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单元单元测试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单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36小题)
1、2014年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恰逢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博物馆新馆正式建成开放。下列描述与“北京人”相符的是( )
A . 会种植水稻
B . 住干栏式房子
C . 过群居生活
D . 距今约7万年—2万年
2、下列哪些现象是原始农业出现的重要标志( )
①农作物的种植 ②家畜饲养 ③聚落 ④城市的出现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②③④
3、中国最早的木构建筑、象牙雕刻,迄今发现年代最早的木构水井的遗迹都是在什么遗址出土的?( )
A . 元谋人遗址
B . 北京人遗址
C . 半坡遗址
D . 河姆渡遗址
4、“读懂中国,必须先读懂中国传统文化,读懂中国传统文化必须先触摸中国的彩陶。”据考古发现,较早制作彩陶的远古居民是( )
A . 元谋人
B . 半坡居民
C . 河姆渡居民
D . 北京人
5、“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耕。”材料中的“神农”是( )
A . 炎帝
B . 黄帝
C . 仓额
D . 嫘祖
6、以骨耜为主要农具,会运用雕刻技术的河姆渡人生活在( )
A . 距今约5000年
B . 距今约6000年
C . 距今约7000年
D . 距今约8000年
7、以下选项中的发明创造中,传说是黄帝发明的是( )
A . 制造船只
B . 制作音律
C . 创造文字
D . 养蚕缫丝
8、原始人类经历了从群居到聚族而居,从采集到种植,从狩猎到饲养家畜的演进过程。推动上述演进的根本原因是( )
A . 建筑技术的进步
B . 人工取火的发明
C . 饲养水平的提高
D . 生产工具的改进
9、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的烧骨和炭屑。这说明当时北京人已经懂得( )
A . 钻孔技术
B . 采集食物
C . 磨制石器
D . 使用火
10、《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鲤、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其中,“选贤与能”指的是我国古代的什么制度( )
A . 分封制
B . 世袭制
C . 禅让制
D . 宗法制
11、1958年在半坡遗址上修建了半坡博物馆。下列能反映半坡居民生活状况的是( )
A . 干栏式房屋
B . 半地穴式房屋
C . 猪纹陶钵
D . 铜鼎
12、决定原始农耕时代形成农作物种植。南稻北粟”局面的根本原因是( )
A . 自然环境
B . 生产工具
C . 劳动技术
D . 生活习惯
13、炎帝和黄帝部落主要活动于( )
A . 黄河流域
B . 长江流域
C . 黄淮平源
D . 黄土高原
14、海外华人常自豪她称自己为“炎黄子孙”,是因为( )
A . 炎帝、黄帝战胜了蚩尤
B . 海外华人散居世界各地
C . 炎帝和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D . 华人是黄皮肤的黄色人种
15、“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我国远古人类中,最早使用骨针缝制衣服、懂得爱美的是( )
A . 元谋人
B . 北京人
C . 山顶洞人
D . 古猿
16、在国庆期间,在北京旅游的阿龙很想体验北京人的原始生活。当“周口店遗址文化节”活动主办者发给他一块兽肉让他切割时,他选择的最佳工具应该为( )
A . 石制工具
B . 铁制工具
C . 棍棒
D . 硬质土块
17、“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远古时期哪种更替首领位置的办法( )
A . 世袭制
B . 禅让制
C . 分封制
D . 郡县制
18、有一句歌词说:“五千年的风和雨啊,藏了多少梦”,可见我们伟大的祖国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你知道目前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 ( )
A . 北京人
B . 半坡居民
C . 元谋人
D . 河姆渡居民
19、为“感知”170万年前的生活,寻找远古人类的足迹。暑假中,小刚准备和同学一起去参观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古人类遗址,他们应该去( )
A . 北京
B . 陕西
C . 云南
D . 河南
20、我市某中学历史老师在讲授“我们的远古祖先”这一课时,出示了一幅图片(见下图)并介绍说:“能直立行走,使用打制石器,学会使用火。”请你判断此原始人类应是( )
A . 元谋人
B . 北京人
C . 山顶洞人
D . 半坡人
21、央视热播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从最平凡的米饭,到普通的青菜,到各种山珍海味,不管是在哪一地方,蔬菜都是人们餐桌上必不可少的美食佳肴。以下远古人类中最早种植粟和蔬菜的是( )
A . 北京人
B . 山顶洞人
C . 半坡居民
D . 河姆渡居民
22、“禅让”是传说中以相对和平方式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继承人的方法。下列部落联盟首领更替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A . 禹→舜→尧
B . 舜→尧→禹
C . 尧→舜→禹
D . 舜→禹→尧
23、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是( )
A . 神话
B . 书籍
C . 传说
D . 化石
24、“1929年12月2日,中国考古学者裴文中在周口店龙骨山里,发掘出第一个完整的头盖骨化石。他兴奋地断定,这是远古人类的遗骨。”材料中的“远古人类”是( )
