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23 封建时代的欧洲、亚洲国家
年级: 学科: 类型: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30小题)
1、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 《汉漠拉比法典》是古代埃及留给人类的宝文化遗产
B . 《十二铜表法》属于万民法
C . 《罗马民法大全》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D . 《拿破仑法典》维护了封建专制制度
2、2021年湖南省高考报名人数达到56.84万人。学子们憧憬着理想的大学校园生活。大学兴起于( )
A . 古代中国
B . 古代印度
C . 中世纪的欧洲
D . 古代罗马
3、认真学习历史教材是获取历史知识的有效途径之一。下列说法与教材观点相违背的是( )
A . 古代埃及国王给自己的陵墓取名“金字塔”
B . 古代希腊是欧洲文明的发祥地
C . 西欧庄园中的耕地分为“自营地”和“份地”
D . 《查士丁尼法典》是《罗马民法大全》的一部分
4、2020年10月,法国历史教师帕蒂在课堂上谈论“先知穆罕默德”形象并向学生展示穆罕默德的漫画,引发某宗教派别部分人十强烈不满。材料中的“某宗教派别”应为( )
A . 基督教
B . 伊斯兰教
C . 佛教
D . 印度教
5、中世纪西欧庄园内有治铁等作坊,奶酪、衣服等也自己制作。黄梅戏《天仙配》有一句唱词“你耕田来我织布,你挑水来我浇园”。二者体现的经济特征,相同的是( )
A . 实行土地公有
B . 都是自由农民
C . 都具有司法权
D . 经济自给自足
6、“若干散落居住的家庭组成小群体,处于某个领主保护和控制之下,便形成了中世纪乡村的基本社会单位。”“基本社会单位”指的是( )
A . 基督教会
B . 西欧庄园
C . 自由城市
D . 垄断组织
7、"由于它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系统完整的法典,因此它不仅成为拜占庭帝国此后历代皇帝编纂法典的依据和蓝本,而且成为欧洲各国的法律范本”。该法典是( )
A . 《独立宣言》
B . 《权利法案》
C . 《拿破仑法典》
D . 《罗马民法大全》
8、下图是西欧庄园中的劳动场景。图中人物是( )
A . 庄园中的居民
B . 独立的小生产者
C . 自营地的所有者
D . 庄园法庭的工作人员
9、《医典》、“智慧宫”、《天方夜谭》等关键词所涉及的国家是( )
A . 罗马帝国
B . 阿拉伯帝国
C . 法兰克王国
D . 拜占庭帝国
10、“农奴为自己的劳动和他为地主的劳动在空间上和时间上是分开的。”材料中这种现象出现在( )
A . 西欧封建庄园
B . 英国租地农场
C . 北美奴隶制种植园
D . 苏联集体农庄
11、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如果我们阅读文学作品《天方夜谭》,主要可以了解( )
A . 古埃及文化
B . 阿拉伯文化
C . 古印度文化
D . 古希腊文化
12、西罗马帝国灭亡后,东罗马帝国延续下来,并且进入一个“黄金时代”。东罗马帝国皇帝组建法典编纂委员会,于529年编成( )
A . 《汉谟拉比法典》
B . 《十二铜表法》
C . 《查士丁尼法典》
D . 《拿破仑法典》
13、阿拉伯人将古印度人的数字改造为阿拉伯数字,并传播到世界各地。这折射出阿拉伯人致力于( )
A . 创新与交流
B . 冒险与挑战
C . 征服与重建
D . 统一与扩张
14、“继续承认奴隶制,但是,规定教、俗各界释放奴隶,改善奴隶地位,承认奴隶具有人的地位”是对《罗马民法大全》的评价。这一评价旨在强调《罗马民法大全》具有( )
A . 保守性
B . 残酷性
C . 进步性
D . 滞后性
15、它是西欧中世纪乡村的典型组织形式。从9世纪开始逐渐流行开来,大约到11世纪,遍布欧洲各地。它是( )
A . 教会
B . 城市
C . 庄园
D . 大学
16、中世纪的鼎盛时期,经济的繁荣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保障。被认为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的是( )
A . 西欧城市的复苏
B . 阿拉伯数字的传播
C . 中国印刷术的普遍推广
D . 大学的兴起
17、构建知识结构图,能很好地从整体驾驭和把握所学知识。下面是一幅未完成的知识结构图,其中“?”处是( )
A . 西欧城市的兴起
B .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C . 西欧庄园的出现
D . 生产组织形式资本主义化
18、814年查理曼去世后,843年查理曼帝国一分为三,后形成三个国家的雏形分别是( )
A . 法兰西 英格兰 意大利
B . 德意志 法兰西 英格兰
C . 德意志 法兰西 意大利
D . 德意志 意大利 英格兰
19、以下对西欧庄园表述正确的是( )
A . 佃户不用向领主缴纳任何捐税
B . 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
C . 庄园法庭只维护领主的利益
D . 庄园的居民都是缺少自由的农奴
20、今日大部分欧洲国徽的双头鹰都是源自拜占庭帝国的国徽版本,如俄罗斯、塞尔维亚和黑山共和国的国徽图案与拜占庭帝国的徽章图案有共同的元素一双头鹰标识(见下组图)。这表明拜占庭文化( )
