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四川省达州市万源二中高一下学期期末化学模拟试卷

年级:高一 学科:化学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1、下列关于物质“反应程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一定条件下,2molSO2与足量O2反应可得到2molSO3 B . 含4mol HCl的浓盐酸与足量的MnO2加热反应可制备1mol Cl2 C . 10mL 18.0mol/L H2SO4与足量铜加热反应可制备0.09molSO2 D . 一定条件下,1mol N2与3mol H2反应可制备1.0mol NH3
2、下列关于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排列顺序正确是(  )

a、观察物质的外观b、实验和观察c、解释及结论d、预测物质的性质.


A . bacd B . adbc C . abcd  D . dabc
3、2013年8月6日,中欧光伏产业谈判协议正式生效,为我国乃至世界新能源的发展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晶体硅是光伏产业的重要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硅不能作为新能源开发的材料 B . 硅不可能与同主族的碳形成化合物 C . 二氧化硅属于离子化合物 D . 获取新能源不一定要发生化学变化
4、当光束通过下列分散系:①尘埃的空气 ②稀硫酸 ③蒸馏水 ④墨水,能观察到有丁达尔现象的是(   )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②④
5、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5.6g铁与足量氯气完全反应时失去的电子数目为0.2NA B . 标准状况下,11.2L H2中含有的电子数为1NA C . 标准状况下,2.24 L水中含有水分子0.1 NA D . 2L1mol/L的盐酸中所含氯化氢分子数为2NA
6、在某无色透明的酸性溶液中,能共存的离子组是(   )
A . NH4+、NO3、Al3+、Cl B . Na+、AlO2、K+、NO3 C . MnO4、K+、SO42、Na+ D . K+、SO42、HCO3、Na+
7、如图所示,容量瓶的刻度线标在比较细的瓶颈之上.以下是某同学猜测关于这样做的原因,你认为正确的是(   )

A . 为了美观 B . 为了统一标准 C . 为了提高准确度 D . 方便刻画
8、如表各组物质之间通过一步反应不可以实现如图所示转化关系的是(   )

选项

X

Y

Z

箭头上所标数字的反应条件

A

Na2O2

NaOH

NaCl

①常温遇水

B

Al2O3

NaAl(OH)4

Al(OH)3

②通入CO2

C

NO

NO2

HNO3

④加入铜粉

D

C

CO

CO2

③点燃镁条

A . A   B . B   C . C   D . D
9、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和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解释或结论

A

将Cl2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

石蕊试液先变红后褪色

Cl2具有漂白性

B

向某溶液中先加入稀盐酸,后加入氯化钡溶液

先加稀盐酸无明显现象,后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原溶液中存在SO42

C

铝箔插入浓硫酸中

无明显现象

铝与浓硫酸不反应

D

碘盐溶于水,在溶液中加入CCl4 , 振荡

CCl4层显紫色

碘盐的成分是KI

A . A   B . B   C . C   D . D
10、下列各组物质相互混合后,不会发生离子反应的是(   )
A . Na2SO4溶液和MgCl2溶液 B . Na2CO3溶液和稀硫酸 C . NaOH溶液和Fe2(SO43溶液 D . Ca(OH)2和盐酸
11、“绿色化学”是21世纪化学发展的主要方向.“绿色化学”要求从根本上消除污染,它包括“原料的绿色化”、“化学反应的绿色化”、“产物的绿色化”等内容.其中“化学反应的绿色化”要求反应物中所有的原子完全被利用且全部转入期望的产品中.下列符合“化学反应的绿色化”的是(   )
A . SO2+2NH3+H2O═(NH42SO3 B . NO2+NO+2NaOH═2NaNO2+H2O C . Cu+2H2SO4(浓)  CuSO4+SO2↑+2H2O D . CuO+H2SO4(稀)═CuSO4+H2O
12、用铝热法从下列金属氧化物中制取相应的金属各1mol,消耗铝的质量最多的是(   )
A . Fe2O3 B . V2O5 C . MnO2 D . Cr2O3
13、下列实验操作与预期的实验目的或结论均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目的或结论

A

向FeCl2溶液中通入Cl2 , 然后滴加KSCN溶液

验证Cl2的氧化性比Fe3+

B

向某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该溶液中不一定含有SO42

C

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某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Na+ , 一定无K+

D

将某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溶液褪色

该气体中一定含有SO2

A . A   B . B   C . C   D . D
14、下列反应中,被氧化与被还原的元素是同一元素的是(   )
A . Cl2+2NaOH═NaCl+NaClO+H2O B . Fe+CuSO4═FeSO4+Cu C . 2KClO3 2KCl+3O2 D . 3NO2+H2O=2HNO3+NO
15、离子反应、复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之间可用集合关系表示,其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二、实验题(共2小题)

1、工业上常用铁制容器盛装冷的浓硫酸.为研究铁制材料与热的浓硫酸的反应,某学习小组进行了以下探究活动.
(1)【探究一】

Ⅰ.将已除去表面氧化物的铁钉(碳素钢)放入冷的浓硫酸中,10min后投入硫酸铜溶液中,片刻后取出观察,铁钉表面无明显变化,其原因是      

Ⅱ.另称取铁钉6.0g放入15.0mL浓硫酸中,加热,充分反应后得到溶液X并收集到气体Y.

