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单元检测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单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30小题)

1、俗话说:“农业稳,天下安”。农业是国之根本,我国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标志有(     )

①农作物种植  ②家畜饲养  ③磨制工具 ④聚落  ⑤城市的出现

A . ①②④⑤ B . ②③④⑤ C . ①②③④ D . ①③④⑤
2、2021年度清明节即将到来,虽然各地人民对祖先崇拜传统各异,但却都是把不同来源的祖先汇聚成以黄帝为始祖的系统,自认为是炎黄的后裔。这主要反映出(    )
A . 黄帝的地位得到各族公认 B . 宗族观念逐渐强化     C . 民族认同成为共同意识 D . 世袭制度不断延续
3、炎帝是我国传说时代的英雄,又称神农氏。据传他使用“焚林而田”的耕作方法,还发明了耒、耜等生产工具。这些传说(    )
A . 可以作为中国原始农耕的直接证据 B . 折射出中国农耕文明源远流长 C . 是一种没有史料价值的想象 D . 证明了炎帝的真实存在
4、梁启超在《饮冰室合集》中写道:“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这段话表述的是(    )
A . 汉族的形成 B . 华夏族的形成 C . 结成炎黄联盟 D . 国家的形成
5、今天人们了解北京人生活状况的主要依据是(   )
A . 神话传说 B . 影视作品 C . 考古发现 D . 历史文献
6、“炎黄部落与东方的蚩尤部落在涿鹿激战,黄帝部落的军队在战鼓的激励下冲锋陷阵,最终打败了蚩尤。黄帝部落的势力和声望大增,黄帝被推举为部落联盟首领。”对于以上描述,理解正确的是(  )
A . 涿鹿之战完全真实 B . 部落与部落之间经常展开攻伐 C . 蚩尤害怕战鼓而败 D . 黄帝部落单独赢得战争的胜利
7、博物馆讲解员说:“这里的人们以粟为主食,还能制作彩陶。”与之相符的遗址可能是(   )
A . 北京人遗址 B . 山顶洞人遗址 C . 河姆渡遗址 D . 半坡遗址
8、世界遗产委员会认为:良渚古城遗址展现了一个存在于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以稻作农业为经济支撑的早期区域性国家形态,印证了长江流域对中国文明起源的杰出贡献。与良渚古城遗址经济支撑最相似的原始居民是( )
A . 元谋人 B . 山顶洞人 C . 半坡原始居民 D . 河姆渡原始居民
9、中华民族祭祀黄帝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统,2020年4月4日上午,近300名在陕海内外的中华儿女代表齐聚陕西省黄陵县桥山祭祀广场,与在西安、台湾分别设立的视频连线点代表参加公祭典礼。此举是因为(    )
A . 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B . 黄帝生活的地区是中华民族的唯一发源地 C . 中华民族的主体是由黄帝部落发展而来的 D . 黄帝具有最早的天文和历法知识
10、中华文明诞生于考古学上的新石器时代。下列选项中能够支撑该论点的论据是(   )

