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江西省吉安市永新县城南中学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

年级:八年级 学科:物理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速度是反映物体运动      的物理量,交通运输中常用的单位符号是      
2、声音在生活中有许多应用,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具有      ;把正在发声的音叉放在水中,水面激起了水花,说明发声的物体在      
3、假期到了,班上的几个同学送小明乘列车回家.如图所示,几个同学看着列车徐徐地开动了,小明坐在窗边,却看到同学们渐渐向后退去,这几个同学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小明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4、今年初,许多城市出现了雾霾天气,雾霾中的霾主要是由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等组成,大量吸入会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而雾则是由大气中的水蒸气经      而形成的;太阳出来后,雾会慢慢散去,是因为空气中的小水珠发生了      .(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5、小翠同学漫步在清澈平静的湖边,同时看到了水中飞翔的小鸟和游动的小鱼,她看到水中的小鸟是由于光的      形成的,水中的小鱼是由于光的      形成的.
6、如图2所示为女航天员王亚平太空授课的情景,图中水球相当于凸透镜,假设水球的焦距为f,则此时看到的像是      (选填“实像”或“虚像”),王亚平到水球的距离u应       2f(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7、下列现象分别属于红外线或紫外线的运用,或者与它们进行分类(每空只填2个序号);属于红外线运用的是      ;属于紫外线的运用的是      

①夜视仪②防晒伞③遥控器④使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

8、如图是陈大爷眼睛看物体时的成像情况,则他的眼睛类型是      眼,矫正需要选用的透镜是      镜.

9、如图所示,有一束光线从空气射入某种透明介质,在分界面处发生反射和折射.则      是反射光线,      是折射光线.

10、用盐水选种,要求盐水的密度必须为1.1×103kg/m3 . 某农场工作人员配制了0.5dm3的盐水,称得其质量为0.6kg.为使配制的盐水符合要求,应再加      (选填“盐”或“水”)       g.

二、选择题(共6小题)

1、下列描述基本符合实际的是(  )
A . 一个正常中学生的体重大约为50kg B . 人的头发直径约为0.7cm C . 喷气客机正常飞行的速度约为10m/s D . 教室里空气的质量约为500kg
2、在匀速直线运动中,下列关于公式v= 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速度随路程s的增大而增大 B . 速度随时间t的增大而减小 C . 当速度一定时,路程s随时间t的增大而减小 D . 速度与路程s或时间t都没有关系
3、水无常形,变化万千.如图所示的各种自然现象中均包含有水的物态变化过程,其中需要吸收热量的是(  )
A . 冰雪熔化   B . 露的形成   C . 霜的形成   D . 雾凇的形成
4、(多选)下列有关声的现象,其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老师的讲课声是通过空气振动而产生的 B . 调节琴弦的松紧度,主要是为了改变弹奏声音的响度 C . “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 D . 真空不能传声
5、物理原理在生活中随处可见,下列说法中符合物理原理或物理规律的是(  )
A . 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入射角大于折射角 B . 擦在皮肤上的酒精很快变干,这是蒸发现象,需要吸热 C . 同种物质在不同的状态下,其密度是相同的 D . 太阳光的色散现象说明太阳光是多种色光组成的
6、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铅笔的长度,测量方法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三、解答题(共4小题)

1、每当夜晚来临,群体性的广场舞随处可见,对于那些跳舞的大妈来说,动听的广场音乐,使得她们翩翩起舞,心情愉悦.对于附近的居民来说,广场音乐是否属于噪声?为什么?
2、科学家为了测量地球到月球之间的距离,设法在月球上安装了平面镜,然后在地球上发射激光,记录从地球发射激光到月球后经月球上平面镜反射回到地球的时间为2.54s,求地球到月球的距离?
3、吉安站到北京西站相距1800km,K106是从探测开往北京西的列车,经过吉安的时间是当日20:00,途中要停靠很多站,到达北京西的时间是次日16:30,列车在行驶途中以144km/h的速度通过长度为400m的大桥,列车全部通过大桥的时间为25s,求:
(1)列车从吉安到北京西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千米每小时?
(2)列车的长度是多少米?
4、量杯盛某种液体,测得液体体积和液体与量杯共同的质量M的关系如图所示,求:

(1)该液体的密度是多少?
(2)当液体的体积为30cm3 , 液体的质量是多少.

四、实验题(共2小题)

1、回答问题

 

(1)关于实验室温度计,请你填写以下空格.

①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      的性质制成的.②如图1,甲乙是体温计和寒暑表的一部分,其中体温计示数值是      ℃、寒暑表示数值是      ℃.

