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册历史《动荡的春秋时期》同步练习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共5小题)

1、春秋时期,社会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主要是因为(    )
A . 农业重视使用肥料 B . 青铜器在农业中的广泛使用 C . 铁制农具的出现 D . 水利工程的兴修
2、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有了显著提高。主要原因是(   )
A . 青铜冶炼技术的进步 B . 铁制农具和牛耕出现 C . 国家统一 D . 水利事业的发展
3、战国时期,在新兴的封建地主阶级的推动下,各诸侯国先后进行了变法活动。公元前594年,鲁国首先规定:不论公田、私田,都要按亩纳税。其他诸侯国也相继进行税制改革,这实际上促使了土地由国有向私有的转化。商鞅变法则规定“为田开阡陌封疆”,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井田制瓦解的根本原因是:(    )
A . 私田不向国君缴纳赋税 B . 生产力的发展——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 C . 大量的荒地得到开垦,私田大量增加 D . 承认了土地私有的合法性
4、下图所示是春秋时期的铁制器物。据此可以判断,春秋时期(   )

A . 铁制器物开始出现 B . 铁制武器种类丰富 C . 铁制农具已经使用 D . 铁器已经取代铜器
5、生产生活离不开工具的革新。下列古代生产工具中,代表了春秋时期较高发展水平的是(   )

             

A . 打制石器 B . 骨耜 C . 青铜铲 D . 铁农具

二、王室衰微(共5小题)

1、“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方伯指一方诸侯之长)。”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 . 分封制仍能有效管理天下诸侯 B . 诸侯之间的战争特点是兼并 C . 诸侯势力崛起周天子地位动摇 D . 周平王分封诸侯由方伯管理
2、据史书记载,春秋时期鲁国向周天子朝贡7次,其中鲁国国君亲自去3次,同时鲁国却朝齐11次,朝晋20次。这一历史现象反映的实质是(    )
A . 鲁国定期向周天子朝贡 B . 鲁国国君很傲慢 C . 周天子依附听命于诸侯 D . 周王室地位衰微
3、西周时期,鼎是重要的礼器。周礼规定天子使用九鼎,诸侯使用七鼎。如图是春秋时期郑国公所使用的一组礼器,包括九鼎。这说明(    )

图片_x0020_100003

A . 技术进步 B . 王室衰微 C . 国家产生 D . 民族交融
4、“平王立东迁于雒邑,辟(通避)戎寇。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俟强并元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诸侯)“同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井田制逐步走向瓦解”上述材料共同反映了(    )
A . 分封制扩大了周的统治范围 B . 周王朝统一全国的趋势增强 C . 周王朝衰落奴隶制度遭破坏 D . 社会变革奴隶制度基本确立
5、据记载,春秋时期鲁国向周天子朝贡7次,其中鲁国国君亲自去3次;同时,鲁国朝齐11次,朝晋20次,这一历史现象反映的实质是(    )
A . 鲁国定期向周天子纳贡 B . 鲁国国君主动与齐、晋结好 C . 周王室地位衰落 D . 天子依附于诸侯

三、诸侯争霸(共5小题)

1、春秋时期最显著的政治特点是(    )
A . 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B . 王室得到诸侯的支持 C . 霸主尊王攘夷,扶助小国 D . 各诸侯国听从周王的命令
2、某同学对齐桓公这一人物很感兴趣,利用下图进行研究性学习。他研究的内容是(    )

A . 武王伐纣 B . 平王东迁 C . 诸侯争霸 D . 秦灭六国
3、春秋时期,随着周王室的衰微,形成诸侯争霸。第一个霸主是(    )
A . 楚庄王 B . 晋文公 C . 齐桓公 D . 宋襄公
4、许多成语源于历史典故,如退避三舍、卧薪尝胆、围魏救赵、纸上谈兵。这些成语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哪一特点?(   )
A . 社会经济发展 B . 周王室地位下降 C . 变法改革盛行 D . 诸侯之间战争不断
5、战国时期诸侯争霸不仅兼并小国,而且大国之间也出现兼并现象。这突出反映了(    )
A . 变法使各国实力增强 B . 统一趋势增强 C . 各国君主争霸野心强烈 D . 分封制彻底崩溃

四、综合材料探究(共3小题)

1、春秋时期经济的发展﹣﹣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

材料:

(1)从材料一的两幅图中,你获取了哪些历史信息?这些信息说明了什么?
(2)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有什么历史作用?
(3)经济发展的具体表现:

①农业:      

②手工业:      

③商业: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平王立,东迁于洛邑,辟戎寇。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

——《史记·周本纪》

(1)材料实质上反映了怎样的问题?
(2)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春秋时期出现了哪些霸主?最早称霸中原的是谁?
(4)春秋争霸战争的影响是什么?
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周)王夺郑伯(郑庄公)政,郑伯不朝。秋,王以诸侯伐郑,郑伯御之……王卒大败,祝聘(郑庄公的臣下)射(周)王中肩。

——《左传·桓公五年》

材料二: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

——《论语·宪间第十四》

材料三:春秋时期,山东诸小国为齐所并,河北、山西诸小国为晋所并,江淮、汉水诸小国为楚所并,西北诸小园为秦所并,使春秋初年百十个国家,缩减成几个大国。周边的蛮、夷、戎、狄不断袭扰中原;中原霸主也以“攘夷”相号召,与之进行斗争……华夏族与其他民族彼此犬牙交错,杂居共处。

(1)材料一说的是哪一时期的情况?
(2)材料二中首先称霸诸侯的是哪一诸侯国?为了“霸诸侯”,当时提出了什么口号?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上述问题,说说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有什么重要影响。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部编版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册历史《动荡的春秋时期》同步练习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