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湖北省孝感市中考化学试卷

年级:中考 学科: 类型:中考真卷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给出的A、B、C、D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20分)(共10小题)

1、孝感市有许多优秀的制作工艺,下列工艺中不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

A . 应城石膏的雕刻 B . 孝昌臭豆腐的制作 C . 孝感米酒的酿造 D . 安陆水泥的烧制
2、图示“错误操作”与图下面“可能产生的后果”不一致的是(  )

A . 标签受损 B . 试剂污染 C . 液滴飞溅 D . 读数偏小
3、下列对化学用语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 2O﹣﹣表示两个氧元素 B . 2N2﹣﹣表示两个氮气分子 C . Ca2+﹣﹣表示钙元素显+2价 D . FeSO4﹣﹣表示硫酸铁
4、

受损元素周期表中某元素的残留信息如图所示,根据残留信息得出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该元素是金属元素,原子序数为11 B . 该元素符号为Mg C . 该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D . 该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5、下列有关“一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构成物质的分子、原子等粒子一定在不停地运动 B . 灭火一定要同时破坏燃烧的三个条件 C . 硬水经过滤后一定会变成软水 D . 铁制品与氧气或水接触一定会锈蚀
6、我国科学家用滤纸和二氧化钛(TiO2)薄膜制作出一种新型“纳米纸”,又在纳米纸上“铺”一层“萘胺”(C10H9N)染料,制成一种试纸,用于检测食品中亚硝酸盐浓度的高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二氧化钛中Ti的化合价为+2价 B . 萘胺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11.9% C . 这种试纸是一种新型有机化合物 D . 萘胺中碳、氢、氮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0:9:14
7、

在一定条件下,甲和乙反应生成丙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参加反应的甲、乙两种物质质量比为7:4 B . 反应前后分子的个数没有改变 C . 一个X分子中含有三个原子 D . 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8、如表对某一主题的知识归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化学与环境

B、化学与安全

①减少化石燃料燃烧可控制雾霾产生

②鼓励生活垃圾焚烧处理

①房间里着火应立即打开门窗

②天然气泄漏应立即打开排气扇换气

C、化学与营养

D、化学与材料

①蔬菜、水果中富含维生素

②老年人缺钙会造成骨质疏松

①塑料、纤维、橡胶都是合成材料

②纯金属、合金都是金属材料

A . A B . B C . C D . D
9、向一定质量FeCl2和CuCl2的混和溶液中逐渐加入足量的锌粒,下列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关系的是(  )

A . B . C . D .
10、下列四组物质,从左至右都能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

(如:a+b﹣反应  b+c﹣反应   c+d﹣反应)


a

b

c

d

CO2

NaOH溶液

CuSO4溶液

Fe

稀盐酸

Na2CO3溶液

CaCl2溶液

CO2

AgNO3溶液

BaCl2溶液

稀硫酸

Fe2O3

Zn

稀盐酸

NH4NO3溶液

Ca(OH)2溶液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①③ D . ①②③④

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共18分)(共4小题)

1、请选择与下列叙述相对应物质的序号填空:

①活性炭 ②稀硫酸 ③pH试纸 ④硝酸钾 ⑤氯化钠

(1)可用于测定溶液酸碱度的是        

(2)具有吸附性的是       

(3)生理盐水中的溶质是       

(4)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的是       

(5)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2、

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      (填“增大”或“减小”).

(2)欲将t1℃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      (任填一种).

(3)若甲物质中混有少量乙物质,可用      的方法提纯甲.

(4)等质量甲、乙两种物质分别配成t2℃时的饱和溶液,需要水的质量大小关系是甲      乙(填“>”、“=”或“<”).

3、

实验室制取氧气,提供了下列药品和常用装置,请按要求回答有关问题:

药品:①过氧化氢溶液   ②氯酸钾   ③二氧化锰

装置:

(1)装置中仪器a的名称为      

(2)若小明选择装置A和C来制取氧气,则他选择的药品应为       (填序号);

若用装置D收集氧气,则验满的操作方法为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到      ,观察木条是否复燃.

(3)某气体X可用D装置收集,若改用E装置收集,则气体X应从      口进(填“b”或“c”).

4、

A、B、C、D、E为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物质,它们之间存在如图所示的关系(“→”表示物质经一步反应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表示相连两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A、B为组成元素相同的气体,E为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则B的化学式为      ,物质D的类别为      (填“酸”、“碱”、“盐”或“氧化物”).

(2)若A是能供给人类呼吸的气体,B是一种最常用的溶剂,D的水溶液显蓝色.则C﹣D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D﹣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7分)(共1小题)

1、以下是老师引导学生探究“质量守恒定律”的教学片段,请你参与探究并帮忙填写空格(包括表中的空格).

【提出问题】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是否相等?

【猜想与假设】猜想1:不相等;     猜想2:相等.

(1)

【实验探究】甲、乙两组同学用托盘天平分别称量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


甲   组

乙   组

实验

方案

(反应后略)

实验

现象

有气泡产生,

天平指针向右偏转

铁钉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

溶液颜色发生改变,

天平指针没有偏转

结论

猜想1正确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猜想2正确

(2)【反思评价】究竟哪种猜想正确?通过讨论,同学们发现甲组中有气体溢出,导致指针向右偏转.得到启示:在探究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是否相等时,凡有气体生成或参加的反应一定要在      中进行.

(3)

【优化装置】同学们对甲组左盘中的反应装置进行了如下三种改进,你认为最佳装置是      (填序号),从另外两种装置中任选一种指出其不足      

(4)【得出结论】同学们利用改进后的最佳装置进行再次探究,均得出猜想2正确.进一步分析发现,反应体系中器材和未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在反应前后保持不变,最终得出结论:      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5)【解释应用】解释: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均不变,所以质量守恒.

应用:某固体物质受热会发生分解反应,生成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三种物质,则该固体物质一定由      种元素组成.

四、计算题(本题共5分)(共1小题)

1、

向盛有一定质量稀硫酸的烧杯中逐渐加入10g锌粒,产生气体质量与锌粒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充分反应后,称得烧杯中剩余物质总质量为109.8g.请根据关系图分析并计算:


(1)稀硫酸反应完时,产生氢气的质量为      g,消耗锌粒质量为      g.

(2)该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6年湖北省孝感市中考化学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