①云南元谋发掘的粗糙石器

②北京周口店发掘的打制石器

③半坡遗址发掘的磨制石器和粟粒

④河姆渡遗址发掘的磨制石器和稻谷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11、考古发掘出土的文物是我们研究历史的重要证据。下列文物中最能反映原始社会半坡居民农耕生活的是(   )
A . 铁制农具 B . 司母戊鼎 C . 鱼纹彩陶盆 D . 刻有文字的甲骨
12、“中华文明的起源是一个过程,以农业产生为上限。”有助于印证和推测“上限”的是(    )
A . 北京人的发现 B . 半坡遗址发掘 C . 青铜工艺成就 D . 铁制农具出现
13、考古工作者在半坡遗址除发掘出大量房屋、圈栏、窖穴外,还发现了大量磨制石器以及石制研磨器。人们把使用磨制石器的时代称为(   )
A . 旧石器时代 B . 新石器时代   C . 远古传说时代 D . 金石并用时代
14、小唐同学在参观西安半坡博物馆时,能感受到(   )
A . 干栏式建筑的巧妙 B . 彩陶纹饰的古朴美 C . 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D . 甲骨文的造字特点
15、根据考古发掘和研究,人类社会进人新石器时代后,先民们大多不再过着食不果腹的生活。其主要原因是(    )
A . 原始农业兴起 B . 人工取火普及 C . 狩猎技术进步 D . 灌溉技术成熟
16、西周青铜礼器“遂公盈”上铸有铭文“天命禹敷土,随山浚川”,意思是天命禹治水,开山疏导河流。这说明大禹治水传说(    )
A . 始于西周 B . 真实可信 C . 源于想象 D . 有迹可循
17、考古工作者在河姆渡遗址发现多处稻谷、稻草的堆积层,层厚20~50厘米,最厚处超过1米,若折算成稻谷,可达12吨以上。这可用于印证河姆渡居民(   )
A . 已经从事农业生产 B . 初步产生物品交换 C . 广泛使用青铜工具 D . 开始推广牛耕技术
18、下图是考古学家根据某原始人类头盖骨化石复原的头像,经测定,其生活在距今约70万~20万年。据此判断,这一原始人类是(   )

A . 元谋人 B . 北京人 C . 丁村人 D . 半坡人
19、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下列可以佐证半坡人掌握简单纺织、制衣技术的是(   )
A . 石铲 B . 骨耜 C . 骨针、骨锥、纺轮 D . 渔叉、渔钩、渔网
20、下列各图中,半坡人居住的房屋最有可能是(   )
A . B . C . D .
21、中华民族同根同源同祖。被尊崇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的是(   )
A . 炎帝和蚩尤 B . 炎帝和黄帝 C . 尧和舜 D . 舜和禹
22、中国原始文化星罗棋布,多姿多彩,先后经历了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划分这两个时代的主要依据是(   )
A . 房屋结构样式 B . 农作物的种类 C . 使用火的水平 D . 石器制作技术
23、距今约20万年,直立人经过演化发展到更高一级的人类,即早期智人。下列哪处遗址能为研究这一演化进程提供“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一手史料(   )
A . 元谋人遗址 B . 半坡遗址 C . 北京人遗址 D . 河姆渡遗址
24、尧年老时,根据推举和他对舜的考察,由舜继承其位。禹因治水有功,又被舜推荐为继任者。这种做法称为(   )
A . 禅让 B . 世袭 C . 分封 D . 专制
25、北京是旅游胜地,在这里可以看到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是(   )
A . 元谋人遗址 B .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 C . 河姆渡人遗址 D . 半坡人遗址
26、下图不同类型的工具,为距今的70~20万年的北京人所制作。这些工具的制作方法是(   )

A . 打制 B . 磨制 C . 烧制 D . 炼制
27、《史记夏本纪》中记载,禹治水期间,“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人”。其治水成功(   )
A . 促进了黄河流域的农业生产 B . 推动了“家天下”的出现 C . 奠定了我国华夏族的基础 D . 有利于青铜农具的推广
28、《舌尖上的中国》热播,让更多的人关注中国美食。我国栽培水稻的起源地是(    )
A . 长江流域 B . 黄河流域 C . 淮河流域 D . 松花江流域
29、浙江某原始农耕村落遗址中发现了干栏式房屋等遗存,考古学者把在此定居生活的原始居民称为(    )
A . 北京人 B . 山顶洞人 C . 半坡人 D . 河姆渡人
30、某学生去参观一处原始居民遗址博物馆,他看到了如下展览品。据此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①这一原始居民会制作陶器,饲养家畜  ②这一原始居民已经不再进行狩猎和采集

③原始建筑业和原始手工业已经产生  ④从事农业,过定居生活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部编版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单元检测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