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2小题)
1、2019年9月29日,女排世界杯赛在日本大阪落幕,中国女排以十一连胜的全胜战绩成功卫冕。本届女排世界杯上首次启用全新的“V200W”室内排球比赛用的排球,其直径长度约为( )
A . 2.1mm
B . 2.1cm
C . 2.1dm
D . 2.1m
2、在繁华的闹市设立噪声检测器(如图所示),该仪器主要能测定声音的( )
A . 音调
B . 响度
C . 音色
D . 声速
3、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
B . 物体振动得越快,响度越大
C . 轻敲鼓听不到声音,说明声音不是由于物体振动而产生的
D . 房间的窗户安装双层玻璃主要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音
4、10月1日上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的彩车游行上,广东彩车上有广州“小蛮腰”等建筑地标。在广东彩车前进过程中,若认为广东彩车上帆船模型是静止的,则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
A . 地面
B . 看台上的观众
C . 彩车上的“小蛮腰”
D . 天安门城楼
5、如图是a、b两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物质a是晶体,b物质是非晶体
B . 物质b的凝固点为50℃
C . 物质a的熔化过程持续了6分钟
D . 物质b在第3至第9分钟内不吸热
6、关于自然界的水循环,下列现象与物态变化过程相对应的是( )
A . 水蒸气在高空中变成小水珠——属于汽化现象
B . 在阳光下露珠变成水蒸气后慢慢消失——属于升华现象
C . 江河湖海中的水结成冰——属于凝华现象
D . 积雪变成水归入大海——属于熔化现象
7、在岸上看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浅,以下四个情景的原理与此相同的是( )
A . 甲、丁
B . 丙、丁
C . 乙、丙
D . 甲、乙
8、关于平面镜成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所成的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
B . 所成的像的大小与平面镜的大小有关
C . 所成的像是虚像
D . 人向平面镜靠近0.2m,像将远离平面镜0.2m
9、冬天,车窗密闭的汽车行驶在公路上,玻璃窗很快出现“白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白雾”是液体
B . “白雾”形成的过程中需要吸热
C . 车外水蒸气的温度高于车内水蒸气的温度
D . “白雾”出现在车窗的外侧
10、一束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AO是入射光线,OB是反射光线,OC是折射光线,如图所示。若AO与OB夹角为4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入射角为40°
B . 反射角为20°
C . 折射角大于20°
D . 假如一束光线沿着CO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可以看到光线沿OB射出
11、蜡烛的蜡焰发出一束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传播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凸透镜的焦距为10.0cm
B . 蜡焰通过透镜后成的是放大的像
C . 蜡焰通过透镜成的是虚像
D . 眼睛在A处有可能观察到蜡焰经过凸透镜折射后所形成的像
12、小华查了相关资料发现:吉他音调高低与弦的粗细、长短及弦的材料有关,他想通过实验来验证相关结论是否正确。若打算验证弦的音调是否与弦的长度有关,他应选用表中哪两种材料来做实验( )
序号 | 材料 | 长度L/cm | 横截面积S/mm2 |
① | 铁 | 20 | 0.5 |
② | 铜 | 20 | 0.7 |
③ | 铁 | 30 | 0.7 |
④ | 铜 | 30 | 0.7 |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②④
D . ③④
二、填空题(共6小题)
1、测量是生活和学习中一项基本技能。
(1)如图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是,物块A的长度是cm;
(2)如图所示,汽车速度表显示的速度是;
(3)如图所示,停表的读数为;
(4)如图所示,体温计的示数为℃
(5)如图所示,温度计的示数为℃
2、
(1)振动频率是指物体每秒振动的次数,人们把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称为超声波。超声波加湿器通电工作时,雾化片产生每秒1.7×106次的高频率振动,将水抛离水面雾化成大量1μm~5μm的超微粒子(雾化),吹散到空气中使空气湿润,改变空气的湿度。该加湿器的振动频率是Hz,加湿器工作时主要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选填“信息”或“能量”)的性质。
