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常德市汉寿县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线上教学效果检测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24小题)

1、宋朝时期,海外贸易范围很广,东到朝鲜、日本,西至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那时阿拉伯等十几个国家的商人经常来华从事贸易.当时政府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  )

A . 市舶司 B . 澎湖巡检司 C . 行省 D . 宣政院
2、唐朝中外交往出现了盛况空前的局面,出现这一局面的根本原因是(  )

A . 唐朝国家统一,社会安定 B . 唐朝经济文化世界领先 C . 唐朝对外政策开放开明 D . 唐朝对外交通发达
3、

下列能正确反映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是(  )

A . B . C . D .
4、“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是“诗圣”对“诗仙”的评价,“诗圣”、“诗仙”分别是(  )

A . 杜甫、李白 B . 白居易、韩愈 C . 杜甫、白居易 D . 杜牧、李白
5、澶渊之盟是哪两个政权之间的盟约(    )

A . 南宋与金 B . 北宋与辽 C . 北宋与西夏 D . 西夏与辽
6、一个英俊的少年骑着白马沿辽河东行,来到上游的木叶山,遇见一个乘青牛的美丽少女。两人互相爱慕,结为夫妻。传说他们就是我国北方古老的契丹族的祖先。公元10世纪初,统一了契丹各部的首领是(    )

A . 成吉思汗 B . 耶律阿保机 C . 元昊 D . 完颜阿骨打
7、隋唐时期有一大“发明”,它否定按门第选官,为布衣(平民)提供了做宰相、公卿的机会。这一“发明”是(   )

A . 世袭制 B . 分封制 C . 郡县制 D . 科举制
8、某班举办主题为“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图片展。下列工具由唐代农民改进而成的是(    )

A . B . C . D .
9、中共中央发布了改进工作作风的八项规定,大力提倡勤俭节约。中国古代就有一位“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皇帝,他在魏征劝谏后,即能身体力行,持之以恒。这位皇帝是(    )

A . 隋文帝 B . 唐太宗 C . 唐玄宗 D . 宋太祖
10、“唐朝允许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人参加科举考试和做官。长安城商贾云集,学子荟萃,到处可见歌舞、盛宴,气势非凡宏大。”课文中的这段叙述体现的是唐朝(    )

A . 博大宏放的精神风貌 B . 革新气象和创造精神 C . 科技文化大放异彩 D . 中华文化强大生命力
11、历史发展一般都具有阶段性特征。辽、宋、西夏、金这一时期最显著的阶段特征是(    )

A . 多元文化碰撞交融 B .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C . 统一国家建立发展 D . 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
12、宋朝有谚语曰:“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当时人们为什么不以从军为荣?(  )

A . 宋朝重武轻文 B . 宋朝重文轻武 C . 从军死伤几率大 D . 从军收入低
13、“他在位期间成功地统一了西晋末年以来近300年的分裂局面,改革制度,发展生产,注重吏治,国家安定。人民负担较轻,经济繁荣。”他在1978年美国学者麦克·哈特所著的《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中排行第82位。这位在西方人眼中影响深远的中国皇帝是(  )

A . 秦始皇 B . 汉武帝 C . 隋文帝 D . 唐太宗
14、如下图是某班同学为历史故事会收集的材料,由此判断他要讲述的是(   )

