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沧州市南皮县2021年中考历史一模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中考模拟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1小题)

1、梁启超在《饮冰室合集》中指出“……不出二端,一曰军事,如购船、购械、造船、造械、筑炮台、缮船坞等是也;二曰商务,如铁路、招商局、织布局、电报局、开平煤矿、漠河金矿等是也。其间有兴学堂、派学生游学外国之事,大率皆为兵起见”。材料评述史实的起因是(    )
A . 鸦片战争的失败 B .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失败 C . 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 D . 义和团运动的失败
2、下图所示的条约签订于(    )

A . 19世纪四十年代 B . 19世纪六十年代 C . 19世纪九十年代 D . 20世纪初
3、据1927年3月统计,党员总数达到了57967人,其中工人成分占53.8%、农民占18.7%、知识分子占19.1%、军人为3.1%、中小商人为0.5%、其他成分为4.2%。女党员占到党员总人数的10%。这一状况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
A . 中国共产党的创立 B . 国民大革命的进行 C . 南昌起义的开展 D .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
4、《人民日报》刊登的广告作为一面反映新中国政治经济生活变迁的镜子,深刻地记载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政治经济生活变迁的方方面面。下面为不同时期《人民日报》刊登的广告,其中,反映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确立时的是(    )
A . B . C . D .
5、政治家、演说家理查德・亨利・李在1776年4月写道:“只要我们仍将自己看作大英帝国的臣民,就不会有任何一个租后国家愿意与我们打交道或与我们进行贸易。荣誉、尊严、国际礼仪都不允许这样做。”可见,“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是(    )
A . 实现独立 B . 制定宪法 C . 废除奴隶制 D . 对外扩张
6、下表(1840—1870德国铁路企业劳动力人数及铁路长度)信息表明,德国(    )

德国铁路企业劳动力人数(人)

铁路长度(公里)

1840

1648

548

1850

26084

约7200

1860

85608

约11660

1870

161016

约25000

A . 开展了工业革命 B . 完成了统一 C . 进入了电气时代 D . 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7、对于大多数苏联历史学家来说,改革是一道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分水岭;对于西方研究者来说,这一改革是俄国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的分界线。可见,这一改革的领导者是(    )
A . 彼得一世 B . 亚历山大二世 C . 赫鲁晓夫 D . 戈尔巴乔夫
8、下列重大事件在英国历史学家基斯・杰弗里《全球史:1916(转折:奠定战后百年政治新格局)》一书中,应重点阐述的是(    )
A . 三国同盟建立 B . 萨拉热窝事件 C . 凡尔登战役 D . 俄国十月革命
9、下列图片反映的史实体现的共同主题是(    )

A . 革命与改革 B . 冷战与热战 C . 竞争与合作 D . 分裂与统一
10、□后,世界在整体上保持了和平状态。在这种和平环境中,现代资本主义国家通过一系列自我调节措施,经济在高科技的推动下迅速发展,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也在改革中曲折前进。“□”应是(    )
A . 新航路开辟 B . 第一次世界大战 C . 第二次世界大战 D . 美苏冷战
11、2020年11月中、日、韩等15国正式签署《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 CEP》),12月《中欧投资协定》正式达成;2021年2月1日,英国正式申请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 CPTPP)。这些表明(    )
A .   竞争、合作是大国关系的基本态势 B . 美国超级大国地位丧失 C . 发展中国家只致力于经济发展 D . 人类命运共同体已形成

二、综合题(共2小题)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随着日本在亚太地区实力的增强,引起美国的极度不安。1921年11月,美、英、法、意、日、比、荷、葡和中国代表在华盛顿举行会议。华盛顿会议以美国胜利而告终,使日美两国矛盾公开化,并加剧了美日争夺远东太平洋地区的矛盾。

——摘编自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历史

材料二  1941年12月7日清晨,日本海军的航空母舰舰载飞机和微型潜艇突然袭击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在夏威夷基地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由此爆发。这场战争除了日美两国大型海上战斗外,同时也导致位于欧洲的轴心国集团的灭亡。太平洋战争后,美国更进一步加强了对亚太地区的控制,这对日后的冷战局势、原子弹的使用、反殖民浪潮和日本与中国政治发展,对亚洲与太平洋周边国家未来发展影响甚巨。

——摘自《太平洋战争》

(1)材料一表明美日矛盾集中在哪一地区?
(2)据材料二,概括美日在这一地区矛盾引发的后果及其最终结局。
(3)上述材料和问题探究的主题是什么?
2、探究问题。

材料  1921-1949年中国共产党大事记(部分)

年份

事件

1921年

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秘密召开,参加大会的共13位代表,代表全国50多个党员。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明确提出要把工人、农民和士兵组织起来,并确定党的根本政治目的是实行社会革命

1922年

召开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彻底反帝反封的民主革命纲领

1923年

织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扩大了中国共产党在全国人民中的影响

1924-1927年

与国民党合作,进行国民大革命,中国共产党力量进一步壮大

1927年

毛泽东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民主革命道路,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保证

1928年

创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并加强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1935年

召开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

1931—1945年

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团结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中共七大确立了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

1946—1949年

领导人民解放战争取得胜利,建立了新中国

(1)据大事记,指出中国共产党最终取得的重大成果。并归纳取得该重大成果的主要经验。
(2)据材料和问题,谈谈对党的认识。

三、简答题(共1小题)

1、阅读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老照片中的历史

图一部分彝族战士到达陕北后的合影(1936年)

图二同志,不要踏麦田(1946年)

图三中国第一枚带有核弹头的东风—2号导弹从甘肃双子城基地发射,在新疆罗布泊核试验场成功实现核爆炸(1966年10月)

(1)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材料一中三幅照片体现的人民军队的称呼及其肩负的使命。
(2)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上述人民军队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所起的共同作用。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河北省沧州市南皮县2021年中考历史一模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