(2)音叉三次发出的声音信号输入同一设置的示波器,示波器展现的波形如图甲、乙、丙所示,其中两个波形图的音调相同,两个波形图的振幅相同。
3、已知固态水银的熔点是-39℃,沸点是357℃,则-42℃的水银是态(选填“固”、“液”或“固液共存”),0℃的水银是(选填“固”、“液”或“固液共存”)态;黑龙江省最低的温度为-52℃,这时(选填“能”或“不能”)使用水银温度计,你的理由是:。
4、如图所示,三条互相平行的光线入射到凹凸不平的物体表面,三条反射光线(选填“会”或“不会”)平行射出,我们把这种反射称为(选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这种反射是否遵循光的反射定律?。(选填“是”或“否”);请在图中画出光线②经过物体表面反射后的反射光线。
5、要使图所示的光路图成立,在虚线框中放入的应该是(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判断依据是折射光线相对于原直线传播方向是(选填“靠近”或“远离”)主光轴。
6、如图是来自远处某点的光会聚在眼球的视网膜前的示意图,要看清远处的物体,应该在眼球前放合适的(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
三、实验题(共4小题)
1、
(1)请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中画出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2)利用图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玻璃板(厚度不计)前某位置放蜡烛A,把另一支与A外形完全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B竖立在玻璃板后面并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后,测得蜡烛A和蜡烛B之间的距离为12cm,则蜡烛A的像离玻璃板的距离为cm;将蜡烛A远离玻璃板,蜡烛A的像的大小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蜡烛、凸透镜(焦距ƒ为5cm)、光屏放在光具座上(如图所示)。
(1)请在图上正确画出物距u;
(2)如图所示,保持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此时成的是(选填“正立”或“倒立”)、(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选填“实”或“虚”)像;
(3)把原凸透镜换成焦距为15cm的凸透镜,蜡烛和凸透镜位置不变,前后移动光屏,能否在光屏上重新成清晰的像? (选填“能”或“不能”);你的依据是:;(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
3、小然同学观察水在加热过程中温度随加热时间的变化情况,并记录有关数据如下表:
时间/min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温度/℃ |
90 |
92 |
94 |
96 |
97 |
98 |
99 |
99 |
95 |
99 |
(1)水沸腾是(填写物态变化的名称)现象;由数据可知水的沸点为℃
(2)从记录数据可看出,第分钟时记录的数据有明显的错误;
(3)图A,B,C三种读数方法正确的是(填字母代号);
(4)剔除错误的数据后,下图中能正确表示实验过程中水温变化的图像是(填字母代号);水在沸腾时温度不变,(选填“需要”或“不需要”)吸热。
4、细心的小华同学通过观察发现,每当夜幕降临时,自己在不同路灯下的影子长短如图所示.
(1)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你猜想小华同学的影子长度与哪些因素有关?
(2)现用一个光源高度可调的台灯模拟“路灯”,用立起来的铅笔模拟“人”,如下图所示,请设计实验验证其中一个你的猜想。
需要用到的测量工具。
实验步骤:。
四、作图题(共3小题)
1、
如图所示,在平静的湖边上方有一盏路灯,潜水员在水下E处看到了路灯的像,图中A、B两点,其中一点是路灯的发光点,另一点是路灯的像点.请你区分发光点、像点,在图中画出水下E处的潜水员看到路灯的光路图.
2、如图所示,点O是凸透镜的光心,点F是凸透镜的焦点。请在图15中画出两条入射光线经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3、图是两条光线在空气中的传播情况,请在图中画出两条光线沿直线传播后交于一点的光路图。
五、计算题(共2小题)
1、小明家离学校1.8km,他平时步行上学,需要半小时才能到达学校,请问:
(1)小明步行上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若小明使用共享单车沿原路上学,以5m/s的平均速度行驶,则上学需要多少时间?
2、歼20是中国第五代隐身重型歼击机,由网络查询得到下列数据:
空载质量 |
最大飞行速度 |
作战半径 |
最大飞行高度 |
17吨 |
2.8马赫 |
2200千米 |
18500米 |
其中,最大飞行速度28马赫,表示歼20的最大飞行速度是空气中声速的28倍。若空气中声速取340m/s,求
(1)则1马赫等于多少m/s
(2)歼20以2马赫的速度匀速直线飞行10min,飞行的路程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