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合肥蜀山区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物理九月月考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8小题)
1、如图所示,将干冰放入装有水的玻璃瓶中时,发现水在剧烈“沸腾”,瓶口出现大量“白气”,此“白气”是( )
A . 干冰升华产生的大量白色二氧化碳气体
B . 干冰升华放热使水汽化形成的水蒸气
C . 干冰熔化吸热使空气中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
D . 干冰升华吸热使空气中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
2、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其物态变化属于液化的是( )
A .
冰冻的衣服晾干
B .
春天冰雪消融
C .
冬天窗玻璃上有水滴
D .
用干手器将手烘干




3、分子动理论是从微观角度看待宏观现象的基本理论,以下现象能用分子动理论进行解释的是( )
A . 雾霾的形成
B . 风的形成
C . 电流的形成
D . 十月的校园内到处都能闻到花香
4、关于温度、热量、内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一个物体加速运动时,内能就会增加,温度不一定升高
B . 一个物体吸收了热量,它的温度一定会升高
C . 一个物体温度升高了,它的内能一定增加
D . 内能小的物体不可能将内能转移给内能大的物体。
5、关于热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功率大的热机效率不一定高
B . 在四冲程内燃机中,减少废气带走的热量可以大大提高热机效率
C . 柴油机的效率比汽油机的高,这是因为柴油的热值比汽油大
D . 在做功冲程中,内燃机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6、水具有比热容大的特点,下列生活和生产中的现象与此特点无关的是( )
A .
边昼夜温差小
B .
空调房放水增加空气湿度
C .
冬天用热水供暖
D .
用水来冷却发动机




7、如图所示,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与其它三个不同的是( )
A .
滑下时臀部发热
B .
压缩空气,乙醚着火
C .
钻木取火
D .
加热水至沸腾




8、A、B两物体的温度相同,A的质量是B的4倍,A的比热容是B的
,它们吸收相等的热量后再接触,则( )