①甲同学认为X中除Fe3+外还可能含有Fe2+ . 若要确认其中是否含有Fe2+ , 应选用      (填序号).

a.KSCN溶液和新制氯水

b.铁粉和KSCN溶液

c.浓氨水

d.酸性KMnO4溶液

②乙同学取336mL(标准状况)气体Y通入足量溴水中,发生反应:SO2+Br2+2H2O═2HBr+H2SO4 , 然后加入足量BaCl2溶液,经适当操作后,得2.33g干燥固体.由此推知气体Y中SO2的体积分数为      

(2)【探究二】

分析上述实验中所得SO2的体积分数,丙同学认为气体Y中还可能含有H2和Q气体.为此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探究实验装置(图中夹持仪器已省略).

①装置B中试剂的作用是      

②认为气体Y中还可能含有Q的理由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③为确认Q的存在,需添加装置M于      (填序号).

a.装置A之前      b.装置A、B间

c.装置B、C间   d.装置C、D间

④如果气体Y中含有H2 , 实验现象应是      

2、用98%的浓硫酸(ρ=1.84g/cm3)配制1mol/L稀硫酸100mL.
(1)实验中应选用的仪器是      (填字母).

A.1000mL量筒 B.托盘天平

C.玻璃棒 D.50mL容量瓶

E.10mL量筒 F.50mL烧杯

G.100mL容量瓶 H.胶头滴管

(2)实验操作:

a.用100mL量筒量取98%的浓硫酸       mL;

b.选取对应规格的容量瓶,洗涤,检查是否漏液,将稀释并冷却至室温的硫酸溶液沿玻璃棒转移到此容量瓶中;

c.用少量蒸馏水洗涤小烧杯和玻璃棒2〜3次,并将洗涤液转移到容量瓶中;

d.在小烧杯内稀释浓硫酸,稀释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e.向容量瓶中直接加蒸馏水至离刻度线1〜2cm处;

f.盖上容量瓶瓶塞,摇匀;

g.用胶头滴管小心加蒸馏水至刻度线;

h.将配制好的溶液转移入含少量蒸馏水的试剂瓶中贮存备用.

(3)实验分析:

①正确的操作步骤是      (填序号).

②此实验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③实验操作中有两处错误,这两处错误是:

I.      

II.      

④下列操作对所配溶液的浓度有何影响?(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Ⅰ. 转移硫酸后,小烧杯未洗涤      

Ⅱ.量取浓硫酸的量筒用蒸馏水洗涤两次,并将洗涤液转入容量瓶中      

Ⅲ.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      

三、填空题(共2小题)

1、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面的题目:
(1)如图所示,将氯气依次通过盛有干燥的有色布条和湿润的有色布条的广口瓶,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2)为防止氯气污染空气,可用      溶液吸收多余的氯气,原理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根据这一原理,工业上常用廉价的石灰乳吸收工业氯气尾气制得漂白粉,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      (填化学式,下同),长期露置于空气中的漂白粉,加入稀盐酸后产生的气体是      
(3)氯气泄漏时,人们需尽快远离现场,可用浸有一定浓度某物质水溶液的毛巾捂住口鼻,最适宜采用的物质是        . (3)
A . NaOH B . NaCl C . KBr D . Na2CO3
2、铁和铝是两种重要的金属,它们的单质及化合物有着各自的性质.

某化学小组在实验室中利用简易装置进行了铝和氧化铁的反应,发现生成的铁呈疏松多孔的褐色硬块.该小组成员认为主要原因是产生的铁中含有较多杂质,请你参与探究该褐色硬块的组成.

(1)首先将褐色硬块处理成粉末,通过实验来确定是否含有单质铝,经实验首先排除了铝的存在,则该小组成员在该实验中选用的试剂是      ,证明不含铝的实验现象为      
(2)经初步确定后,可认为褐色硬块除Fe外,还含有Fe2O3、Al2O3 , 为验证其组成该小组设计如下流程:

①在上述流程中,操作①所用到的玻璃仪器有      

②通过上述实验该小组得出结论:该褐色硬块中除铁外,一定含有Al2O3 , 不含Fe2O3 , 你认为该结论是否可靠      (填“是”或“否”),理由是       (用离子方程式和必要的文字进行说明).

四、计算题(共1小题)

1、把19.2g 的Cu放入足量的稀硝酸中,微热至Cu完全反应.已知:

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求:

(1)生成的NO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

(2)被还原的硝酸的质量.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5-2016学年四川省达州市万源二中高一下学期期末化学模拟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