A . 对俄罗斯和东欧国家文化产生重大影响
B . 起源于俄罗斯和东欧文化
C . 孕育了阿拉伯文化
D . 为西欧的文艺复兴提供了精神营养
21、中古时代,阿拉伯人在继承了人类文化遗产之后,经过消化、吸收、发明、创造,又把它贡献给了人类,从而对东西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典型代表是( )
A . 元首制
B . 公历
C . 阿拉伯数字
D . 进化论
22、拜占庭帝国的皇帝查士丁尼组织编纂了一系列法律文献,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这一系列法律文献被统称为( )
A . 《汉谟拉比法典》
B . 《十二铜表法》
C . 《罗马民法大全》
D . 《1787年宪法》
23、拜占庭帝国时期,包括《查士丁尼法典》在内的一系列法律文献规定了公民之间的各种法律关系。据此可知,拜占庭帝国( )
A . 注重依法稳固统治
B . 维护奴隶阶级的利益
C . 学习雅典民主政治
D . 否定《十二铜表法》
24、法学方面的成就是罗马人最伟大的成就之一。小朱同学整理了有关罗马法制建设的相关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罗马民法大全》集中了古罗马帝国全部法律条文
B . 《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
C . 《查士丁尼法典》是《罗马民法大全》中的一部分,但不是查士丁尼执政时期的法令汇编
D . 《十二铜表法》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
25、庄园是西欧中世纪乡村的典型组织形式。以下关于庄园的表述不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 )
A . 庄园的居民均为领主的佃户
B . 庄园的土地均为领主的“直领地”
C . 庄园具有司法权,设有庄园法庭
D . 庄园是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
26、世界古代史上曾出现多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其中,它对基督教、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传统,以及西亚、北非等地的东方文化因素兼收并著,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文化。“它”是( )
A . 罗马帝国
B . 拜占庭帝国
C . 阿拉伯帝国
D . 亚历山大帝国
27、12世纪西欧的教育与学术出现了新的气象。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是( )
A . 基督教的创立
B . 庄园的兴起
C . 大学的兴起
D . 城市的兴起与发展
28、12世纪大学兴起,它被称为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大学最早兴起在( )
A . 非洲
B . 美洲
C . 欧洲
D . 亚洲
29、古罗马曾经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以法律。其“宗教” 是指( )
A . 伊斯兰教
B . 基督教
C . 道教
D . 佛教
30、西欧中世纪乡村的典型组织形式是( )
A . 城邦
B . 庄园
C . 租地农场
D . 手工工场
二、判断题(共2小题)
1、《天方夜谭》是古罗马文学的瑰宝。
A . 正确
B . 错误
2、西欧中世纪的庄园是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判断对错)
A . 正确
B . 错误
三、材料分析题(共1小题)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世纪早期,农奴制度促进了西欧主要农业组织形式——采邑的发展。采邑是大型庄园,包括土地、草场等,以及束缚在土地上的农奴。由于地区性国家建立了越来越有效的政治组织,地方上的封君和封臣管理着政治和军事事务,这一体系一般被历史学家称为封建制度。
——据(美)杰里·本特利等《简明新全球史》
材料二:13世纪的欧洲处于变革的阵痛之中,在经济上变得越来越商业化和工业化。工商业的兴起促进了城市生活的产生,新的城市生活又使中世纪社会产生了市民阶级,市民阶级公开提出政治代表权和在法律面前平等的要求。这些经济社会变革深刻地改变了欧洲的经济社会环境和社会结构。
——据(美)詹姆斯·W·汤普逊《中世纪晚期欧洲经济社会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西欧封建社会的主要特征。
(2)根据材料二,归纳13世纪欧洲“经济社会变革”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变革产生的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从西欧中世纪发展历程中,你能得出什么规律性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