人胡风以一句“时间开始了”表达自己的心声。对于无数人来说,1978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意味着“时间又开始了”!对此认识错误的是(    )

A . 前者使中国人民站起来 B . 前者标志着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确立 C . 后者让中国人民富起来 D . 后者标志着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时期
6、1952年,许多农民为能在自己的土地上耕种感到非常高兴,出现这种局面的原因是(    )

A . 镇压反革命 B . 进行了土地改革 C . 加入了人民公社 D . 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7、国外一位学者提出了“21世纪始于中国的1978年”的观点。1978年中国发生的重大事件(    )

A .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开始在国际舞台发挥更大作用 B . 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结束文化大革命 C .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 D . 邓小平理论成为党的指导思想
8、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农村改革中,农民的两个伟大创造是( )
A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迅速发展 B . 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大跃进” C . 开辟经济特区、“打破大锅饭” D . 国企改革、土地私有
9、1985年,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这场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
A . 增强企业活力 B .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C . 扩大企业自主权 D . 实行对外开放
10、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博士说:“浦东是我去过的地方中最令人钦佩的地方之一,想象不到的成功。”浦东的“成功”主要得益于( )
A . 上海独特的地理优势 B . 经济特区的设立 C . 浦东的开发开放 D .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11、美国陆军上将克拉克在回忆录中说:他是“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美国司令员”,这次战争是(    )
A . 抗日战争 B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 . 侵朝战争 D . 美国独立战争
12、我国东北工业基地形成于“一五计划”期间,下列属于东北工业基地的有(    )

①鞍山钢铁公司

②长春第一汽车制造

③沈阳第一机床厂

④大庆油田。

A . ①②③ B . ②③ C . ①③④ D . ③④
13、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的标志(    )
A .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B . 第一个五年计划 C . 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的制定 D . 土改的完成
14、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标志(    )
A . 南京国民政府垮台 B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C . 新政协会议召开 D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
15、“西方殖民者几百年来只需要在东方一个海岸线上架几尊大炮就可以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下列哪一事件是最有力的证明(    )
A . 抗日战争的胜利 B . 解放战争的胜利 C . 抗美援朝的胜利 D . 三大改造的胜利
16、抗美援朝战争时期,由中央政府委派,率领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的司令员是(    )
A . 林彪 B . 彭德怀 C . 邓小平 D . 刘伯承
17、新中国建立后的首要任务是(    )
A . 镇压反革命 B . 巩固人民民主政权 C . 恢复发展国民经济 D . 进行土地改革
18、在我国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时期,广大人民和干部中涌现出大批先进人物,如王进喜、焦裕禄、雷锋等,他们分别被誉为(    )
A . 铁人、党的好干部、解放军好战士 B . 党的好干部、两弹元勋、铁人 C . 党的好干部、铁人、人民公仆 D . 人民公仆、党的好干部、解放军好战士
19、到1952年,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土地改革的完成(    )
A . 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B . 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C . 建立了土地公有制 D . 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20、“文革”后的两年内,党内出现了思想上的徘徊局面,以邓小平为首的领导人同错误思想展开大讨论,最终讨论结果得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    )
A . 实践 B . 斗争 C . 革命 D . 守旧
21、如下图是1979年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标题写着:邓小平,中国新时代的形象。这里的“中国新时代”是指(    )

图片_x0020_100001

A . 新中国的成立 B . 文化大革命 C . 改革开放 D . 社会主义道路的起步
22、1992年,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要建立“中国式体制”,也就是要建立(    )
A .   国有企业改革 B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 . 经济特区
23、“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这首歌描绘 的两位领导人是(    )
A . 毛泽东和孙中山 B . 毛泽东和邓小平 C . 孙中山和邓小平 D . 刘少奇和邓小平
24、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号角,首先是在哪里吹响的(    )
A . 农村 B . 城市 C . 学校 D . 国有企业
25、我党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在党的哪次会议上(    )
A .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 . 中共十二大 C . 中共十四大 D . 中共十九大

二、综合题(共3小题)

1、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然而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始终与土地政策的调整相联系。

(第一阶段:土地梦想的实现)

材料一

图片_x0020_1008668517

(第二阶段:有分到合的过程)

材料二: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第二年,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第三阶段:探索中的失误)

材料三:早稻亩产二万六千九百多斤,花生的高产“卫星”,从湖北省麻城县麻溪河乡和福建省南安县胜利乡的田野上腾空而起了。

                              ——1958年8月13日《人民日报》社论

材料四:1958年8月初,(南海)大镇乡人民公社率先成立,到9月初,全县实现人民公社化。

(第四阶段:新时期农民的创举)

材料五:1978年底,安徽省凤阳县小岗生产队18户村民秘密开会,决定实行“大包干”。包干到户的第一年。这个自实行农业合作化以来从未向国家贡献过一粒粮食的生产队第一次向国家贡献粮食4万斤,油料2万斤。小岗村的奇迹,使人们看得到了 农村改革的希望。

(1)材料一:图一和图二反映了建国初期我国农村社会改革中的什么历史事件?它有什么意义?
(2)材料二反映了哪一重大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事件使我国的土地所有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材料三和材料四反映了在当时农村出现哪两大运动?
(4)据材料五,指出“农村改革的希望”指什么?
(5)上述材料说明了农村发展中既有经验又有教训,这对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有哪些启示?
2、新中国成立后,面临着巩固政权的政治任务,之后又面临着建设社会主义的伟大征程,党和政府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实施了一系列政治、经济政策,这些政策给中国社会的发展带来了重要影响,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

材料二 1953年-1957年,我国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产值增长速度和比值变化表

变化行业

1953年农轻重比例(%)

1957年农轻重比例(%)

1953-1957平均增长速度(%)

农业

52.8

43.5

4.5

轻工业

29.6

29.2

12.8

重工业

17.6

27.3

25.4

材料三  1953—1957 年,全国工业建设项目达1万多个,我国过去所没有的一些工业部门,包括飞机制造业、汽车制造业、重型和精密机器制造业以及高级合金钢企业等,从无到有建设起来。

——摘自岳麓版《中国历史》(八年级 下册》

材料四

  国民生产总值 国民收入 工业总产值 农业总产值
1978年 3588 3010 4237 1397
1990年 17400 14300 23851 7662
年增长率 8.7% 8.4% 12% 6.1%

——据《二十世纪中国史纲》相关内容编制(单位:亿元)

(1)依据材料一:请你回答新中国成立后, 为了捍卫来之不易的成果,巩固新中国的政权,进行了哪些重大事件?(最少答出两项)
(2)根据材料二我国经济发展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是我国实行了哪一措施取得的成果?
(3)举一例“汽车制造业”的成就?
(4)指出材料四反映的经济总特征是什么?分析导致这一特征的主要原因?
3、

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有两次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事件,一次是遵义会议,另一次则于A点召开。这次会议是哪次会议?召开的地点?这次会议做出了怎样的伟大决策?
(2)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结论是在年代尺上哪一点年份上提出的?提出者是谁?
(3)上题中历史人物被誉为“中国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总设计师”,请以C点代表年份这位伟人实行了哪一历史事件,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
(4)在中共十五大上,把哪一思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5)在2017年的时间点上,我党召开了哪次重要的会议?会上又把哪一理论思想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6)请你谈谈该如何继续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路?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甘南县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