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两校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一七一中学、一五二中学联考)
年级: 学科: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0小题)
1、现有A,B,C三个轻质小球,已知A带负电,A和B互相吸引,C和A互相排斥,则( )
A . B一定不带电,C带正电
B . B可能带正电,C带正电
C . B一定带正电,C带负电
D . B可能不带电,C带负电
2、在如图所示事例中,不属于做功改变内能的是( )
A .
冷天搓手取暖
B .
空气被压缩时内能增大
C .
烧水时水温升高
D .
下滑时臀部发热




3、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为3V,当开关S闭合后,只有一盏灯泡发光且电压表的示数为3V,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
A . 灯泡L1处短路
B . 灯泡L2处短路
C . 灯泡L1处断路
D . 灯泡L2处断路
4、为杜绝操作工手指损伤事故的发生,某厂家设计制造的切纸机,必需将两只手同时分别按住左、右开关,切纸机才能正常工作。下列电路设计中符合要求的是( )
A .
B .
C .
D .




5、如图所示为一种声光警报器的电路图,闭合开关S1和S2后,会出现的现象是( )
A . 灯不亮,铃响
B . 灯亮,铃响
C . 灯不亮,铃不响
D . 灯亮,铃不响
6、下列现象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 . 柳絮飞舞
B . 玉兰飘香
C . 落叶纷飞
D . 瑞雪飄飘
7、下列物体通常情况下属于导体的是( )
A . 铅笔芯
B . 塑料三角板
C . 玻璃杯
D . 橡皮
8、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B . 0℃的冰内能为0
C . 物体温度升高时内能增大
D . 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多
9、如图,是一种自动测定汽车油箱的油面高度的装置,R 是滑动变阻器,它的金属滑片固定在金属杆的右端,从油量表指针所指刻度就可以知道油箱内油面的高低。则( )
A . 油量增加 R 变大,油量表的示数减小
B . 油量减小 R 变大,油量表的示数变大
C . 油量增加 R 变小,油量表的示数变大
D . 油量减小 R 变小,油量表的示数变小
10、在右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开关S闭合,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右移动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的变化分别为( )
A . 电流表的示数变小,电压表的示数变大
B . 电流表的示数变大,电压表的示数变小
C . 电流表的示数变小,电压表的示数不变
D . 电流表的示数变小,电压表的示数变小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在烈日当空的海边玩耍,你会发现沙子烫脚,而海水却是凉凉的,这是由于海水的较大,当质量相同的沙子和海水同时接受相同的阳光照射时,海水的温度变化更的缘故(选填“大”或“小”).
2、小红房间天棚上安装了吊灯,墙壁上安装了壁灯,它们之间是联的;小红家里开亮的灯越多,电路的总电阻(填“越大”,“越小”或“不变”)。
3、一位同学设计了一个风力测定仪,如图所示,O是转动轴,OC是金属杆,下面连接着一块受风板.无风时OC是竖直的,风越强,OC杆偏转的角度越大.AB是一段圆弧形电阻,P点是金属杆与弧形电阻相接触的点,电路中接有一个小灯泡,测风力时,闭合开关S.通过分析可知:金属杆OC与弧形电阻AB组合在一起相当于一个,观察可以粗略地反映风力的大小.若要提高该装置反映风力大小的性能,可采取的方法是.
4、电阻 R1=5Ω,R2=20Ω,并联起来接到某一电源上,它们两端电压之比为;通过它们的电流之比为,若把它们两个串联在一起时,它们两端的电压之比是.
5、当一导体两端的电压为8V时,通过它的电流为0.5A,则这导体的电阻为Ω,当两端电压为0V时,则导体的电阻为Ω.
三、计算题(共2小题)
1、如图所示,R1=20Ω,闭合开关,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分别为6V和0.5A. 求
(1)通过电阻R1的电流;
(2)电阻R2的阻值.
