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广西梧州市藤县塘步一中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

年级:八年级 学科:物理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2小题)

1、下列是关于天平的使用方法正确的是(  )

A . 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就可调节横梁上的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B . 从砝码盒中提取砝码时,必须用镊子夹取 C . 天平横梁平衡后,托盘可以互换 D . 判断天平横梁是否平衡时,一定要等到指针完全静止下来
2、陶瓷已经是广西藤县的特色产业,陶瓷工业园生产的陶质砖与瓷质砖是致密程度不同,有经验的师傅通过敲敲听听声音就能分辨,依据是(  )
A . 音调 B . 响度 C . 音色 D . 频率
3、小明早上走路上学校5min走了0.3km后进商店买东西用了4min,然后继续赶路用11min走了0.9km到学校,小明的去学校的平均速度是( )
A . 1m/s B . 1km/s C . 1km/min D . 1km/h
4、梧州的人工宝石享誉世界,某同学参观宝石展的时候阳光下的宝石更加靓丽了,他发现在某一宝石成品的旁边有彩色的光带,这属于(  )
A . 宝石发光 B . 宝石反射的光 C . 光的折射 D . 平面镜成像
5、小英同学坐车到野外去春游,行车的过程中,当她向窗外看的时候发觉青山都向后退,那么她选择的参照物是(  )
A . 小霖同学 B . 小英同学坐的车子 C . D . 另一辆车子
6、下列物理知识能解释成语“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坐井观天所见甚小”的是(  )
A . 光的折射 B . 凸透镜成像 C . 光的反射 D . 光的直线传播
7、梧州冬天的清晨,有时郊外草地上会出现一层白白的东西,太阳出来后一会就变成水了,最后不见了,它经历了怎样的物态变化(  )
A . 液化﹣气化﹣升华 B . 汽化﹣升华﹣凝固 C . 凝华﹣熔化﹣气化 D . 升华﹣熔化﹣凝华
8、如图是某同学测量一块木板的长度,他的测量结果是(  )

A . 3.81 dm B . 38.1cm C . 38.1mm D . 0.381m
9、如图所示,是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所得的图象,物距与焦距的关系是(  )

A . 小于一倍焦距 B . 大于两倍焦距 C . 等于两倍焦距 D . 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两倍焦距
10、赵奶奶借有的邻居10kg的油,她想给邻居还油时,想用标着10L的罐子装油,请问她用这个罐子装满油够还了吗?那么该罐子能装多少千克的油?(ρ=0.9×103)(  )
A . 不够   9kg B . 不够    10kg C . 够   9kg D . 够   10kg
11、(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使用温度计首先看清它的量程 B . 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后就可以读数了 C . 体温计的玻璃泡和直管之间的管做得很细 D . 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中的液柱的液面相平
12、如图所示,量筒的读数方法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二、填空题(共8小题)

1、藤县有东方狮王之称,舞狮运动员在打鼓时产生的声音是由于      产生的.狮子在高桩上表演时,为了避免影响了舞狮我们要把手机关机或者调成震动目的是为了      
2、小芳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凸透镜的焦距是8cm,那么要想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的,放大的实像时物距与焦距的关系是      .应用了这一原理的是      
3、小花在探究物质的密度实验中,她调节好天平后按图中的A,B,C顺序进行实验,根据图中所示可知道量筒中盐水的质量是      . 盐水的密度是      

4、小芳爸爸接她放学回家的时候,倒车入库时倒车雷达能准确的告诉他距离障碍物有多远,这是因为声音能      ,晚上小芳想在家里好好复习今天的内容,可是讨厌的蚊子的声音总是那么刺耳,这是因为蚊子的      高.
5、早上同学们起床都喜欢照照镜子,已知小花同学身高1.4m,那么她在1.2m高的镜子前3米处看到自己的全身像,那么她在镜子中的像高      米,她与她的像距离是      米.
6、现在很多家庭都装有防盗门,防盗门上有个“猫眼”有人敲门时在里面的人能通过猫眼看见外面的人,而且是一个正立,缩小的像.但是外面的人通过猫眼却看不见里面的人,你认为“猫眼”是由            组成的.
7、如图水中的小老鼠想到游泳池中间去因为它看到池底觉得水很“浅”,实际上它看到的池底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像(选填“虚”或“实”);有经验的老鼠妈妈立刻提醒小老鼠不要去,因为它知道实际的池底比所看到的“池底”更      

(选填“深”或“浅”).