A . 卫青北击匈奴 B . 岳飞抗金 C . 文天祥抗元 D . 戚继光抗倭
15、下列选项中不是“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出现的共同原因的是(   )
A . 国家统一,社会稳定 B . 思想文化上实行高压政策 C . 统治者注意调整统治政策 D . 重视人才的选拨和任用
16、图示法是一种直观形象的学习方法。用图示法描绘隋朝大运河大致走向,较贴切的是(    )
A . B . C . D .
17、外国人以一个地方的原名“昌南”的发音来代表瓷器和中国,并且此地在宋代已成为闻名天下的“瓷都”,此地是(    )
A . 海南岛 B . 湖州 C . 景德镇 D . 泉州
18、“五万里的尘土与寒暑,长安与那烂陀寺相遇的机缘……把自己淹没于三千佛经的精义。……孤独的灵魂,却在万众的仰慕中升腾,你,才是真正的行者!”对诗歌中的“你”评价正确的是(    )
A . 中日文化友好交流的使者 B . 中印文化友好交流的使者 C . 中非文化友好交流的使者 D . 唐与大食友好交流的使者
19、“万国尽征戌,烽火被冈峦。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这是杜甫《垂老别》一诗中描绘的唐朝某次动乱造成的惨状,诗句反映的是(    )
A . 七国之乱 B . 八王之乱 C . 安史之乱 D . 靖康之变
20、下列有关五代十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政权分立,可见分裂才是历史发展趋势 B . 北方政权相对稳定,经济有一定的发展 C . 南方战事不断,政局动荡 D . 五代十国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
21、公元964年,赵匡胤下令,将各地每年所收的民租和专卖收入,除地方支用外,一律运往京师,地方不得占留。为了把地方税收权力转移到中央,宋代在地方设立的机构是( )
A . 禁军 B . 节度使 C . 通判 D . 转运使
22、宋金对峙局面形成的标志是(    )
A . 南宋定都临安 B . 宋金达成和议 C . 宋军收复建康 D . 岳飞取得郾城大捷
23、交子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重要发明,是中国最早由政府正式发行的纸币,也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的纸币,比美国(1692年)法国(1716年)等西方国家发行纸币要早六七百年。它最早出现于(    )
A . 北宋四川地区 B . 南宋四川地区 C . 北宋东京城内 D . 南宋临安城内
24、从东汉末年开始一直到南宋时期,我国经济重心逐步转移到南方。对这一巨大变迁的原因,分析错误的是(    )
A . 北方战乱频繁,南方较少 B . 大量人口南迁,带去先进技术,增加了那里的劳动力 C . 自然条件变化,江南地区农业发展快,超过了北方 D . 政治中心转移到了北方

二、综合题(共2小题)

1、隋、唐、宋三个王朝是我国古代经济发展的重要历史阶段。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炀帝大业元年,发河南诸郡男女百余万开通济渠,自西苑引谷,洛水达于河,又引河通于淮海,自是天下利于转输四年,又发河北放诸郡百余万众开永济渠,引沁水南这河,北通涿郡。

——《通典》卷十《遭运》

材料二  隋炀帝特别喜欢外出巡游,从东都到江都的运河刚刚完工,隋炀帝就带着二十万人的庞大队伍到江都去巡游,为了满足船队大批人员的享受,隋炀帝命令两岸的百姓,给他们准备吃的喝的,叫做“献食”。

材料三  作为一个君王,一定要使百姓能够生存。如果君王损害百姓的利益来达到享乐的目的,就好像是割自己身上的肉吃到肚子里,虽然肚子饱了,人却已经死亡。……我应当去掉奢侈,节省开支,减轻徭役,少收赋税,选拔和任用廉洁的官吏,使老百姓吃穿都有富余,那么他们自然就不会去做盗贼了,怎么能用严厉的刑法呢?

——节选自《贞观政要》译文

材料四

朝代

南方

北方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西汉

2470685

19.8%

9985785

80.2%

唐代

3920415

43.2%

5148529

56.8%

北宋

11224760

62.9%

6624296

37.1%

——摘自杨远《西汉至北宋中国经济文化向南发展》

请回答:

(1)请依据材料一、二概括,除了加强对南方的控制外,隋朝开凿大运河还有其它什么目的?
(2)依据材料三回答,君主为了“存百姓”,应采取哪些措施?(至少两方面)
(3)材料四的内容反映了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什么现象?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从交流促进发展的角度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

材料二  宋与周边少数民族政权之间战争频繁,屡战不胜,最终与辽、西夏、金分别议和。这使得宋和其他少数民族政权之间保持了较长时间的友好交往。

材料三  洁白的哈达、温驯的藏羚羊、雄伟的布达拉宫……这就是我们美丽而圣洁的西藏。虽然当前“藏独”分子猖獗,但我们可以肯定地说:自古以来,西藏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1)材料一表明唐太宗实行怎样的民族政策?请用他在位时唐与吐蕃交往的具体史实加以说明。
(2)宋朝时的民族关系呈现出怎样的特点?请说出辽、西夏分别是哪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
(3)元朝时为加强对西藏管理,在这一地区设立了宣慰使司都元帅府,它由哪一机构直接统辖,掌管西藏的军民各项事务?通过上述史实,谈谈你对我国古代民族关系的认识。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湖南省常德市汉寿县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线上教学效果检测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