2、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为10V,电阻R1为20Ω,当开关S闭合后,电压表的示数为8V.求:
(1)通过R1的电流.
(2)R2的阻值.
四、实验题(共4小题)
1、在探究“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实验中应量取质量的甲、乙两种液体,分别倒入相同的烧杯中,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加热。当它们吸收相同热量时,通过比较来判断吸热能力的强弱。
(2)通过实验,记录数据如表格所示。从开始加热到42℃,甲、乙两种液体吸收热量的关系为Q甲Q乙。
加热时间/min |
0 |
1 |
2 |
3 |
4 |
甲的温度/℃ |
30 |
34 |
38 |
42 |
46 |
乙的温度/℃ |
10 |
18 |
26 |
34 |
42 |
(3)分析实验数据可知物质的吸热能力强。
2、温度一定的条件下,做“研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的实验,采用了控制变量的方法。下表给出了实验中所用到的导体的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导体代号 |
A |
B |
C |
D |
E |
F |
长度(m) |
1.0 |
0.5 |
1.5 |
1.0 |
1.5 |
1.5 |
横截面积(mm2) |
1.2 |
0.8 |
1.0 |
0.6 |
0.8 |
1.0 |
材料 |
锰铜 |
钨 |
镍铬 |
锰铜 |
钨 |
锰铜 |
(1)选择C和F两根导体是为了研究导体电阻与的关系;
(2)为了研究导体电阻与长度的关系,应选择的两根导体是和;
(3)为了研究导体电阻与横截面积的关系,应选择的两根导体是和.
3、“探究串联电路的电压关系”的实验电路如图所示.
UAB/V | UBC/V | UAC/V |
2.4 | 1.4 | 3.8 |
(1)为了使探究得出的结论具有普遍意义,L1、L2应该选择(选填“相同”或“不同”)的小灯泡.
(2)小明根据电路图连接电路,闭合开关前,发现电压表的指针指在零刻度的左侧,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3)正确连接后,闭合开关,发现电压表示数为零,则小灯泡的故障可能是.
(4)在测L2两端的电压时,小明为了节省时间,采用以下方法:电压表所接的B接点不动,只断开A接点,并改接到C接点上.小明用上面的方法能否测出L2两端的电压?,为什么?.
(5)方法改进后,测出AB、BC、AC间的电压记录在上面表格中,小明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串联电路总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电压之和.此实验在设计方案上存在的不足之处是,改进方法.
4、小宇同学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中,器材如图(甲)所示,电源为两节新的干电池,两个滑动变阻器甲“10Ω,1A”字样,乙标“20Ω,1A”分别为5Ω、10Ω、20Ω、30Ω的定值电阻各一个.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把图甲所示的电路补充完整(滑片P向右滑,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大).
(2)小宇同学首先将5Ω定值电阻接入电路,将滑片P滑到(选填“A”或“B”)端,再闭合开关,调节滑片P,使电压表示数到达某一数值,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该示数为A.
(3)接下来,小宇同学应该,并且将滑动变阻器阻值调到最大处,然后将5Ω的电阻替换为10Ω.闭合开关,调节滑片P,使电压表示数为V,将电流表示数记录在表格中.
(4)将定值电阻换成20Ω,若滑片位置不变,闭合开关后为保持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不变,滑片应向(选填“A”或“B”)移动.由表格中数据发现:在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成(选填“正比”或“反比”).本次探究中,若所有电阻均能完成实验,则应该选滑动变阻器(选“甲”或“乙”)
实验次序 |
1 |
2 |
3 |
电阻R/Ω |
5 |
10 |
20 |
电流I/A |
0.2 |
0.1 |
(5)此实验结束后,一个同学把定值电阻换成了标有3.8V小灯泡,(已知电源电压改为6V)想测其电阻,其原理是;则电压表应该选择的量程为V.但另一个同学发现很难读数,应如何改进:.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的示数为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