(2)“频闪照相”常用来研究物体的运动.如图2是某小球运动时每隔0.1秒的频闪照片,A,B,C是小球运动过程中连续的三个位置.由图可知小球从A位置运动到C位置通过的路径为       cm,小球从A位置运动到C位置的平均速度为       cm/s.小球从A位置运动到C位置的运动属于      (选填“匀速运动”或“变速运动”)
(3)如图3所示,是使用天平时二次出现的情景,请完成下列调节方法:①测量前,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移到标尺的零刻度线处,若天平的指针静止在图位置,则可将      调节,使天平平衡.

②测量中,把物体放于天平左盘,在右盘加上砝码,若天平的指针静止在图位置,则可将      ,使天平再次平衡.

2、某实验小组在测某种液体的密度时,设计了以下两种实验方案:

方案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 , 向烧杯内倒入适量液体,再测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2 , 然后把烧杯内的液体全部倒入量筒内,读出量筒内液体的体积为V1;根据测得的数据就可以算出该液体的密度.

方案2:在烧杯内倒入适量的液体,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3 , 然后将烧杯内的部分液体倒入量筒内,读出量筒内液体的体积v3 , 再测出烧杯和剩余液体的总质量m4;根据测得的数据就可以算出该液体的密度.

(1)按方案      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要更精确一些;如果选择另一种方案,测得的密度值将      (选填“偏大”或“偏小”).
(2)按方案1进行实验,计算该液体密度的表达式为      (用上述测量值表示).
(3)按方案2进行实验,计算该液体密度的表达式为      (用上述测量值表示).
(4)若按方案2进行实验,实验的情况如图所示,且测得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为84.2g,请将实验的数据及测量结果填入表中.

量筒中液体的质量

m(g)

 烧杯和剩余液体的质量m4(g)

 倒出液体的体积V2(cm3

 液体的密度

ρ(g/cm3

      

      

      

      

五、探究题(共3小题)

1、小明为探究冰熔化和纯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在实验室进行了探究实验.根据测量结果他画出了相关图象,如图a、b所示.

(1)这两个实验都需要用到的测量工具是            
(2)图      是冰熔化的图象,从该图象可以看出,冰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3)图      是水沸腾的图象,水沸腾时,某测量仪器的示数如图c所示,则水的沸点是      ℃.
(4)水在沸腾的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但      减少,测出的水的沸点比物理课本上给出的水的沸点要低些,主要的原因是      
2、某班同学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
(1)实验过程中,第1组的小明和第2组的小丽均将蜡烛、凸透镜放在了光具座上如图所示的位置,他们应该将光屏放在凸透镜的      (选填“左”或“右”),才能找到烛焰的像.当蜡烛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成一实像后,小明用不透明纸挡住凸透镜下半部分,则光屏上      (选填“能”或“不能“)成完整的像.

(2)通过移动光屏找到烛焰的像后,小明和小丽发现,两个小组测得的像距相差很大.经仔细比较、他们发现两个小组的凸透镜并不完全一样.这说明凸透镜的成像情况不仅与物距有关,还有凸透镜的      有关.
(3)小明将蜡烛放在光具座的最左端,发现烛焰可以在光屏上成一个缩小的像.当烛焰的物距减小时,像距将会      (选填“增大”或“减小”),像的大小将会      (选填“变大”或“变小”),光屏上的像是      (选填“正立”或“倒立”)的.
(4)当物距减小到一定程度后,小明发现再也不能在光屏上成像了,但是他用眼睛直接看到了一个正立放大的像,这个像在凸透镜的      (选填“左”或“右”)侧,是      (选填“虚”或“实”)的像.
3、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时,将一块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块白纸垂直放置在平面镜上,如图所示.

(1)实验时让光贴着纸板入射是为了显示      ,在纸板上能看到光的传播路径,这是因为光在纸板上发生了      的原因.如果纸板没有与平面镜垂直放置,当光贴着纸板沿EO入射时,将      (选填“能”或“不能”)在纸板上看到反射光.
(2)让光贴着纸板沿EO入射,在白纸板上可看见反射光OF,若让光线逆着由FO入射,会发现光线沿着OE射出,这表明:在光的反射现象里,光路是      ,白纸板由A、B两块纸板拼镜而成,可沿ON折叠,这样设计的目的是为了      
(3)为了得到反射角与入射角大小关系须过入射点O在白纸上作法线ON,用量角器量取∠EON为40度,再用量角器量取∠NOF也为40度,这样      (选填“能”或“不能”)得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的普遍规律,判断的理由是      ,应当改变      的大小,多次测量.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5-2016学年江西省吉安市永新县城南中学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