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阜阳市颍州区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下列对三国鼎立局面的评价,哪一项是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    )

A . 战乱频繁,破坏了社会经济 B . 三国鼎立,加剧了国家的分裂 C . 破坏了民族关系,不利于民族融合 D . 局部统一,为全国统一创造了条件
2、东汉时期佛教在我国广泛传播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 佛教的主张符合人民的心理 B . 上层统治阶级的扶持 C .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D . 佛教能让人彻底摆脱痛苦
3、根据史书记载,西周初年的国家有800多个,到了春秋初年,还剩下170多个,战国之初,只有十几个了。这反映了历史发展的趋势是(  )
A . 弱肉强食 B . 国家的数量越来越少 C . 国家逐步走向统一 D . 适者生存
4、如果让你对下边这部史学名著作一相关介绍,以下内容你可以选择的是(    )

①是我国古代优秀的史学著作  ②作者是司马光  ③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事  ④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著作

A . ①②③ B . ①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③
5、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是以夏朝的建立为标志。那是因为夏朝(    )
A . 进行了变法 B . 组建了军队,制定了刑法,设置了监狱 C . 实行了分封制 D . 产生了封建制度
6、某同学搜集到以下四幅图片,请帮他拟定一个正确的主题(    )

A . 中华文明的起源 B . 统一国家的建立 C . 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 D . 繁荣开放的社会
7、成语“揭竿而起”出自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这次起义是(    )
A . 陈胜、吴广起义 B . 黄巾起义 C . 李自成起义 D . 金田起义
8、“秦始皇统一思想是不要人民读书,汉武帝的统一思想是要人民只读一种书。”下面能解释这一观点的史实是(    )
A . 焚书坑儒推恩令 B . 统一文字推恩令 C . 统一文字罢黜百家 D . 焚书坑儒罢黜百家
9、“1929年,我国青年考古工作者裴文中在周口店的山洞里,发掘出一个完整的远古人类头盖骨化石。他兴奋地断定,这是远古人类的遗骨。”材料中的远古人类是(   )
A . 元谋人 B . 北京人 C . 半坡人 D . 河姆渡人
10、认真观察下图,你认为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是(   )
A . 图片_x0020_100003 B . 图片_x0020_100004 C . 图片_x0020_100005 D . 图片_x0020_100006
11、文物是鲜活的历史。下列古代器物中,能印证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生产进步的是(   )
A . 人面鱼纹盆 B . 司母戊鼎 C . 铁制农具 D . 兵马俑
12、李清照曾这样赞美项羽“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下列事件跟项羽有关的是(   )
A . 楚汉战争 B . 大泽乡起义 C . 修建阿房宫 D . 建立张楚政权
13、“民主”一直是人类的不懈追求,那么下列制度中最能体现民主精神的是(   )
A . 等级制 B . 世袭制 C . 禅让制 D . 私有制
14、“东流不尽秦时水,润泽天府两千年”,赞誉的是我国著名水利工程(   )
A . 长城 B . 都江堰 C . 大运河 D . 赵州桥
15、在治理国家问题上,儒家主张教化百姓,以“礼”治国;法家强调用“刑罚”加强统治;道家反对“礼”治,也反对“法”治,他们提出“无为而治”。这些内容反映的现象是(   )
A . 诸侯争霸 B . 百家争鸣 C . 变法运动 D . 民族交融
16、如图所示内容体现的中心主题是秦始皇(   )

A . 加强文化控制 B . 加强经济管理 C . 巩固国家统一 D . 加速国家统一进程
17、李白诗歌:“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反应了秦灭六国统一中国的英雄壮举。但秦王朝很快就走向灭亡,其根本原因是(   )
A . 陈胜吴广起义 B . 秦朝的残暴统治 C . 秦二世无能 D . 匈奴进攻
18、东汉刘秀统治时期,政治清明,国力强盛,史称(   )
A . 文景之治 B . 光武中兴 C . 贞观之治 D . 开元盛世
19、《永嘉衣冠南渡诗》:“忆昔永嘉际,中原板荡年;衣冠坠涂炭,舆辂染腥膻。”诗中提到了西晋永嘉年间,中原人民纷纷南迁江南的情况。从中可以看出,北人南迁主要是因为(   )
A . 北方战乱频繁 B . 北方少数民族内迁 C . 经济重心南移 D . 北方自然条件恶劣
20、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经济得以开发的原因包括(   )

①江南地区雨量充沛,适合发展农业

②北方人口大量南迁,补充了劳动力

③南方社会相对安定,利于经济发展

④中原先进生产工具和经验传入江南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④

二、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并改正(共5小题)

1、淝水之战后前秦瓦解,北方重新陷入割据混战局面,南方社会取得暂时安定。
A . 正确 B . 错误
2、东汉末年名医华佗著有《伤寒杂病论》一书,被称为“医圣”。
3、东汉、魏、晋时期,分布在蒙古草原上的匈奴族和氐族由北向南迁到山西一带。
4、孙中山的诗句“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赞美的人物是炎帝。
5、西晋的顾恺之是著名画家,其作品有《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

三、综合题(共3小题)

1、改革是社会发展的推动力任何国家、任何民族都是在不断改革创新中向前发展的。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开始变法。法令规定: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根据军功的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建立县制,由国家直接派官吏治理。

材料二  :北魏孝文帝说:“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

——《魏书》

材料三:

(1)根据材料一概括商鞅变法的主要措施。此次改革有何意义?
(2)材料二反映出这位皇帝采取了什么改革措施?
(3)依据材料三概括孝文帝还有哪些改革措施?这些措施有何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改革的认识。
2、中国古代文化辉煌灿烂,引领世界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发达的科学技术)

材料一  如图。

图一 月球上以祖冲之命名的环形山

图二 贾思鳃的《齐民要术》

(璀璨的文化艺术)

材料二  如图。

图三

图四

图五

(1)图一是用祖冲之的名字命名的环形山来纪念其在天文领域的成就。其在数学领域做出的成就是什么?
(2)图二是哪个领域的著作?这部著作有何历史地位?
(3)图三的文字是我国已发现的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它被称为什么?汉字书写在东汉以后逐渐发展成为一门艺术,图四是被后人称为“书圣”的作品,这里的“书圣”指的是谁?
(4)图五代表了我国的石窟艺术。魏晋南北朝时期有哪些著名的石窟?
(5)魏晋南北朝的艺术具有多姿多彩、辉煌璀璨的特点,对此你有何感想?
3、中共十九大明确指出,将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等作为国家对外开放的重大战略。七年级一历史兴趣小组开展古今丝路的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凿空之旅)

材料一  见如图:敦煌壁画:张骞拜别汉武帝

图片_x0020_1145273375

(交流通道)

材料二  丝绸之路:汉朝与西域经济交流。输出:开渠凿井技术、铸铁技术、养蚕技术、丝绸、铁器、漆器;输入:良种马、香料、胡萝卜、葡萄、核桃、芝麻蚕豆、黄瓜、乐器、歌舞等

(合作新路)

材料三  古丝绸之路绵亘万里,延续千年,积淀了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种。这是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中国愿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所有“一带一路”建设参与国的友好合作。

——摘自习近平在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演讲

(1)上述壁画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该历史事件有何深远影响?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汉朝输出的主要是什么类型的物品?对比汉朝与西域经济交流输出、输入的具体内容,从中说明了什么?
(3)依据材料三概括延续千年的丝绸之路形成了怎样的的核心精神?
(4)作为21世纪新时期的青少年,我们应该如何为“一带一路”建设做贡献?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安徽省阜阳市颍州区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