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25小题)

1、明朝的科举制度“只强调儒家价值观,以牺牲科学、技术、商务和工业等知识为代价,奖赏在文学和人文领域上的成就。”此材料反映了这一制度(    )
A . 促进了商业的繁荣 B . 不利于皇权的加强 C . 阻碍了社会的进步 D . 有利于培养创新人才
2、下图是紫禁城,也称故宫。是我国明清两朝的皇宫,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代木结构宫廷建筑群。为了突出皇权至上,建筑艺术家们用艺术手法,巧妙地处理了建筑、美术等领域之间的内在关系,设计出了一条神秘奇特的中轴线。上述材料能说明紫禁城(   )

①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        ②展示了高超的建筑技艺

③凸显了皇权的至高无上        ④蕴含了平等的思想理念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3、土地和赋税问题是农民普遍关注的问题。“均田免赋”口号是下列哪次农民起义中提出的?(   )
A . 陈胜、吴广起义 B . 黄巾起义 C . 李自成起义 D . 太平天国运动
4、“以势若游龙的身姿穿群山,越峻岭,奔腾万里,浩然大气,堪称一部以建筑写就的中华民族的史诗。”与这段描述有关的中国古代建筑是(   )
A . 都江堰 B . 隋大运河 C . 明长城 D . 北京故宫
5、宋代科学著作《梦溪笔谈》描述某技术“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这项技术有利于(    )
A . 人类文化的传播 B . 航海技术的发展 C . 作战方式的变化 D . 海陆交通的畅通
6、自清中叶开始。清朝实行限制贸易政策,在海岸只有广州一口对外通商。使中国失去对外贸易的主动权和机遇。由此可见,清朝实行的政策是(    )
A . 闭关锁国 B . 休养生息 C . 轻徭薄赋 D . 重文轻武
7、诗歌是现实生活的反映。杜甫在“接缕垂芳饵,连筒灌小园”的诗句中描述的工具是(    )
A . B . C . D .
8、图示法是一种直观形象的学习方法。用图示法描绘隋朝大运河大致走向,较贴切的是(    )
A . B . C . D .
9、《贞观政要》记载太宗对待臣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尤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这体现了唐太宗的治国理念是(    )
A . 虚心纳谏 B . 无为而治 C . 以民为本 D . 知人善任
10、“姚崇宋璟作相公,劝谏上皇言语切”、“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该诗句所反映的社会现象是(    )
A . “文景之治” B . “贞观之治” C . “开元盛世” D . “康乾盛世”
11、如图是出土于唐长安城遗址的伎乐八棱金杯,杯身上的乐师深目高鼻,服饰带有中亚风格,手持琵琶等西域乐器。该文物可用来研究(    )

图片_x0020_100005

A . 唐朝的农业状况 B . 唐朝的制瓷业成就 C . 唐朝的文学成就 D .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12、一持续八年的叛乱,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这场叛乱指(    )
A . 七国之乱 B . 八王之乱 C . 安史之乱 D . 靖康之乱
13、“无言烽火燃,五十年,陈桥驿站披旒冕。披旒冕,定江山,杯酒之间销兵权。”材料所描绘的古代帝王(    )
A . 统一全国 B . 建立北宋 C . 定都临安 D . 迁都北京
14、文物是历史的载体。观察如图两件文物“契丹货币”、“西夏货币”,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图片_x0020_100010

A . 契丹人最早使用圆形方孔货币 B . 契丹与西夏都是少数民族政权 C . 契丹和西夏都受到汉文化的影响 D . 契丹与西夏都直接受北宋管辖
15、宋代出现了“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的说法,这表明宋代(    )
A . 独尊儒术 B . 强干弱枝 C . 重文轻武 D . 重农抑商
16、七年级某研究型学习小组搜集了以下资料,由此推断他们研究的主题是宋代(    )

图片_x0020_100011

A . 农业的发展 B . 手工业的兴盛 C . 商业的繁荣 D . 社会经济的发展
17、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七年级某同学制作了如图时间轴,与①对应的朝代是(    )

图片_x0020_100012

A . 南宋 B . 元朝 C . 明朝 D . 清朝
18、《元史•地理志》指出:“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为了有效的统治,元朝在地方上实行(    )
A . 三省六部制 B . 和亲制度 C . 册封制度 D . 行省制度
19、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下列属于清朝中央政府对西藏管辖的措施有(    )

①设立宣政院    ②设置驻藏大臣    ③册封达赖、班禅    ④设置澎湖巡检司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③④
20、如图是七年级某同学制作的明朝加强专制统治思维导图,其中空白处应填(    )