8、蒸馏酒在我国历史久远,蒸馏个过程是将酿酒的原料经过发酵后放在蒸馏器件上进行蒸馏,发酵原料中的酒精发生      形成酒精蒸汽,再将其输入管道后酒精蒸汽      出来的便是液体酒精(填物态变化).

三、作图与实验探究题(共4小题)

1、如图所示,点光源s发出的两束光线,请完成光束经过的大致径迹.

2、小明在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

(1)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是若操作正确无误,根据图1可知,此时烧杯中水的实际温度是      ℃.
(2)下表是本实验过程中不同时刻的温度记录,小明由于粗心大意漏记了一个实验数据,你认为漏记的数据是      ℃,你这样判断的依据是      .那么水的沸点偏低可能的原因是当地的大气压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标准大气压.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温度/℃

88

90

92

94

96

98

98

98

(3)图2中      属 于沸腾的现象,那么你看到的沸腾现象是:水的沸腾是一种      现象,在沸腾的过程中.酒精灯要      .实验结束时小明能用嘴巴直接吹灭酒精灯吗?      
(4)小明在实验时发现沸腾时有大量的“白雾”冒出,但是在另一个实验室的小花在沸腾时却发现只有少量的“白雾”这是什么原因呢?      
3、小刚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实验过程如下:
(1)实验前要调整烛焰的焰心、透镜的光心、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目是      .蜡烛放在B点的位置移动光屏刚好得到一个倒立等大的实像,那么凸透镜的焦距是      厘米
(2)如图,当把凸透镜固定在50cm刻度线位置,蜡烛固定在25cm刻度线位置时,光屏应在       (选填“C”、“D”或“E”)区域内左右移动,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      (选填“放大”或“缩小”)倒立的实像,      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要观察洋葱的内部结构我们要用到      

(3)如果保持光屏的位置不变,把蜡烛向右移动一小段距离时,要想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该在凸透镜和蜡烛之间放置一个焦距适当的      .(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才能实现.      (选填“近视”或“远视”)眼就是利用这种透镜矫正的.小刚的爸爸因为看不清楚远点的东西所以佩戴了眼镜,他爸爸的眼镜对光有      作用,
(4)小刚同学放学回家的路上,经过垃圾堆放站时发现垃圾堆里面有很亮的光斑,走近一看原来是透明矿泉水瓶中有水相当于一个      .他想回学校的时候除了告诉同学们这是浪费之外还很危险,因为它对太阳光有      的作用,有可能会引起火灾.
4、如图所示经过平面镜的一束光线,与水平面的夹角是60°与镜面的夹角是30°,请完成光束经过的大致径迹.

四、论述计算题(共2小题)

1、下表是由南宁东站驶往广州南站的动车d2361列车的运行时刻表

车次

站次

站名

到达时间

开车时间

运行时间

天数

里程

D2361

1

南宁东

始发站

12:35

0分

当天

0km

D2361

5

藤县

14:34

14:36

1小时59分

当天

292km

D2361

6

梧州南

14:49

14:53

2小时14分

当天

317km

D2361

9

广州南

16:39

终点站

4小时4分

当天

563km

根据列车运行时刻表回答下列问题

(1)列车由南宁南站驶往广州南站的全程平均速度是多少?
(2)南宁到藤县的平均速度和梧州南到广州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现有一个物块A只标了10cm3 , 小明想知道它的质量和密度,可是他发现实验室的实验桌上的唯一的测量工具天平却没有砝码,只有两个形状规则的木块,一个标有200cm3 , 178cm3 , 水,还有一个空瓶子,他调节好天平平衡后按如下步骤进行:

a.先把空瓶放在天平上,再放200cm3的木块当砝码发现天平刚好平衡,

b.然后把空瓶装满水再放到天平上把两个木块放上去刚好平衡,

c.他把木块拿下去换上放物块A,发现物块A偏高,在物块A那边再加一个200cm3的木块天平刚好平衡.(ρ=0.5×103kg/m3),求:

(1)空瓶的容积;
(2)物块A的质量;
(3)物块A的密度.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5-2016学年广西梧州市藤县塘步一中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