A . A和B之间不会发生热传递
B . 热量从A传递给B
C . 热量从B传递给A
D . A和B的末温相同
二、填空题(共9小题)
1、为把合肥打造成生态宜居城市,政府大力实施绿化美化和扩大城市水面工程,这是利用水的大的特点,且水在蒸发时 (选填“吸热”或“放热”),可以调节气温,营造“宜居城市”的舒适环境。
2、2013年2月15日,俄罗斯车里雅宾斯克州遭遇陨石雨的“袭击”,它是由于流星体在穿越大气层时摩擦燃烧,并发生爆炸而引起的,流星体内能的增加是通过方式实现的。
3、流感时期,市有关部门要求各校师生进行“晨检”。图中是某同学测量体温的结果,示数是℃,体温计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水银的 性质。
4、南极长城站是我国在南极建立的第一个考察基地,而南极气温最低可达-89.2℃,则当地应选用的温度计是 。
物质 |
固态煤油 |
固态酒精 |
固态水银 |
熔点℃ |
-30 |
-117 |
-39 |
5、在汽油机的四个冲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是冲程;如图所示汽油机正在进行的是冲程.
6、现代建筑出现一种新设计,在墙面装饰材料中均匀混入小颗粒球状物,球内充入一种非晶体材料,当温度升高时,球内材料熔化吸热,当温度降低时,球内材料,使建筑内温度基本保持不变,从而起到调温的作用。(填物态变化和特点)
7、用同一热源给一定质量的水加热,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如题图中图线a
所示,若其它条件不变,(1)仅增加水的质量;(2)仅增大液面大气压强;(3)既增加水的质量,同时减小液面大气压强则二种情况中,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线分别对应、和(选填图中“a ”、“b”、“c”或’' d ' ' )
8、南海探明有大量的“可燃冰”,同等条件下,“可燃冰”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达到煤气的数十倍,说明“可燃冰”的很大;以10倍的关系粗略计算,2kg“可燃冰”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可以使kg的水从20℃加热至60℃。(q煤气=4.2×107J/kg,水的比热容c水=4.2×103J/(kg•℃))
9、学过比热容后,小方为了测量炉温,设计了一个方案,将100g的铁块放炉内加热到与炉温相同时取出,并立即放入250g,温度为20℃水中,致使水温最后升高到60℃(不计热损),请计算炉温为℃(c水=4.2×103J/(kg•℃),c铁= 0.46×103J/(kg·℃),计算结果取整)
三、实验题(共4小题)
1、实验设计的严密性、操作的规范性等都很重要,每一个环节都会影响实验结果。两容器中分别盛有等质量的酒精和水,室温下放置几天后,两者的质量都明显减少,且酒精减少得更多,如图所示。某同学由此得出“酒精比水蒸发得更快”的结论。但是另一位同学认为不能得出该结论,其理由是实验中没有控制相同,因此无法比较蒸发快慢。
2、两个实验小组分别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和“蜡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1)其中一个实验小组安装的实验装置如图。该装置存在的不足是。
(2)改正实验后,两实验小组记录数据汇总如下表:分析表格中的数据,你发现冰与蜡在熔化过程中的不同点是:。
时间/min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 |
冰的温度/℃ |
-20 |
0 |
0 |
0 |
0 |
10 |
20 |
30 |
…… |
冰的状态 |
固态 |
固、液 |
固、液 |
固、液 |
固、液 |
液态 |
液态 |
液态 |
…… |
蜡的温度/℃ |
35.0 |
40.0 |
45.0 |
49.5 |
54.0 |
58.3 |
62.5 |
66.6 |
…… |
蜡的状态 |
固态 |
固态 |
固态 |
粘稠 |
变稀 |
液态 |
液态 |
液态 |
…… |
(3)在上表所示实验中的第1分钟末至第3分钟末的时间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 (3)
A . 冰不断吸收热量,内能不变
B . 冰不断吸收热量,内能增加
C . 蜡不断吸收热量,内能不变
(4)如图是其中一个实验小组画出的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在0~1min段比4~5
min段升温快,说明同种物质比热容大小与其有关。(假定每分钟受热物质吸收热量相等)。
3、小郭在实验室里“观察水的沸腾”实验后,又进一步观察了热水的自然冷却过程,他根据实验数据绘出水温随时间变化图像如图所示。
(1)某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探究水的沸腾,观察水沸腾的实验装置时发现:在烧杯上加盖纸板,其优点是减少加热时间,其缺点是增大了烧杯内的气压,使水的沸点较常压时要高,解决办法是:。解决问题后,观察图像则水的沸点是℃。
(2)小郭观察到水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的上升情况如图甲、乙所示,其中图是表示水在沸腾前的情况,图是表示水在沸腾时的情况。
(3)观察了热水的自然冷却的图像,实验时的环境温度(即室温)应在℃左右。热水冷却时单位时间内水温变化越来越小,请对这个现象进行合理的解释:。
4、为了比较水和沙子的容热本领大小,小明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在2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有质量、初温都相同的水和沙子,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对其加热,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质量/g |
温度升高10℃所需的时间/s |
温度升高20℃所需的时间/s |
温度升高30℃所需的时间/s |
|
沙子 |
30 |
64 |
89 |
124 |
水 |
30 |
96 |
163 |
220 |
(1)在此实验中,除了如图所示的器材和天平外,还需要的测量仪器是。
(2)分析上表中的实验数据可知:质量相同的水和沙子,升高相同的温度时,水吸收的量(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沙子吸收的热量。
(3)如果加热相同的时间,质量相同的水和沙子,(选填“沙子”或“水”)升高的温度更高。
(4)实验中有些同学发现:刚开始加热时,情况与(3)结论不符。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
A 沙子比热容小 B 水的比热容大
C 沙子导热性能差,受热不均匀 D 水中的温度计碰到了烧杯底部。
四、计算题(共3小题)
1、某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用煤炉给100kg 的水加热,同事他们绘制了如图所示的加热 过程中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线。若在6min 内完全燃烧了2kg 的煤,水的比热容为 4.2×103J/(kg·℃),煤的热值约为 3×107J/kg,求:
(1)煤完全燃烧产生的热量;
(2)经过6min 时间加热,水所吸收的热量;
(3)煤炉烧水时的热效率。
2、有一根烧红的铁钉,质量是3g,放出1380J的热量后,温度降低到50℃,求铁钉的初温。(c铁 =0.46×103J/(kg·℃))
3、发动机的效率是汽车经济性能指标之一,厂家提供某汽车出厂部分参数如下:①测试数据:汽车在平直公路匀速行驶时,车上的速度表如图所示;百公里耗油量为10(L);发动机输出功率为20(kW);使用燃料:92#汽油(热值为4.6×107(J/kg)、密度为0.7×103kg/m3)请用以上参数推算出在测试条件下:
(1)发动机所做的有用功是多少?
(2)该汽车发动机的效率多大?