图片_x0020_100013

A . 建立行省制度 B . 设厂卫特务机构 C . 设立南书房 D . 设立军机处
21、“15世纪初,我国一位航海家七次远洋航海,留下千古佳话……这件开拓事业之所以名垂青史,是因为它依靠的不是坚船和利炮,而是宝船和友谊”。这次远洋航行(    )
A . 给中国带来了巨额财产 B . 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的友好往来 C . 巩固了中国的东南海防 D . 促进了中华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与交融
22、如表是我国古代中央政府对某地区进行有效管辖机构的变迁,其中空白处应填(    )

朝代

管辖机构

汉朝

西域都护

唐朝

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

清朝

A . 市舶司 B . 澎湖巡检司 C . 宣慰司 D . 伊犁将军
23、清代史学家赵翼说:“军机大臣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这说明军机处的设立(    )
A . 提高了办事效率 B . 加强了君主专制 C . 规范了法律程序 D . 废除了丞相制度
24、如表为清朝耕地面积的统计数据,对其变化原因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

年代

耕地面积(顷)

顺治十八年(1661年)

5493576

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

6078430

雍正二年(1724年)

6837914

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

7414495

A . 统治者重视农业 B . 推行垦荒政策 C . 城镇经济的发展 D . 人民的辛苦劳动
25、文学艺术创作来源于社会生活,下列反映清代文学艺术成就的是(    )
A . 《三国演义》和秦腔 B . 《水浒传》和昆曲 C . 《西游记》和汉调 D . 《红楼梦》和京剧

二、判断题,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正确的填“正确”;错误的填“错误”,并加以改正。(共5小题)

1、581年,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唐朝,定都长安。
2、唐朝以来,不少来自波斯、阿拉伯的人,同汉、蒙、畏兀儿等族,长期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交融,在元朝时开始形成一个新的民族——维吾尔族。
3、北宋著名史学家、政治家司马迁主持编写的《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的通史巨著。
4、明朝李时珍经过持续不断的努力,编写出药物学巨著《农政全书》。
5、 1684年,为了加强对台湾的管辖,清朝设立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三、综合题(共3小题)

1、中华民族既热爱和平交往,又勇于反抗侵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片_x0020_100015

材料二:明末清初,我国东南沿海和北疆相继遭到日本、荷兰、沙俄的侵略,为了反抗外来侵略,中国军民进行了英勇的斗争并取得了重大的胜利。他们反抗外来侵略的精神将永远镌刻在中华民族的史册上。

——摘编自《中国通史》

(1)读图指出,鉴真到达上图处(填序号),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贡献;(填人名)到达图①处,求取佛经。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朝的对外交往有何特点?
(3)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填写下列历史人物:

A.“拔云手指天心月,拔剑光寒倭寇胆”:

B.“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

C.“倘执迷不悟,仍然拒命,大兵必破雅克萨城,除尔众矣”:

2、宋代商品经济繁荣,市民阶层壮大,市民生活丰富多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作品或朝代

内容

(宋)吴自牧《梦粱录》

“万物所聚,诸行百市”,“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即无虚空之屋”。

(宋)陈知柔《次海上长亭村》

“风雨晚潮急,鱼虾晓市腥”。(晓市即早市)

南宋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苏湖熟,天下足”

材料二:宋朝是中国社会市民阶级正式产生的年代,大批的手工业者、商人、小业主构成了宋朝的中产阶级,他们经济富足,又有自己独立的价值追求,市民的富足闲暇生活及审美趣味和生活情趣促成了宋朝文化高度繁荣。

——詹子庆《中国古代史参考资料》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朝商品经济繁荣的表现有哪些,“苏湖熟,天下足”说明我国古代经济重心有何变化?
(2)据材料二,概括宋代商品经济发展的主要影响,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一例说明“市民的富足闲暇生活”。
(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商品经济的发展与市民生活的关系。
3、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阅读材料,完成下列探究活动:

材料一:“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奏出了唐宋元明清时代艺术的最强音,形成一条中国文化内在美的主线、美的历程。

材料二:“私幸端门,见新进士缀行而出,(唐太宗)喜曰:‘天下英雄入吾教中矣!’”

——王定保《唐摭言》

材料三:培根说:“这三种东西曾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和状态,第一种在文学方面,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而因此又引出不计其数的变化。由此,人类的文明也得到极大的发展”

(1)唐朝诗坛气象万千,名家辈出,其中李白被誉为“”;杜甫的诗反映了历史的真实情况,故有“”之称。
(2)材料二中唐太宗通过何种制度让“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的?在该制度下选拔人才的标准是什么?
(3)材料三中“第三种在航海上”的东西指什么?它的使用有何影响?
(4)结合上述材料,你认为我们应该如何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