A . 古猿
B . 元谋人
C . 北京人
D . 山顶洞人
25、博物馆讲解员描绘某处遗址“古代这里气候炎热潮湿,处处湖泊沼泽,陆地林木丛生。土质虽不好,但这儿的入们却栽培出了水稻。”她介绍的这个遗址可能是( )
A . 河姆渡遗址
B . 大汶口遗址
C . 周口店遗址
D . 半坡遗址
26、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下面的人物应该是( )
A . 炎帝
B . 黄帝
C . 蚩尤
D . 仓颉
27、他被称为站在文明门槛上的一位伟人,他还具有“部落联盟首领”和“奴隶制国家国王”的双重身份。“他”是( )
A . 黄帝
B . 尧
C . 舜
D . 禹
28、在古史传说中,教民农耕,制作生产工具,种植五谷和蔬菜,被誉为中华原始农业创始人的英雄人物是( )
A . 黄帝
B . 炎帝
C . 尧
D . 舜
29、下图是我国境内出土的碳化稻粒,由此可知我国原始农业的出现。作为我国原始农业长江流域的代表是( )
A . 北京人
B . 山顶洞人
C . 半坡人
D . 河姆渡人
30、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的是( )
A . 学会用火
B . 使用磨制石器
C . 原始农业的兴起
D . 原始宗教信仰和艺术的出现
31、相传农历三月三,是黄帝诞辰。民问有“三月三,拜轩辕"的民俗。这个习俗流传至今是因为( )
A . 后人尊崇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B . 炎帝和黄帝有许多的发明创造
C . 炎帝和黄帝治水有功,得到民众的爱戴
D . 炎帝和黄帝通过“禅让制”将联盟首领的位子传给贤德之人
32、化石遗迹是考古研究的重要依据,考古学者曾在云南元谋县发掘出远古人类的两颗门齿化石,以及一些粗糙的石器,还发现了炭屑和烧骨。由此判断这种古人类( )
A . 已经能够制造工具和使用火
B . 已经能够直立行走
C . 已经会缝制衣服和人工取火
D . 已经学会原始农耕
33、1929年,中国青年学者裴文中发现了“北京人”第一个头盖骨——北京人头盖骨化石,以及人工制作的工具和用火遗迹。下列关于这种原始人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生活在北京西南周口店一带
B . 生活在距今大约170万—20万年
C . 用磨制石器处于新石器时代
D . 迄今世界上该处遗址内涵最丰富
34、中国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古国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作物起源中心之一,现今许多的农作物都是我国劳动人民最早从野生植物中经过不断的栽培而成的,这些农作物不包括( )
A . 稻
B . 粟
C . 黍
D . 麦
35、从如图图片中可以获得的历史信息有( )
①山顶洞人已懂得钻孔技术
②山顶洞人有了审美观点
③山顶洞人已掌握磨光技术
④山顶洞人是我国最早原始居民
A . ①②
B . ①②③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④
36、治水十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原始部落的部落联盟首领是( )
A . 尧
B . 舜
C . 炎帝
D . 禹
二、材料分析题(共4小题)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
材料二:“在北京人生活的洞穴里,用火遗迹十分集中。灰烬堆积很厚,最厚处有6米。”
材料三:“上古之世……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
(1)在材料一所述的险恶环境下,北京人只能过什么样的生活?
(2)材料二证明了什么?它所证明的史实有什么意义?
(3)材料三反映了原始社会生活的一个什么重大变化?从什么时代开始出现这种现象?
2、考古发现和神话传说是了解史前时期历史的途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考古发掘的化石】
材料二:【考古发掘的工具】
材料三:【神话传说的人物】
(1)材料一中的古人类被命名为什么?生活在距今多少年?
(2)根据材料二可知,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分别生活着哪一原始居民?长江流域居民的房屋样式是什么?与材料一中的早期人类相比,材料二中原始居民有了哪些进步?(从生产、居住、工具等方面)
(3)观察材料三,图5中的炎黄二帝被后人尊崇为什么?图6中的禹成为部落联盟首领得益于当时的哪种政治制度?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研究历史的途径可以有哪些?
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
——革命先行者孙中山
(1)这句话中的“轩辕”是指谁?他和谁被后人尊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2)“平定蚩尤乱”的过程中曾发生过哪一个战役?
(3)材料中轩辕有哪一项重大发明,是什么?
(4)除了材料所述,轩辕还有哪些贡献?请举一例。
4、从人类文明起源到奴隶社会的形成,我国的原始社会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时期。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目前已确认的我国境内最早的古人类是哪一原始人类?他们主要生活在什么地方?
(2)北京是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请你写出距今70万——20万年时,生活在这里的早期人类。在距今3万年时,生活在这里的远古人被命名为什么?
(3)我国原始农耕时代两种典型的房屋建筑形式是什么?
(4)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是谁?由此,海内外华人经常以什么自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